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神舟5号”和“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及其在太空中的生活、身体健康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医监医保分系统从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到太空飞行的整个过程,对航天员的心电、血压、呼吸及体温等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医监医生根据所获取的医学数据对航天员实施医学监督保障,保障航天员的健康与高效工作。生理医学数据的准确与否依赖于医学计量技术的支持。由于载人航天任务中计量保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对医学计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载人航天医学计量的目的是确保航天员(…  相似文献   

2.
陈海垚  黄兴涛 《真空》2006,43(1):15-16
由于载人航天工程的需要,我国已研制成功作为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的航天服,本文介绍了航天服试验舱真空系统的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载人航天人机交互界面的色彩设计方法流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方法 遵循“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从色彩空间与模型、色彩设计与人因、航天色彩设计范围、载人航天器色彩设计模型,以及载人航天器色彩设计与人因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载人航天器人机交互界面色彩设计方法流程体系进行了探讨。结果 构建了载人航天色彩设计模型,阐述了完整的载人航天色彩设计方法流程体系。结论 针对载人航天人机交互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为航天员在轨环境中的生活品质及工作效能等相关领域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增强了航天领域色彩设计与人因工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以日益复杂的航天操作任务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复杂度分级的训练支持系统。基于软件复杂度和认知复杂度等理论提出了熵值法和加权Halstead两种复杂度度量方法;基于航天员训练经验总结并设计了常规、回馈和整合三种训练方法;建立了由绩效指标、生理指标和主观指标组成的训练效果评价模型;设计了28名志愿者参加的包括初训、复训、考核和技能衰退等四个阶段的航天操作实验对以上理论方法及模型进行了验证。最终开发了训练支持原型系统,实现了对操作单元的复杂度度量,操作错误数据收集处理,训练影响因素分析及训练设计等功能。该训练支持原型系统可用于辅助航天员操作训练设计与评价,提高航天员训练的理论层次,为后续空间站任务操作训练提供了技术储备,还可为高性能复杂武器装备系统的操作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计量》2013,(8):54-56
关注"天神再度对接"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第5次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介绍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包括八大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  相似文献   

6.
提升我国航天装备制造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航天装备及其制造过程的特点分析了我国航天装备制造系统能力的构成,并结合我国航天装备制造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航天装备制造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提升我国航天装备制造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航天医学工程是伴随着我国 近40年载人航天的发展,孕育催生的 一门新兴学科,具有特色鲜明的学科 理论体系和实践技术方法。概述了航 天医学工程的体系构成、研究内容和 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发射的航天器数量也越来越多,对航天器的测控也成为了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对于航天测控来说,逐步的迈向高精度、全天候的方向,测控系统本身的安全也变得日益重要。航天测控系统应当不断的提高其生存能力,才能更好的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因此应当加强对航天测控系统的安全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航天员所穿着的“飞天”舱外航天服采用了最新的平板显示技术0LED(有机发光显示器)。据悉,这是OLED技术首次应用于航天飞行航天服。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器在轨运行时,超高真空是其主要的环境条件之一。介绍了飞船整体、部件的热真空试验;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航天服功能试验;航天员生保系统及环境控制试验;航天员座舱可靠性试验;大型空间环境试验设备;冷焊试验;舱内气体成分分析与控制;空间材料出气特性的评价等16个方面对真空技术的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早期航天测试中的压力测量技术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重点介绍了近期航天测试中压力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概述了国外航天测试中压力测量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航天测试中对压力测量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北京晨报 《硅谷》2013,(12):I0017-I0018
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至今,载人航天走过了从无人到有人,从航天员出舱到两个航天器组合飞行等多个跨越。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成熟的标志,就像小孩子成长在标记身高,神一到神十,就是中国航天的一个个新高度,标记在浩渺太空。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神舟系列飞船十次升空,载着梦想出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我国航天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国际航天标准化的发展趋势,针对民用航天产业发展对标准的需求,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民用航天标准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起步"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国载人航天的概念研究、技术途径论证,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战略思考和“飞船起步"的决策过程进行了分析与小结,提出了我国发展现代宏大工程应站在国家发展的全局上进行深层次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通过10余年持续研究,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得天及其团队成功研制出了载人飞船舱门快速检漏仪等计量"神器",解决了航天、核工业等领域对微小气体流量的精确测量难题,为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李得天介绍,载人航天工程中,航天员要在太空飞行多天,期间航天员要从返回舱进入轨道  相似文献   

16.
韩刚  刘笑 《上海包装》2013,(6):35-36
在今天早晨6点的CCTV新闻,看到我们的航天员在太空向我们祝福端午节快乐,我们十分激动和感动。祝福我们的航天员在太空节日快乐!我国太空新包装12日中午时分,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品尝我国航天科研人员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节日美食--豆沙粽。太空粽是扁平形状,目的是方便贮存和加热。为了让航天员找到在家过节的感觉,科研人员还专门为每颗太空粽子包上了粽叶。据新华社报道,龙舟神舟竞渡,艾香粽香传情。6月12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正驾乘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的3名航天员,在太空度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航天任务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对测控的需求也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航天测控系统再一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航天测控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航天测控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优化地基测控网、建设和发展天基测控网、构建深空探测网,循序渐进构建天地空一体化测控通信系统”的整体发展思路,并对我国地基、天基、深空探测测控通信系统发展及重点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航天战术飞行器的研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本文对航天战术飞行器质量管理的特点进行了介绍,还对航天研究所质量管理现状以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在研究航天战术飞行器时一定要充分的利用信息以及资源,在发现故障问题时,要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并及时找到应对措施进行纠正,做好企业监督管理工作,保证飞行器等航天产品研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航天运载火箭发动机用Ti3Al基合金研究"项目成果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琼 《材料导报》2001,15(2):10-11
“航天运载火箭发动机用Ti_3Al基合金研究”项目是为了适应我国国防建设配套关键新材料之需求,研制开发航天运载火箭发动机用Ti_3Al基合金(包括以Ti_2AlNb为基的O+B2合金)。结过5年的努力,已全面完成了项目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在合金性能及其工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部件制作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太空是人类继陆地、海洋、大气层之后的第四活动领域。第四活动领域具有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改变昼夜节律等特点,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开发前景。以发展载人航天器为重点的、由航天员参与的载人航天技术是以对太空进行探索以及利用太空环境进行科学研究、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综合工程技术,它是新技术群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高技术密集的尖端科学技术。 文章从载人航天技术的概念、内容和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意义三个方面对载人航天技术进行阐述,说明载人航天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还对世界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概况与未来的发展做了介绍,最后提出了中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