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少杰 《粘接》2022,(7):76-79
针对传统汽车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高油耗、质量大、安全性低等问题,采用将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过程的方式,并结合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对汽车进行结构优化,可有效根据汽车的不同结构及用途灵活的对产品进行设计及加工成型,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减轻汽车整体质量,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超高的自身频率及吸收震动能量,使该材料的震动阻尼系数不断增高,在汽车遭受冲击时,碳纤维复合材料可有效吸收冲击能量,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性。将该材料应用于汽车生产领域,可实现降低油耗、减少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ABS市场分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国梁 《上海化工》2006,31(10):48-50
ABS树脂是重要的通用合成树脂,它由50%以上的苯乙烯和可变化量的丁二烯及丙烯腈所组成。ABS树脂具有抗冲击强度高、耐热和耐低温性能较好等特点,而且加工容易,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文教用品、生活用品和工业零件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连续模的类型及结构特点,连续模在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探讨了通用零部件的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型立式橡胶注射机正被迅速应用于汽车橡胶制品的成型加工,不但提高了制品的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型立式注射机是典型的压力机,在设计中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尤其重要。模具系统的锁模框架是注射机的脊梁,因此其对注射机工作的可靠性有重大影响。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立式橡胶注射机模具系统锁模框架有限元模型,对其重要零部件受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结构进行设计优化,进而达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并保证其工作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氯磺化聚乙烯以其优良的耐热性、耐臭氧性、耐候性和耐油性而广泛地用于制造工业零件和汽车用零部件,随着近年来汽车生产的不断发展,对于汽车用橡胶零部件的耐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报道较多的是在氯磺化聚乙烯硫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镀锌三价铬钝化液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情况。针对零件表面镀层的技术要求,以及现场工艺操作条件,对三价铬钝化液进行调整改进,确定了适合不同零件以及不同镀锌层的三价铬钝化液和与之相适应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玻璃钢》2015,(2)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的开发情况,阐述了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面临的问题,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塑料及复合材料应用的增多,相应的非金属失效分析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零件的结构设计、选材、注塑、包装、物流、装配等各个阶段均有可能造成零件失效。对汽车天窗水槽连接鞘的失效件和新件进行了材料分析、断口分析、结构分析及失效模拟,得出零件失效的根本原因是结构设计不佳,并对该零件结构进行了整改及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在零件应力集中处增加倒角和在零件结构薄弱处增加加强筋,提高了零件的结构强度,再未发生过类似失效。  相似文献   

9.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是重要的通用合成树脂。作为性能介于通用合成的树脂与工程塑料之间的一种过渡材料、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抗冲击强度高、耐热和耐低温性能较好以及加工容易等特点,使ABS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文教用品、生活用品和工业零件等领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工业》2013,(5):42-42
汉高近日宣布通过研发推出最新款聚氨酯基质树脂Loctite MAX 3,汉高公司向自动化生产汽车零部件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和克劳斯玛菲的协同合作,汉高研发出用玻璃和碳化纤维结合高压RTM技术生产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零件表面质量出色。  相似文献   

11.
Φ75螺杆挤出机三维设计与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杆挤出机是橡胶加工的主要设备之一,利用三维软件对其进行零件的参数化设计、零部件的装配及整机的动态模拟,能够实现零件与整机的交互式操作,方便设计人员在样机制造之前对机器做进一步优化设计,提高产品开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由于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零部件出口量急剧增加。在汽车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国外汽车制造业看好中国市场,纷纷进入中国进行全球采购汽车零部件,使零部件的出口量加大,模具的需求猛增。而汽车车门扳手是汽车车门上一个不可缺少的塑料部件,对其的生产方案设计与优化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汽车控制面板的旋钮开关是人机交互界面一款不可或缺的操作零件。为了生产一款成本低廉、适用性强的旋钮开关,在分析了旋钮开关注塑件结构的基础上,应用Pro/E软件对该旋钮注塑模具进行整体设计,包括模具的分型面选择,以及模具的浇注系统、脱模机构、成型零部件结构的设计计算,并应用Moldflow软件对塑件成型过程进行了模拟。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合理、紧凑,且动作稳定可靠,生产出的旋钮成本低、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4.
韩伟  江丽珍  黄凌森  童洲 《塑料》2020,49(2):128-131
由于汽车档位杆属于薄壁中空零件,且采用的是收缩率较大的POM材料进行注塑成型,上、下模具和4个侧面抽芯方向的形状差异较大,因此,各个模具组件之间的温度梯度较大,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充填不足和缩水变形等工艺缺陷问题。针对塑件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多层次的模具冷却系统,使复杂侧抽芯部件得到充分均衡的冷却,在细长抽芯内部设置螺旋隔片使细长抽芯零件也能够得到同步冷却,减少凝固结晶产生的应力,避免零件的翘曲变形和关键部位尺寸精度产生缺陷。应用模流分析技术对注塑过程中各层次的冷却回路工作情况进行数值分析,改进冷却系统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并缩短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参考近几年国内相关学术文献,对汽车用尼龙(PA)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汽车用PA6和PA66等通用PA的物理改性技术,包括纤维增强改性、无机粒子填充改性、发泡改性、共混改性和耐热改性等,同时介绍了耐高温PA的共聚改性和纤维增强改性技术,并对改性PA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对汽车用PA改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王倩 《化工质量》2012,(8):90-91
1997年2月1日,日本某著名品牌汽车的刹车供应商的工厂突然发生火灾,整个车厂和部分供应商被迫停工。由I’于该汽车公司把刹车这一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权只授予了这一家工厂,公司没有其他紧急供应渠道可以在发生诸如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时保证及时的零部件供应,导致累计减产7.2万辆汽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众多行业选择了涨价解压,唯独汽车业对此“谨小慎微”——在构成汽车产业链的汽车零部件、整车生产、汽车贸易三大环节中,只有汽车零部件中的轮胎是罕见的敢涨价者,而其底气来自于对技术和市场的相对垄断。  相似文献   

18.
侧凹结构在塑料模具产品设计中经常被用到,它常用于与另一零件的连接、安装密封圈等情况。通过实例详细论述了利用滑块抽芯机构成型该类塑料件,通过"伸缩型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解决了在模具设计中侧凹零件的脱模问题,并且该机构在实际生产中运行平稳,无卡滞现象,说明了该机构的可靠性及设计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本简要介绍了零件结构工业性改进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对NB125泥浆泵曲轴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改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说明采用适应现代工艺水平而进行的零部件结构工艺性改进是改造老产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粘接》2013,(10)
汉高近日宣布通过研发最新款聚氨酯基质树脂Loctite MAX 3,公司向自动化生产汽车零部件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汉高国际汽车市场经理Frank Deutschla?nder表示:“目前,我们已经拥有的基质树脂进一步提升了我们采用复合材料生产汽车零部件的能力。而通过和克劳斯玛菲的合作,我们进一步优化了树脂的性能,扩宽了产品的应用下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