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巴  李文博 《山西建筑》2014,(3):224-225
通过实地调研,依据建筑类型将尼洋河风光带藏式建筑划分为林区民居建筑、寺院建筑、公共建筑场所三种类型,从色彩和图案装饰视角对建筑样式特点和装饰手法进行了分析,阐释了民居建筑装饰及色彩搭配的特性模式,以求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西藏建筑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2.
藏式建筑受传统的民俗风情影响,其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因处于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建筑多采用了居民独有的设计,在设计中体现了宗教信仰,并把这种宗教思想融入到建筑中。本文根据藏式建筑中沿用彩绘图案的方式以展现形式,突出了彩绘特征,并提到了彩绘图案在藏式建筑中的具体运用,阐释了藏式建筑中彩绘图案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图案的定义,从起源期、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四个阶段阐述了藏式民居图案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并从分类、图案与色彩方面对藏东南民居装饰图案特色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在建设过程中对民居装饰领域的运用及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藏式民居建筑是藏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吸收的产物,其装饰艺术受到西藏地区宗教、文化和艺术的熏陶。民居的大门作为组群空间序列起点,承担组群外呈立面的作用,因此日喀则藏式民居比较注重对门的装饰。研究日喀则藏式民居建筑"门"的装饰题材内容对梳理藏族的独特审美特性和多元文化提供客观翔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藏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不断地积累建造经验和技术,吸收周边民族的许多优秀技艺,形成了较系统的且具有突出地域以及民族特点的藏式建筑。建筑上通过建筑装饰构件元素的运用,阐释出藏式建筑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因此在建造藏式传统建筑装饰构件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造工艺体系。藏式传统装饰构件艺术的保留,可以引发人们的时代记忆和文化记忆,文化内容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大力开展旅游事业或进行现代化建设,吸引大量投资者和旅游观光者,也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加就业机会。因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传统藏式建筑装饰构件的调查、研究、分析、汇总的方式,最终形成藏式建筑装饰构件的一个数据库,用来给予在藏式建筑中遇到困惑或是需要帮助的建筑师们一个获取资料的途径,更希望这些传统藏式建筑和构件能够以这种方式得到记录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坛城,又名曼荼罗,梵语“mandala”,指一种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布局方式的物体和图象的名称。它形成了藏式建筑装饰艺术的指导思想之一(图1)。 坛城在藏传佛教中被广泛地应用,它的特征是十字对称,中心突出,四周辐射,方中有圆,圆中套方。这种特征吻合藏传佛教关于世界的本源、主体和结构的思想理论。坛城是这种宇宙观的物化体,是修行和礼拜的对象。 从运用最多的坛城平面图案来看,都是以十字定格图案为基架,十字中心绘制  相似文献   

7.
阎明 《古建园林技术》2008,(4):I0001-I0001
西藏自古被称为“小西天”或“小天竺”,藏式建筑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当时、当地生产力水平及特有的文化习俗。随着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在西藏的兴盛,寺庙开始大量修建,也使其建筑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主要是通过多种装饰形成的。藏族人民对建筑的装饰由来已久,传说松赞干布建成大昭寺后,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藏传佛教大经堂是吸收和融合了多民族建筑文化的杰作,具有汉藏结合的特点,即在藏式经堂密梁平顶构架的基础上更多地应用和强调了汉式建筑形制中的歇山顶和廊柱环绕的形式。这种汉藏合璧的建筑造型是内蒙古藏传佛教大经堂建筑的主要营造法式,是藏汉建筑文化结合得最巧妙和最完美的典范。内蒙古藏传佛教大经堂的建筑装饰艺术造诣深厚,工艺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使用的主要艺术形式和手法有木雕、彩绘、铜饰、石刻和壁画等。屋顶、墙体和门窗的装饰,是藏传佛教建筑装饰的主要精华部分,是大经堂建筑装饰艺术的集中表现,融入了蒙古族、汉族和藏族的装饰,极具民族特色。内蒙古藏传佛教大经堂建筑既有坚固粗犷的一面,也有精雕细刻、流光溢彩、富丽堂皇的一面,置身其中仿佛走进装饰艺术的殿堂。  相似文献   

