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湖南部凹陷是焉耆盆地油气勘探资源接替区。在砂体展部、物源方向、沉积相及岩石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录井、钻井、测井和试油等资料,分析了储层特征及含油气性,认为该区为近源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发育,储集物性较差,属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缺乏二次生烃条件,含油气程度低。南部凹陷剩余资源量0.9×103t,尚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0.27~0.36)×108t。有利目标是博南鼻状构造带、阿买来断鼻构造带、山前逆冲推覆带和深凹区。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气勘探中地质目标单元的含油气性难以进行定量的评价 ,形成有利油气目标单元的圈闭条件、油源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和时空配套等主控因素受到众多的子因素影响等问题 ,提出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来进行含油气性的综合评价。通过对东营凹陷的北部陡坡、中央隆起、洼陷和南部缓坡等 4个二级含油气构造带的评价 ,认为北部陡坡带和中央隆起带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等级I) ,南部缓坡带中等 (等级II) ,而洼陷带较差 (等级III) ,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砂体总体上呈近南北向展布,北西厚南东薄。储层的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为主,次为岩屑石英砂岩和少量的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隙、粒间溶蚀孔隙、粒内溶蚀孔隙等次生孔隙为主,其他类型孔隙较少。该区东河砂岩储层经历了比较普遍的成岩作用,主要发育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类型。受成岩作用影响和沉积作用控制,储层砂岩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25%,平均渗透率23.99×10-3μm2,孔渗正相关性好。根据储层物性及评价标准,该区储层可划分为3类,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评价。通过研究认为,储层的沉积环境、岩性及物性对其含油气性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演化及含油气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全区38条平衡剖面,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形成及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主要有3种类型,即早期潜山、中期潜山和长期潜山。尽管断裂活动规律差异导致潜山的形成和演化历史不同,但3种类型潜山有效的储集空间都主要是裂缝。根据不同方向断裂生长指数并结合平衡剖面分析了断裂形成演化历史。该区主要有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早期伸展中期张扭和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晚期反转4种类型的断裂系统,其中后两种断裂系统控制着潜山有效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烃源岩演化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表明,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主要时期为伊敏组沉积末期,早期北北东和北东东向伸展断裂系统在此时近东西向拉张应力场作用下张扭复活,为油气向潜山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其中北东东向断裂扭动强度大,可能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同时,断裂活动使潜山早期闭合裂缝开启,并产生了大量的新生裂缝,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主要发育基岩风化壳、断裂破碎带和潜山内部裂缝带3种油气藏类型。因此,受长期继承性活动断裂控制的近源潜山是布达特群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5.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南部在沙三段沉积时期断陷活动强烈,发育了巨厚的深水泥岩和多期次缓坡型湖底扇沉积,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丰富的油气源条件和储集条件。沙三段沉积时期,该区发育有齐家一杜家台和锦州-欢喜岭两大湖底扇沉积体系。受物源和基底构造的控制,湖底扇平面上可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带。齐家-杜家台和锦州-欢喜岭湖底扇在沙三段沉积早期规模较小,中期规模最大,晚期萎缩。该区沙三段储层物性普遍较差,以低孔-特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为主,其中湖底扇中扇辫状沟道微相砂体储集性能最好,平面上依中扇辫状沟道→中扇前缘→外扇亚相储层物性由好变差。  相似文献   

6.
