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钢铁企业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的余热资源状况,介绍了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焦化、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和轧钢等5个重要工序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的方法、技术与装置,为我国钢铁企业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炼铁》2018,(5)
相对于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工艺,高炉工艺生产规模大,且与转炉结合的高炉-转炉流程净能耗最低,成本最具竞争力,仍是最适应可预见未来的炼铁生产工艺。但未来高炉炼铁生产规模将受制于炼钢的废钢使用量,由此将导致我国未来高炉炼铁生产可能出现下降趋势。认为高炉炼铁工艺不断的流程改进和工序完善,加之持续的革新探索,包括高炉吃废钢、流程优化、操作控制改进、原燃料优化等,将使高炉炼铁工艺长久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莱芜钢铁总厂是山东省重点钢铁企业,始建于1970年。现已建成拥有电炉钢和转炉钢两个生产系统,包括矿山、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和相应的机修、运输、动力、建筑安装等门类齐全的钢铁联合企业。到目前为止,已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2亿元和年产钢、铁双百万吨的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4.
王维兴 《钢铁》2004,39(3):73-73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促进我国钢铁工业结构优化 ,中国金属学会拟于 2 0 0 4年上半年分别召开炼铁、炼钢、轧钢生产技术会议。炼铁生产技术会议主题是 :立足市场要求 ,有效利用资源 ,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会议将总结、交流我国近两年各企业炼铁厂生产技术经验与成果 ,研讨应对炼铁原燃料供应紧缺 ,价格攀升的技术对策 ,提供炼铁系统优化结构 ,节能降耗 ,降低成本 ,技术改造等方面科技信息。炼铁会议期间 ,炼铁分会组织的“2 0 0 4年炼铁年会”将同期召开。欢迎投稿 ,3月底截止。炼钢、轧钢生产技术会议的主题是 :…  相似文献   

5.
计划建设的北仑钢铁厂是采用COREX炼铁、转炉炼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的全新的紧凑式钢铁厂。COREX是用非炼焦煤与氧气的熔融还原炼铁法,取代传统的高炉、焦炉、烧结组成的炼铁系统。薄板坯连铸连轧将近终形连铸与直接轧制相结合,缩短了传统连铸与轧钢工艺流程。采用这二种技术使钢铁生产流程变得简洁、紧凑。COREX煤气考虑用以生产海绵铁热压块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  相似文献   

6.
强化质量管理迎接市场挑战王认清,徐庆忠莱钢是一个拥有电炉钢和转炉钢两大生产系统,包括采矿、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和相应的机修、运输、动力、建筑安装等门类齐全、年产百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下属25个厂矿单位,现有职工36000多人。1992年在全国...  相似文献   

7.
安阳钢铁公司经过“六五”技术改造,建成10套轧钢机组,能生产19个钢材系列品种,在全国地方钢铁企业中具有生产能力较大、品种规格较多的潜在优势。但是,由于冶炼系统配套不完善,炼铁和炼钢生产潜力未能发挥出来,形成钢材的生产能力大于炼钢,炼钢又大于炼铁。这种“倒宝塔”的生产结构,制约了轧钢增产,致使经济效益发展缓慢,1983年至1985年三年,年利润一直在5000万元上下徘徊。  相似文献   

8.
正专利名称:一种生产公路水稳层用料的钢渣改质工艺专利号:ZL2016010620224.1专利权人: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八钢多经钢渣厂发明人:李玉新、赵旭章专利内容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公路水稳层用料的钢渣改质工艺,将炼铁的水淬处理渣在磁选线进行选铁以后,奖选铁后的炼铁水淬渣加入到盛装液态转炉渣的热闷渣渣池内,炼铁水淬渣的加入量为液态转炉渣的3%-7%,然后将加入炼铁渣的转炉钢  相似文献   

