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档案领域带来新的机遇,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档案工作对于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用户满意度及促进档案库房智能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智能化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信息化基础薄弱、档案工作者角色定位遭遇挑战等问题。人工智能助力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路径考虑从提高档案智能化管理意识,加快建设智能档案体制机制,持续推进数字档案建设,发挥档案工作者能动性,以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技术已成为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能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工具。以大数据驱动为特征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更加强调基于大数据的决策能力。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社会治理具有时效性强、社会治理主体协同、决策科学的特点。大数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正在引起社会治理模式、社会治理思维、社会治理行为等方面的变革。通过转变社会治理理念、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强化治理共识是构建社会治理新生态的创新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3.
点播影院作为传统影院新业态,市场需求逐年递增,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但与此同时,各地灰色经营状态普遍存在,公共安全类风险、人身安全类风险、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类风险、涉恐犯罪风险交织叠加,传统的治理理念无法及时破除困境。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浪潮下,多元协同治理理论与我国国情高度吻合,具有一定借鉴价值。因此,可将协同治理作为点播影院治安风险防控策略,通过树立共同价值目标、构建协同机制、发挥主体差异性治理作用、导入技术手段等方式,打造政府、行业协会、平台、公民等多主体参与,法律、技术等多手段结合的点播影院共治格局。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数据使用者参与到数据治理的环节中,从而切实提高数据质量,是当前高校数据治理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数据起源不仅能追溯治理过程,还能实现数据的质量评价。因此,基于数据起源,从两方面探索提升高校数据质量的方法:一是设计了一种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数据治理构架,将治理主体对数据质量的治理过程通过数据起源予以记录、查询、展示,使得所有治理主体,特别是数据使用者都能明晰数据治理的过程,从而参与到提升数据质量的过程中,进而提高数据质量的治理效率;二是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将用户的定性反馈评价转化为可定量评估的质量值,然后结合已有的基于规则的定量评估方法,实现数据质量的综合评价,进而辅助治理主体实施具体的治理行为,最后通过原型系统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实现和效用评估,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开展与不断深入,信息化管理在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院信息化建设历程和现状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从教育教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校园治理等方面进一步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产,但数据质量也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需要建立面向全校的数据治理体系以有效地提升数据质量。本文在分析DAMA数据治理框架、桑尼尔·索雷斯大数据治理框架和我国制定的《数据治理白皮书》国际标准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从数据治理的管理和技术两大核心要素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数据治理框架体系,并对该体系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为高职院校数据治理的实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电子数据调查取证的行刑协同治理模式的产出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电子数据调查取证存在主体合作理念淡薄、规范多方面阙如和检察监督缺位的现存困境。未来,应重塑有限度的协商正义的行刑协同治理模式之理念,填补阻碍电子证据调查取证行刑协同治理的规范缺陷,强化检察监督促使电子数据调查取证的协同治理模式正常运转,以此回应这极具中国特色的时代议题。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开设现状,指出在配套教材、产学研协同、考核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随后从全面优化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改进教育教学理念、推进协同创新育人五个方面提出课程体系改革建议,最后给出教学模式改革建议。旨在对高职院校的大数据专业建设及交通行业大数据人才的培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所辉  聂晓 《福建电脑》2022,38(3):67-69
为了提高基于信息化建设服务社区教育的能力,高职院校进行服务社区教育信息化的策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内涵和典型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策略和顶层设计,即院校、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基于合作治理理论协同共建社区服务长效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培养信息化服务专业人才、建立服务评价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下对于高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平台不仅要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还应当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更为多元的增值服务,这才是信息化平台的功效与价值的体现。本文将对数据时代下的高校信息化平台建设展开探讨,从多方面具体分析如何更好的实现高校信息化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在发生变化。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完成了校园门户网站、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在数据工作的实践中逐步意识到数据共享、集成的重要性,并着手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如何保障数据在共享、交换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数据安全治理是以"让数据使用更安全"为目的的安全体系构建的方法论。文章结合数据安全治理的理论知识,介绍了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数据安全治理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流域管理和治理的措施也不断创新。在总结目前太湖流域信息化和智慧化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智慧太湖建设主要目标,并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流域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构建全要素动态感知监测、太湖大数据、业务支撑3个平台,智能应用系统,以及基础设施、安全保障2个体系等关键内容,提高流域治理与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和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是实现煤矿智能化建设高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瓶颈,对于确保数据运营合规、保障数据质量、防控数据风险、提升数据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缺乏完善的方法论体系指导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针对该问题,从数据治理要素、治理机制、治理层次和治理过程4个维度构建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要素-机制-层次-过程参考模型,提供多维度融合的方法论视角和理论分析逻辑,达成对关键问题的认识。分析得出复杂系统理论、数据战略管理理论、协同创新理论、数字连续性理论、公共治理理论、信息生命周期理论、PDCA循环理论是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参考模型的指导下,基于相关理论基础,构建包括数据治理环境、驱动与保障因素、顶层设计、数据治理域、数据治理过程与能力5大组成部分的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体系框架。对标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体系框架,得出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尚需进一步突破数据价值运动规律揭示、元数据与数据字典构建、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体系管理规则设计、复杂巨系统数据耦合模型开发和数字智慧发生规律建模等5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业务系统数据资源的结构、内容以及数据利用价值还不够清晰,尚未真正发挥应有作用。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本文介绍基于Hadoop的“智慧校园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建设方案。文章根据学校现状提出适合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治理方案,主要通过Hadoop分布式系统架构为大数据存储提供底层支撑,通过共享数据中心存储权威数据,通过智慧校园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流调用和共享,为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各高校围绕数据标准制定、业务系统数据对接、数据治理、大数据分析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数据泄露问题频发,数据安全问题也得到日益关注。本文以数据泄露防护技术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高校面临的数据安全现状,分析对比当前数据泄露防护技术,并结合高校实际环境探索了高校场景下相关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体制改革确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地位,通过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多方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数据。加强数据治理、业务和技术的融合,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为老师提供智能化教学,为管理人员提供精细化决策。信息化数据治理可以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陈伟忠 《电脑迷》2016,(3):135-135
大数据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运行方式出现变革的趋势。大数据催生的新社会形态的出现对政府的治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政府治理的理念、治理模式、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形成巨大影响,并出现了数据监管困难、政府数据来源不足、大众参与与创新不对等等挑战。本文就将针对大数据对政府治理产生的影响与挑战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的数据治理与应用设计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方法,对学校内部的各类数据进行系统化的收集、整合、存储、分析和利用,以实现学校管理和教学过程智能化、高效化的一项综合性工程。文章以学校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案例,阐述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探索过程中,通过数据治理梳理校级数据标准,并以上层应用需求为驱动,实现数据共享利用和数据价值提升,有效提升了高校师生的体验感。通过实践,文中的数据治理模式、技术及相关应用设计能够实现数据资源的优化利用,为教学、科研、决策提供服务,符合高校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教育趋势,可为其他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与电脑》2022,(1):122-124
本文以高校数据中心为例,从数据治理及数据应用两个维度介绍了数据中台在整个数字校园框架中的功能及位置。笔者以高校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治理方式和治理效果为导向,设计了数据中台治理体系架构,分析数据资产化过程中挖掘数据资产的重要性,实现高校数据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并将有价值的数据无缝接入数据中台,清晰转换生成数据仓库,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