利用 10口井的全波测井资料 ,结合岩石物理测定数据 ,对莺歌海盆地A区新近系地震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性检测相关岩石物理参数进行了研究 ,指出了在该地区应用常规纵波波阻抗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性检测的若干难点。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在莺歌海盆地合理应用地震储层预测和含油气性检测技术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AVO分析技术预测塔中岩溶储层含油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风化壳岩溶型储层是主要的含油气层系,其储集空间多为后期次生改造形成的溶洞和裂缝,具有目的层埋藏深、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储层含油气性预测难等特点。该地区已钻多口成功井和失利井的岩溶储层在叠后地震剖面上都表现为"串珠状"强振幅反射特征,根据地震剖面特征不能区分油气井和非油气井。常用叠后地震资料提取的属性,无法预测被泥质填充岩溶储层含油气性。为此,采用AVO分析技术反演得到敏感属性泊松比和流体因子,能够较好区分岩溶储层被泥质填充和未填充含油气性。实际资料应用效果与已钻井成果相吻合,表明文中所述方法可以为塔中地区油气勘探开发井位的部署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展现了AVO分析技术在岩溶储层油气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东濮凹陷西洼北部沉积体系与含油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屯-海通集洼陷是东濮凹陷继承性发育的生油气洼陷之一,沉积了巨厚的下第三系地层,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多种类型的沉积体系和组合类型。该区多年勘探主要立足于洼陷周围的文留、刘庄、胡状集、庆祖集等主体构造,洼陷内仅发现局部出油气点。通过对该区沉积、构造演化史研究,并结合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认为下第三系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浊流沉积体系、水下扇-盐湖沉积体系、冲积扇-盐湖沉积体系含油气性最佳。随着油田深化勘探及深层勘探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研究、总结柳屯-海通集洼陷内油气分布与沉积体系的关系及其分布规律,并与圈闭分析相结合,对提高该区油气勘探效益,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郯庐断裂带含油气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巨型断裂构造带,该文从其基本构造特征入手,分析了它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含油气特点,认为:a)郯庐断裂带对中国东部诸多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同演化阶段产生并控制了不同的沉积盆地(如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b)郯庐断裂带对油气藏的形成及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仅控制盆地烃源岩的发育、基本的储集层和盖层条件,以及圈闭的形成等等,而且对油气的生成、运移及聚集成藏、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及分布等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与叠后波阻抗反演相比,叠前AVO三参数反演能得到更多的参数,例如纵横波阻抗、纵横波速度等,进而为储层预测提供更可靠的支撑。本文阐述了基于纵波反射系数的Fatti近似公式进行叠前AVO反演的原理,给出了利用叠前AVO反演进行储层含油气性预测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技术,包括敏感属性分析、角度子波提取、初始模型建立等。松南盆地实例表明,叠前AVO反演比叠后反演能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储层含油气性预测。  相似文献   

11.
从油气藏的类型、运聚模式、调整模式、破坏模式、分布模式及其成藏演化对焉耆盆地南部凹陷的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焉耆盆地南部凹陷运聚模式有垂向正分异运聚和侧向正分异聚集2种,调整模式有纵向断层运移调整模式和横向构造抬升调整分散模式2种,破坏模式有地表条件下的油气藏破坏和埋藏条件下油气藏的破坏,分布模式有燕山期早期生油、早期成藏、早期破坏的特征,指出有利的勘探目标为种马场构造带、博南鼻状构造带、阿买来断鼻构造带和库代力克构造带。  相似文献   

12.
里海巨型盆地的地球动力特征及含油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构造圈闭类型、圈闭分布规律、储集层类型和发育规律等,里海巨型盆地可分为三大地质板块:北里海(主要是滨里海)、中里海和南里海.通过分析这三大地质板块的地球动力特征发现,其构造形成的地球动力史有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沉积盖层的构造和其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13.
陆缘和陆内前陆盆地主要特征及含油气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依据前陆盆地的发展演化、剖面结构、层序关系和生储盖组合特点,将前陆盆地划分为陆缘前陆盆地和陆内前陆盆地两大类,其中陆缘前陆盆地包括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从盆地构造演化上看,陆缘前陆盆地经历了裂谷被动边缘或弧后裂谷阶段,陆内前陆盆地则缺乏这一阶段;(2)从盆地层序结构上看,陆缘前陆盆地下伏海相被动大陆边缘层序或弧后裂谷层序,陆内前陆盆地一般缺失海相层序;(3)从成因机制上看,陆缘前陆盆地与碰撞造山或弧后造山作用有关,陆内前陆盆地则主要与造山期后碰撞带再旋回活动有关;(4)从烃源岩发育特征上看,陆缘前陆盆地发育海相和陆相烃源岩,陆内前陆盆地主要形成陆相烃源岩.由此可见,这两类盆地的地质特征和含油气性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4.