9.
结合现代钢铁联合企业以订单驱动的铁钢轧一体化生产要求,介绍了安钢以提高煤气资源化利用效率为核心,根据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的生产和消耗特点,统筹优化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关键工序的检修与运行,通过煤气的静态平衡、动态平衡、逼近式优化预测组成三级调配模式,提高了煤气资源利用化效率,煤气放散率和自发电水平显著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首钢的前身是石景山钢铁厂,1919年北洋军阀时代开始建设,解放前30年只生产了28.6万吨生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五六十年代的扩建和技术改造,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粉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翻开了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首钢由一个年产仅几十万吨生铁的企业,发展成为集采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为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1978年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245万吨、179万吨和117万吨,成为全国十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1.前言 武钢第二炼钢厂三座50t转炉1977年投产,1985年产钢161万吨,突破了年产150万吨的设计能力。 近年来,武钢采取了一系列技改措施,炼铁和轧钢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炼钢能力已成为公司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特殊钢》2004,25(5):59-59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石钢)始建于1957年,自建厂以来,特别是经过“九五”、“十五”期间的技术改造,现已发展成为拥有烧结、炼铁、转炉及电炉炼钢和轧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520家国家重点企业和全国72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之一。1997年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曾获中国质量协会“服务质量、产品质量双十佳”称号;“河北省质量管理奖”及“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和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一、轧钢生产的发展概况旧中国的钢铁工业是十分落后的。就以规模最大的鞍山钢铁公司来说,那时轧钢生产的最高数字每年仅76万吨,其中成品约45万吨。此外,其他各地的少数中小型轧钢厂,总年产量不过十余万吨。日本投降后,这些轧钢车间还遭受了国民党匪军的盗卖、破坏和经济衰退的影响,生产停顿。到1949年解放前,全国轧钢生产估计最多不过20万吨(包括用废钢轧出的钢材)。  相似文献   

14.
李克涵 《冶金设备》2010,(Z1):44-46
综述性地概述了中小型轧钢生产的现状,应用技术与装备。阐明了中小型轧钢技术设备主要的发展趋势与重点推广技术,并着重介绍ECR、EWR无头轧制技术与设备。  相似文献   

15.
<正>钢铁企业全厂供配电系统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的问题很多,考虑不周会使企业投资增加、管理不便、扩建困难。下面就钢铁企业全厂供配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个人意见和体会。1设计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1充分注意工艺流程的不同方式钢铁企业的工艺流程有不同的方式:如炼铁可以用高炉炼铁,也可以用corex炉炼铁;炼钢可以用转炉炼钢,也可以用电炉炼钢;轧钢有热连轧、冷轧  相似文献   

16.
赵媛 《河北冶金》2023,(2):81-86
钢铁冶金是一个涉及面广、生产工艺复杂,具有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多种危险因素的行业,涉及到的工艺环节、设备设施相对繁杂,风险程度较高。本文通过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方法,选取炼铁热风炉、炼钢转炉、轧钢加热炉典型设备,从系统角度全面辨识工艺过程危害及操作性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意见,实现了安全风险关口前移、预控可控的目标,促进了冶金企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我国钢铁工业“九五”期间取得了 8项重大科学技术进展 ,这 8项重大科学技术进展是 :( 1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产量增加 ,品种结构日趋合理 ,钢材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提高 ;( 2 )连续铸钢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连铸比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 3)氧气转炉炼钢取代平炉炼钢 ,成为我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里程碑 ;( 4 )高炉喷煤粉技术进入世界前列 ;( 5)精料技术推进炼铁生产的结构优化 ,能耗降低和环境改善 ;( 6)采用高新技术重点对轧钢工序进行技术改造 ,使工艺装备水平跨上新台阶 ;( 7)氧气转炉溅渣护炉技术开发应用 ,转炉炉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相似文献   

18.
炼铁厂现有四座高炉(1#1386m~3,2#1536m~3,3#1513m~3,4#2516m~3),总容积为6952m~3。1985年年产生铁已超过400万吨,武钢是一个大型的联合企业,特别是一米七轧机投产并达到和超过设计能力后,轧钢系统对钢坯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而炼钢特别是转炉炼钢则对炼铁提出生产低硅、低硫要求。也就是说炼铁厂必须提高生铁一级品率。近几年来,公司和炼铁厂的技术进步与管理进步是提高公司和炼铁厂综合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炼铁的各项指标逐年提高。现在  相似文献   

19.
李之前 《烧结球团》2006,31(2):57-57
ITmk3是使用粉矿和粉煤直接生产出将渣分离出的“粒铁”的工艺。如果以目前炼铁主流的高炉-转炉法为第一代钢铁生产法,以Midrex法为代表的直接炼铁法为第二代炼铁法,那么ITmk3则可以定位为第三代炼铁法,它与以往的炼铁法完全不同,使用碳铁复合技术。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全国连铸工作会议今天召开,这是今年全国冶金工作会议之后,冶金系统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连铸是一项重大的钢铁工业生产技术,它处在钢铁生产工序的中间环节。连铸的发展不仅取代了模铸,还带动了炼钢、炼铁、轧钢等方面生产技术的革新。这对于提高钢的质量、提高钢的成材率、降低能源消耗、改进整个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提高整个钢铁工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