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互联网日益成为舆论主阵地的情况下,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虚拟空间的延伸和表现,有其形成的模式与规律,并反映和表达了一定的社情民意。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涉及社会稳定、校园安全、学校声誉、师生权益、管理决策等内容。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政工队伍、设置新闻发言人、培养“论坛领袖”,实施地校联动,开展网络德育,推进校务公开,建立信息处理与反馈机制等措施,监控与引导网络舆情,进一步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
周而重  钟宁  黄佳进 《计算机科学》2013,40(11):287-290
构建有效的意见交互模型是预测舆论发展趋势的关键,但传统意见交互模型的构建环境是封闭的社交网络。为了构建动态的虚拟网络环境下的意见交互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意见领袖引导作用的网络舆论演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网络环境和不同意见传播者的特点。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网络舆论的演化过程和预测网络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网络逐渐成为了大学生舆论的重要场所,如何引导和管理高校网络舆论,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课题。本文从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出发,提出对于高校网络舆论既要给予意义上的有效引导和约束,同时也要结合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特点来管理。在信息技术革命继续飞速发展的今天,日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网络技术,改变了我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人际沟通方式,甚至社会管理的方式等。一切对于生活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校园是获得网络技术最为先前,并且网络应用最为普遍的场所,尤其是校园网已经成为校园内各种言论声音的集散地。高度重视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这对维护校园稳定和促进校园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和谐规范的网络舆论环境、建立网上预警机制、营造网络正面舆论强势、提升大学生网络素质等多方面的引导,力求更好地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实际工作服务,积极拓展和开创理性、和谐、健康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其走向很大程度上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由于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国内外学者也开始把研究重点放在网络论坛意见领袖上.从论坛帖子数据中提取回复关系,映射为发帖者和回帖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构造出一个社群网络.某个体的入度说明其被关注的程度,局部中心度直观地反映出与某个体直接联系的个体数目.基于入度和局部中心度的思想,并分析个体之间的交互行为,提出一种在线论坛的意见领袖发现算法.以某论坛为实验对象,找出其中的意见领袖,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文中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人员通过互联网表达个人思想、诉求个人利益表现出的网络行为,是网络舆情的延伸和体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主的传统舆论格局已经改变,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获取并传播信息的新平台,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加剧了舆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加强对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管理,提高引导和管控舆论信息的能力,对推动校园的和谐健康发展,健全互联网环境下各高校的舆情管理体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在高校校园引导正确网络舆论的必要性,针对目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提出正确的引导策略,加强正向网络舆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宣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7.
微博是舆论传播的中心和渠道,同时参与舆论的形成、发展与引导过程,其自媒体发布、意见领袖参与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微博谣言、虚假炒作、社会动员等现象。针对炒作微博的传播特点,分析其群体的隐蔽策划现象,挖掘出普通微博和炒作微博在传播网络结构、转发增量统计等方面的差异。通过社交网站的应用程序接口对目标微博的所有评论、转发和点赞用户进行信息获取,构建该微博的传播网络,利用社团模块度、平均最短路径和网络直径这3个属性度量该网络的紧密程度,基于支持向量机对所抽取的微博进行分类,进而识别出炒作微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微博传播用户的属性信息依赖小以及传播网络结构特征敏感,并且具有较高的炒作微博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为研究背景,旨在对突发公共事件下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特点、常见舆情类型、舆论风险成因及对策展开研究。通过对我国网络使用群体现状的数据分析引出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下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采用个案分析、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出部分城市在重大公共事件突发期间,市内及周边地区高校针对学生在公共事件突发阶段的网络言论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方法及后续所导致的舆论风险成因与类型,剖析不同高校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衍生的网络舆情在校内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过程与特点,从而分析总结出高校管理方所应采取的正确舆情引导方式与危机应对策略,为高校如何应对此类舆情危机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互联网论坛中舆论领袖筛选问题,提出了基于发帖网民的语料和基于网民的网络行为统计属性特征的互补性网络舆论领袖筛选模型.通过深入分析基于在线社区内容的"影响力扩散模型",提出了基于发帖网民语料的"阶梯式"评价法的全新算法.对基于统计属性特征评价方法的属性进行了重新定义,选取了更为合理的网络统计数据,增加了互补性的属性值,使评价方法更趋完善.通过与专家法人工筛选出的舆论领袖相比较,该模型筛选出舆论领袖的成功率在85%以上,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董婷 《网友世界》2013,(16):51-5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舆论已成为表达公众意见诉求、参与社会事件讨论、监督政府执政行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大都是通过网络引发并传播,进而成为影响巨大的网络舆论。因此,本文分析了传统媒体引导网络舆论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传统媒体如何利用自己的权威优势,实现对网络舆论的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1.
