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寻找高效、绿色的食品抗菌保鲜剂,本研究以水蒸气蒸馏法从河南产艾蒿、白蒿、牡蒿植物中提取挥发油,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GC-MS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三种蒿类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艾蒿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氢二甲基甲乙烯基萘酚(16.82%)、氧化石竹烯(10.51%)、β-石竹烯(6.45%)、4-萜烯醇(5.22%)、右旋龙脑(4.60%)、桉树脑(4.55%)等;白蒿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氧化石竹烯(15.24%)、镰叶芹醇(14.34%)、桉油烯醇(6.61%)、大根香叶三烯-1-醇(6.27%)、棕榈酸(5.72%)、α-毕橙茄醇(5.19%)等;牡蒿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环己酮(30.14%)、氧化石竹烯(9.74%)、邻二甲苯(4.72%)、2-香豆酸(4.38%)、(Z,E)-α-金合欢烯(3.88%)、(E)-α-金合欢烯(3.80%)、β-石竹烯(3.31%)等。三种挥发油共有成分主要为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十氢二甲基甲乙烯基萘酚、匙叶桉油烯醇、萜烯醇等。采用滤纸片法对挥发油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三种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四联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显示了良好的抑菌作用,白蒿和艾蒿挥发油抑菌活性优于牡蒿,不同挥发油的抗菌特性也不同。因此,蒿类植物挥发油有望成为潜在的天然抑菌剂及食品保鲜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吹扫捕集技术对紫苏不同变种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以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分别属于紫苏属植物3 个变种的4 份试材之间叶片挥发油的组分和相对含量差异显著。4 份紫苏试材共检测出31 种挥发油成分,但其共有的成分仅有顺-3- 己烯醛、石竹烯和圣亚麻三烯3 种。野生紫苏变种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77.90%)、石竹烯(14.33%)、顺-3- 己烯醛(4.9%)、胡椒酮(1.71%),回回苏变种的主要成分是石竹烯(30.65 %)、柠檬烯(24.60%)、顺-3- 己烯醛(21.82%)、紫苏醛(17.70%),紫苏变种1(来源于河北安国市)的主要成分是5- 乙叉-1- 甲基- 环庚烯(52.79%)、顺-3- 己烯醛(19.98%)、石竹烯(13.60%)、紫苏醛(9.46%),紫苏变种2(来源于广西灵山县)的主要成分是紫苏醛(31.86%)、5- 乙叉-1- 甲基- 环庚烯(31.68%)、顺-3- 己烯醛(21.50%)、石竹烯(10.47%)。  相似文献   

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野藿香中不同部位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与Kovats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在野藿香的茎、叶和花3个部位中分别鉴定出74、105种和85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7.34%、98.80%和97.96%,其中在茎中主要成分是乙酸橙花酯(5.63%)、β-石竹烯(17.32%)、α-佛手柑油烯(7.56%)、反式-β-金合欢烯(10.2%)和氧化石竹烯(5.21%);在叶中主要是Z-柠檬醛(11.64%)、香叶醛(16.35%)、乙酸橙花酯(8.44%)、β-石竹烯(13.08%)、反式-β-金合欢烯(10.88%)和氧化石竹烯(8.34%);而在花中主要是Z-柠檬醛(21.49%)、香叶醛(27.5%)、乙酸橙花酯(9.99%)、β-石竹烯(5.47%)和反式-β-金合欢烯(10.11%),且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蒸气蒸馏(SD)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提取杨梅叶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并比较了各成分及香味差异。结果表明,SD和SDE挥发油的提取得率在0.12%~0.13%之间,无显著差异;通过GC-MS技术分别鉴定SD和SDE挥发油化学成分22和25种,共有成分15种,石竹烯和葎草烯是两种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分别占SD和SDE挥发油的45.76%和76.56%,差异显著;低沸点成分包括葎草烯、α-蒎烯、β-蒎烯、脱氢异植物醇、氢-顺-α-可巴烯-8-醇和δ-桉叶烯等,是体现杨梅叶挥发油头香的成分,在SD和SDE挥发油中各占26.93%和35.41%;高沸点部分包括石竹烯、氧化喇叭茶烯-(II)、γ-雪松烯、β-愈创木烯、芹子烯、γ-杜松烯、氧化石竹烯、白菖烯、衣兰烯、α-荜澄茄油烯、香橙烯和1,2-苯二甲酸二己酯等,是体现杨梅叶挥发油的体香和基香的成分,在SD和SDE挥发油中各占73.17%和57.33%;SDE挥发油头香的成分含量较高,SD挥发油体香和基香的成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吹扫捕集技术对紫苏不同变种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以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分别属于紫苏属植物3个变种的4份试材之间叶片挥发油的组分和相对含量差异显著。4份紫苏试材共检测出31种挥发油成分,但其共有的成分仅有顺-3-己烯醛、石竹烯和圣亚麻三烯3种。野生紫苏变种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77.90%)、石竹烯(14.33%)、顺-3-己烯醛(4.9%)、胡椒酮(1.71%),回回苏变种的主要成分是石竹烯(30.65%)、柠檬烯(24.60%)、顺-3-己烯醛(21.82%)、紫苏醛(17.70%),紫苏变种1(来源于河北安国市)的主要成分是5-乙叉-1-甲基-环庚烯(52.79%)、顺-3-己烯醛(19.98%)、石竹烯(13.60%)、紫苏醛(9.46%),紫苏变种2(来源于广西灵山县)的主要成分是紫苏醛(31.86%)、5-乙叉-1-甲基-环庚烯(31.68%)、顺-3-己烯醛(21.50%)、石竹烯(10.47%)。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牡荆枝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牡荆挥发油及挥发油中的主要单体成分对大肠杆菌、四联球菌、枯草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牡荆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石竹烯(43·12%)、β-榄香烯(4·03%)和桧烯(3·82%),且石竹烯和β-榄香烯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四联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牡荆挥发油的重要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董然  南敏伦  刘洪章 《食品科学》2010,31(10):228-230
以蹄叶橐吾和有毛蹄叶橐吾叶片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GC-MS)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两种马蹄叶挥发油中均分离得到11 个化学组分峰,共鉴定出13 个化合物,其中蹄叶橐吾鉴定出9 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2.72%,主要成分为α- 金合欢烯、石竹烯、A - 法呢烯及3,7- 二甲基-6- 辛烯-1- 醇甲酸酯,前3 种倍半萜类化合物以60.23% 的总相对含量占优势;有毛蹄叶橐吾鉴定出7 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67.52%,主要成分为3,7,11- 三甲基-2,6,10- 十二烷三烯-1- 醇乙酸酯(金合欢醇乙酸酯)、植物醇、石竹烯及石竹烯氧化物,后两种倍半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20.07%;已鉴定的化合物均首次从这两种橐吾叶片中检出。  相似文献   

