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艳宾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4):68-71+83
“岗课赛证”融通具有精准匹配岗位需求、多维培养专业技能、全面促进能力提升等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的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仍存在“课岗”不匹配,针对性不足,“课证”未同步,融合性不足,“课赛”相分离,创造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在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中,应当进一步推动“课岗”融通、“课证”融通、“课赛”融通,从而构建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体系,以提升学生对岗位的认知、实操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30-3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将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会计资格证书和技能大赛的要求与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对接和融合,重构了岗证课赛融通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岗课赛证”教学模式指导下进行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研究,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本文通过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实践研究,探索在“岗课赛证”教学模式指导下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技能大赛与实践教学融合,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4.
“岗课赛证训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围绕当前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训创”融通机制不明确、组织合力不足、实施效果难评估等问题,建议高职院校在厘清“岗课赛证训创”融通逻辑的基础上,依托岗位技能标准设计课程体系,强化多主体协同,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促进人才考核与评价规范化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怡然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4):61-65
在分析当前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河南省部分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在教学、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创新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从工作岗位要求出发,以提高行业认证、技能竞赛能力和素养为目标,衔接1+X证书制度的实施,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实训项目,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模块化、能力递进式的课程体系,实现五位一体,融合育人。实践证明,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能够提升汽车专业的教学质量,推进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实现教学、就业质量双提升,获得了社会认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徐光宏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23,(4):36-39
文章阐述了“岗课赛证”融通的内涵,高职院校可以在建立合理的“岗课赛证”融通组织机构、协调制度和管理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岗课赛证”融通基础、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综合型“双师”教学团队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等改革路径探索,提升高职教学管理能力,进一步优化高质量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部大力推进1+X证书制度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成为高职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岗课赛证”融通存在的问题,结合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作经验,提出校企双元育人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的“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推进“三教”改革等解决路径,以期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韩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1):1-5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是提升高职教育成效的关键途径。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存在的育人目标与产业发展融合不深、课程建设与职业岗位对接不足、教学实践与技能竞赛结合不够、课程标准与等级证书匹配不足等问题。据此,从产教融合,建设岗课赛证融通育人体系;分层教学,优化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方式;师资建设,强化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质量;健全评价,提升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效果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岗课赛证融通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9.
廖亮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16(5):140-142,153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岗位、课程、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的课程体系是培养通信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所在。在介绍了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的基础上,针对通信技术专业,分析了岗位知识能力要求,设计了新的课程体系架构和具体的理论和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市场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课程体系的构建一直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三贴近”的原则,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结合岗位职业资格证的要求,对应设置专业主干课程,构建“岗课证’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课程设置要注重一专多能,实现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巫富明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1):40-43
思政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加强思政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合,是高职院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渠道。为了更好地促进思政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合,需要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合的难点,针对性地提出融合路径:目标引领,统一思政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融合思想;内容延展,推进思政要素与创新创业元素的融通;队伍融合,加强思政教师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交流合作;制度创新,促进思政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许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6):58-61
职业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对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及时将新技术和新规范纳入教学,将企业典型案例引入教学,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教学,并结合实际情况,实时对专业课程和教学进行提质、改造和培优.还应立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从"课岗对接、课赛融合、课证融通、课团衔接"等视角,探索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构建立体化、多维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并在已有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创新培养内容和培养载体,为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13.
14.
2013年以来,围绕“幕课”的争议一直不断。分析人们对“幕课”的态度,基本上分为三种--反对、支持或怀疑。实践证明,“幕课”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空间的拓展、时间概念的突破、教育方式的革新、教学效果的提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
创新创业教育正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焦点问题之一,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为此我们认为应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立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等方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程淑玉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77-81
为了使人才培养更加契合行业需求和社会需要,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索并实施“岗、课、赛、证、创”五融育人模式改革。采用成果导向教育(OBE)设计理念,将岗位能力要求、课程内容、技能竞赛、1+X证书、创新创业元素相互融通,从预期学习成果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提升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周萍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85-87
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既要重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又要注重对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的引进,以及有益的经验、方法和模式的借鉴,从整体上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包括: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认真比较梳理和借鉴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是高职生摆脱低端就业的蹊径,也是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一造氛围、输思想,大二搞创作、出成果,大三成习惯、利终生"的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利用信息化手段点燃高职生创新创业热情、提供全天候... 相似文献
20.
全面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途径.当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具有片面化、碎片化和表面化的特征,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价值链融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在融合的过程中应坚持价值准则、行为准则和方式准则,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