焉耆盆地发现宝浪,本布图油田后,种马场构造带以其两凹一隆的构造背景成为焉耆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1996~1997年部署钻探了马1、马2、马3井,录井见到丰富的油气显示,但未获工业油气流。研究认为钻探失利是所钻圈闭构造位置较高,剥蚀强烈,油气保存条件差所致,种马场构造带储层岩石结构及成分成熟度低,成岩作用强烈,储层物性较差,但西部好于东部,目的层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均处于晚成岩A期,次生孔隙较发育;种马场构造带处于燕山期南北两凹陷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亦可捕获四十里城次凹喜山期二次生成的油气,油源丰富;地层剥蚀程度和断层的活动性是油气保存的关键因素,综合分析认为种马场构造带低断阶,中生界保存较全的断鼻,断块圈闭及八道湾组内部的背斜,岩性圈闭具有油气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沉积发育特征与含油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经历了发旦纪一早二叠世台地和晚二登世一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两大沉积阶段, 发育了四套海相层、一套海陆交互相层、一套陆相含煤成油层、两套河湖相含音盐岩及第四纪堆积层。该区油气源宕丰富, 储盖层发育, 成油气期时空匹配合理, 形成海相、海法交互相和法相的多时代、多层系、多类型成油气组合, 具有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 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最重要的接替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下扬子地区海相储集岩特征及含油气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念发  俞凯 《勘探家》1998,3(4):21-25
下扬子地区海相储集岩经过长期压实和地史演化,原生孔隙度和渗透率急剧减小,大部岩石呈低孔,低渗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物质平衡法恢复中国北部近海沉积盆地周边集水区古地形,揭示盆地演化过程中富生烃凹陷周边地形演化特征,并分析古地形特征及构造运动,物源区岩性,盆地充填速率与凹陷含油气性的关系,为明确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震属性参数在塔河油田储层含油气性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10,他引:19  
李宗杰  王胜泉 《石油物探》2004,43(5):453-457
地震波穿过含油气储层时,会引起地震波波形、振幅、频率等参数以及速度、波阻抗等参数的变化。根据塔河油田三叠系碎屑岩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钻井、测试资料及合成地震记录,建立了含油气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确定了振幅、频率、波阻抗、振幅变化率等地震属性参数为储层含油气预测的敏感参数;将二维、三维参数交会分析技术应用到地震属性参数分析中,通过多种参数交会聚类分析,对储层的含油气性进行了预测。该方法应用于三叠系碎屑岩储层含油气性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奥陶系储层的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对储层的含油气性进行了尝试性预测,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自发现油藏以来,先后发现了浅、中、深三套油气藏组合,特别是中浅层(N_1、N_2)油藏、E_3~1深层气藏都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益。目前,南八仙气田已经钻井40余口,对3套油气藏均进行了开发利用。但由于该油气藏属于复杂断块油气藏,构造十分复杂,导致对油气田气水关系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油田增储上产、扩边挖潜均十分困难。仙12井和仙15井在E_3~2地层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证实E_3~2油气藏的存在。本文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南八仙E_3~2油气藏地层沉积、储层特征和含油气性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0.
焉耆盆地八道湾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焉耆盆地八道湾组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认为八道湾组储层孔隙不发育,储集空间以原生残余粒间孔和残余粒内溶孔,裂缝为主,属低孔,低渗-特征渗储层,并对八道湾组储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储层发育的状况,以压汞参数作为储层定性评价的定量指标,把焉耆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的储层分为5类,并指出了步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