8.
南果梨果皮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南国梨果皮挥发油物质,测得南国梨果皮中挥发油的含量为0.61%,用GC/MS法从南国梨果皮挥发油中分离并确认出58 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10BA化学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依兰烯(25.46%),α-金合欢烯(16.11%),3,7,11-三甲基-1,3,6,10-十二碳四烯(9.15%),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2.97%),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1,2,3,4,4a,5,6,8a-八氢化萘(2.63%),1H--2,4a,5,6,7,8-六氢苯并-3,5,5,9-四甲基环庚烯 (2.84%),1-甲基-4-(1-甲乙基)-1,4-环十六碳二烯(2.61%),石竹烯(2.08%),2-甲氧基-4-甲基-1-(1-甲乙基)苯 (2.07%),1-甲基-4-(1-甲乙基)苯 (2.04%),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1.72%),1-乙烯基-1-甲基-2-环己烷 (1.44%),加入其他成分,共占总检出量的91.35%。  相似文献   

9.
草豆蔻中元素测定及索氏法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石油醚为溶剂,用索氏法从草豆蔻中提取挥发油,然后通过气相-质谱(GC-MS)联用手段对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草豆蔻挥发油的15个色谱峰中鉴定出1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8.16%,其主要成分依次为α-石竹烯、α-法尼醇、石竹烯、3-苯基-2-丁酮、δ-荜澄茄烯等。在元素分析方面,用ICP-MS/ICP-AES法测定草豆蔻中的19个无机元素,元素的含量顺序为MgPCaMnAlFeZnBBaCuSrNi=TiPbCoVCrLiCd。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马尾松松针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从马尾松松针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了34种化合物,其相对质量分数占挥发油总量的95.76%,主要化合物为石竹烯(15. 85%)、α-杜松醇(12. 12%)、大根香叶烯B(10. 81%)、β-古巴烯(7.94%)、1(10),4-杜松二烯(6.65%)、γ-依兰油烯(6.01%)、蛇麻烯(5.82%)和β-瑟林烯(3.63%)等。马尾松松针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随挥发油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5.16、5.47、4.34 mg/mL。通过本试验证实,马尾松松针挥发油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较大的开发潜质。  相似文献   

11.
儿茶素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荼素等多酚类物质是茶叶中的主要内含成分之一,这类物质是多羟基化合物,易于氧化聚合.采用常规贮藏及加速试验研究儿茶素在不同的贮藏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只要儿茶素贮藏在密封、避光、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存放3年其品质也不会产生变化;如果儿茶素贮藏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于氧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毛精纺生产过程中,使用原液染色涤纶条与羊毛混纺时,原液涤纶条的细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实践证明:只有采用细度分布适中的涤纶条,才能保证产品的最终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花生红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花生红衣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花生红衣中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为:80%的乙醇,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30min,提取温度为40℃,提取得率为1.242mg/100 g.此最佳工艺可用于花生红衣中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16.
影响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稳定性测定的几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心法对影响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稳定性的测定结果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对乳化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是油相体积分数,然后依次是蛋白质溶液浓度、pH、离子强度、离心速度。在测定的范围内,均质速度、均质时间、水浴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离心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都很小。  相似文献   

17.
18.
明日的到来     
《服装设计师》2014,(11):74-81
  相似文献   

19.
轮廓理想     
《中国服装(北京)》2014,(23):106-109
莱拉·罗斯(Lela Rose)2015早春女装度假系列凭借甜美可爱的设计风格、得体的剪裁、对比例的恰当掌握,非常吸人眼球。 莱拉·罗斯的设计宗旨是创造一个将异想天开的理念和传统形态轮廓相结合的设计系列。那些优美的装饰性面料是创新的基础。同时也表现出优雅的特性和迷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服装(北京)》2013,(19):138-13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今看来,这句话要改改了,因为不只是人类.连动物也开始爱美了。巴塞罗那摄影家Yago Partal进行了一个有趣的项目——动物园肖像。他让动物们穿上符合自己气质的服装,从最时尚的西服套装、鲜亮的夏威夷衬衫,到最简单的纯色t恤.每张照片都看上去非常和谐,令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