9.
项瑾斐 《华中建筑》2006,24(11):199-202
布达拉宫雪城是布达拉宫的附属部分,因此雪城建筑相对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等级较低,在建筑装饰上更体现了藏式民间做法与官式做法的结合,该文主要从宗教因素、建筑色彩、装饰图案等方面论述布达拉宫雪城建筑的装饰特征,特别强调建筑的不同构造做法所体现的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10.
藏式白碉房民居是藏族传统建筑组成部分之一,其外立面装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主要通过对乡城县青德乡仲德村传统民居建筑立面的实地调研和测绘,揭示了其立面装饰的建构逻辑,测绘并归纳了藏式白碉房建筑立面装饰各个部位的构造尺度与构造特点,以期能对传统民居保护与修复提供工程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朱文丽  吴秀松 《砖瓦》2011,(9):48-50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材料是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特点和深厚的文化韵味。传统建筑装饰材料种类繁多,尤其是木雕和砖雕,装饰风格独特,图案造型生动。这些装饰材料极具装饰意味,他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们的精神追求,表达了人们的信仰、心愿、崇拜的装饰内容和审美情趣,形成了隐喻、暗示,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装饰风格、图案造型、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所反映出的审美情趣,都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也是现代设计民族个性化设计的体现。因此,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及其艺术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建筑装饰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而建筑装饰,就是选用各种材料,对建筑物进行不同手法的装饰和点缀,使之更加精致、完美,更富有艺术魅力。可以说是将艺术完美融合于中国传统之中。它在中国建筑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对人类审美价值观的客观反映。若想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需要从很多方面入手,其中对图案或雕塑的造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建筑装饰中的图案或雕塑的造型可谓千姿百态,样式非常繁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动物图案或雕塑了。本文浅析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动物图案或雕塑,从传统建筑装饰中动物图案或雕塑所体现出来的等级制、传统文化以及审美观来作为切入点,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些动物造型出现的原因,懂得其中的价值,从而推动了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的建筑更具有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建筑空间中常见的传统装饰手法,从传统书法艺术、装饰图案、造型、陈设等角度,论述了传统装饰手法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指出使用传统装饰手法能够提升现代展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张晓容 《山西建筑》2012,(33):239-241
以山西传统建筑——晋商大院民居装饰为例,对建筑装饰中体现出的木雕艺术、砖雕艺术、石雕装饰物、彩绘、园林等艺术特色进行了论述,从而使人们对山西传统建筑装饰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罗桑开珠 《建筑》2021,(15):62-67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经过了"形成于吐蕃时期,成型于萨迦时期,发展于格鲁时期"的发展历程.在整个藏式建筑发展中,寺院建筑是藏式建筑最高层次的代表作.它不仅规模宏大、技艺复杂、装饰豪华,民族风格也较浓郁,可以说是藏汉建筑艺术精华完美融合的典范.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风格类型,并展现出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文化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6.
藏传佛教文化对于西藏地区的宗教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的藏传佛教建筑在门窗形式及装饰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独具的特色,其在装饰技法、材料选取、图案纹样、色彩选用等方面与藏式传统建筑既有相同之处,亦有独特之点。文中选取格鲁派位于后藏日喀则的主要寺庙扎什伦布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藏传佛教建筑中不同功能、不同等级的建筑的门窗建造形式及其装饰特点,期望能丰富藏式传统建筑的研究内涵。  相似文献   

17.
建筑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建筑装饰艺术是其中最精美的语言,它记载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进步,它描绘出风土人情与时代风尚。本文主要论述了建筑外形式装饰艺术的涵义及设计要点,对建筑装饰艺术的形态构成、造型与装饰、装饰的视觉效应以及建筑外形式装饰艺术的个性和设计中应注意处理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李功发 《建筑》2011,(15):79-79
西藏建筑在设计上非常注重建筑功能同艺术性的结合,能完美地运用统一、平衡、色彩、对比、明暗、韵律、比例、尺度等构成图案规律,精心设计出美的立面造型。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建筑艺术特色和技巧,逐步形成具有藏族建筑特点和风格的建筑群体。  相似文献   

19.
李湘洲 《化学建材》1995,11(2):80-81
居室空间图案装饰李湘洲(长春建材工业学校130022)居室空间装饰图案,一般是指壁纸、瓷砖、窗帘、床罩、地毯、家具等表面的图案。这些图案通过对色调、造型、风格、布局等巧妙设计,组合构成一个完善的空间。装饰图案不仅具有使用上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上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西藏建筑在设计上非常注重建筑功能同艺术性的结合,能完美地运用统一、平衡、色彩、对比、明暗、韵律、比例、尺度等构成和图案规律,精心设计出美的立面造型;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建筑艺术特色和技巧,逐步形成具有藏族建筑特点和风格的建筑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