张慧欣  张晋恺 《网友世界》2014,(11):158-159
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与特点。论证了高校青年教师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强调高校青年教师网络政治参与形成的网络舆论,在维护政治稳定中担任"晴雨表"作用,有助于推动政府部门有效制定与实施相关决策;高校青年教师一旦参与网络政治动员,其所引发的现实政治运动难以控制。提出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实现高校青年教师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建立"诉求—回应"机制,政府针对高校青年利益网络表达要做出积极回应;积极引导高校青年教师提升网络政治参与素质;发挥精英知识分子舆论引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首先对意见领袖存在的人际关系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对比论坛、博客和问答网络之间的区别,提出基于无向、有权重网络模型更能真实准确地识别意见领袖.并基于该网络模型研究和分析了网络论坛结构特征,通过测量其小世界和无标度的复杂网络特征,定量分析意见领袖存在的社会性根源.其次提出...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深刻。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工作,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要树立科学的网络舆论管理理念,论述了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和建设网络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各类移动应用和网络平台的发展,催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舆论环境,也进一步增加了网络舆情的不可控性。高校作为主要的社会成员和重点的网络舆情参与主体,对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成熟稳定的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机制对稳定校园秩序和社会环境至关重要。本课题首先介绍大数据环境下舆情产生的背景及高校舆情管理的必要性;其次,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机遇和挑战;然后,立足于不同角度,提出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的对策建议,利用信息安全手段构建高校舆情的安全可靠的大数据环境。  相似文献   

15.
肖宇  许炜  夏霖 《计算机科学》2012,39(2):34-37,46
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挖掘和识别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聚类算法和分类算法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话题内容分析的兴趣团体发现方法,以有效识别出兴趣团体。并通过分析用户回帖情感倾向来计算用户间链接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LeaderRank意见领袖发现算法,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意见领袖挖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网民参与到话题讨论,积极推动着信息的传播。而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在网络舆论中准确寻找意见领袖成为研究热点。针对传统的意见领袖研究方法没有将用户节点看作网络或仅仅把网络中的用户节点权重看成是回复次数叠加的问题,综合考虑回帖者的情感倾向,提出基于回帖者情感倾向性的意见领袖发现算法。实验表明,改进的意见领袖发现算法与传统的PR算法、UI-LR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7.
李净 《信息网络安全》2006,(4):43-45,63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出现都对社会产生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及网络舆论的发展,也是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矛盾的双重性。一方面它对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突发性的报道中(如对“非典”、孙志刚案等的报道中),表现出传统舆论无法与其相比的优势:快捷、信息的多源(便于信息接受者比较),调动民气,让大众可以参与对事件的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而引导和影响事态的进程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绕过了传统舆论运作的“议程设置”、“把关人”等程序,涉及到色情、煽动性及暴力等低级庸俗的消息充斥,一些流言蜚语和虚假信息的蔓延又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的稳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识别意见领袖的敏感舆论倾向,有效把控敏感类舆情的发展,提出基于多任务学习的敏感舆论倾向识别模型(MTL-SA-LSTM)和基于指纹汇聚技术的快速识别模型.以准确识别意见领袖的敏感舆论倾向为目标,兼顾其识别效率.采用指纹汇聚技术关联原始敏感词和变形敏感词,采用语义指纹技术快速识别重复或相似度较高文本的敏感舆论倾向,通过MTL-SA-LSTM模型,对文本中的敏感舆论及舆论倾向两个任务进行识别.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及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19.
加强网络舆情正向引导工作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方式之一。协同育人背景下,如何把握舆论引导规律、提高舆情引导处置能力尤为紧迫和现实。本文将从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健全导向组织架构系统、构建正向引导联动机制、完善有关法规制度等多个方面,推动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舆情引导工作方式与途径优化,以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网络舆情正向引导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舆论治理是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至关重要的内容,为落实“树人”的根本任务,须解构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加以规范和引导。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切入视角,构建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模型,通过对667名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的描述、统计和分析,逐步揭示了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机理。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行为动机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其中,行为态度对行为意愿呈负向影响,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呈正向影响,感知行为控制对网络舆论行为呈正向影响,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筑牢思想根基等四点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