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
社会救助权作为一项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的权利,与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之一的精准扶贫政策,二者共同构成了国家反贫困战略的主体内容。随着党的十九大扶贫战略高度再次提升,社会救助权的保障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其要素、属性方面发生相应转变。运用规范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在精准扶贫视阈下进行社会救助权转型分析,发现社会救助权要素中权利主体特定化、义务主体扩充和内容多样化,属性上更侧重于积极权利效力,从而为政府和社会积极作为解决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救助权保障问题提供更为可靠及时的理论依据,加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5)
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的实施契合精准扶贫理论,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政策模式"碎片化"现象。运用政策扩散理论对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在扩散过程中出现的政策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全国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可分为临时救助模式和试点救助模式;进一步运用博弈论对两种模式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受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成本、财政预算约束、政绩导向等因素影响,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进行了博弈,并导致了政策在扩散过程中的变异。由此提出应出台统一的政策、实行有效的政策考核机制及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补助等措施,以促进我国支出型贫困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9)
在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影响日益严重。作为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群体,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既是社会发展产生的结构化产物,又是改革开放的必然化结果。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与其它大学生心理心理状况不同,其心理救助教育改革模式也就与其它不同,从整体出发,必须构建教育改革的一种协同救助模式,并使这个模式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
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贫困形势,仅靠政府的单一扶贫机制已难以适应当前的扶贫需要,完善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支持机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从政府、第三部门、企业和个人这四类主要的社会支持主体出发,将我国的贫困群体社会支持机制与美国进行比较。通过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同时,加强与第三部门的合作,大力促进第三部门在资金筹集和服务方式方面的发展,并大力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扶贫队伍中,以期完善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支持机制,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5)
贫困,被认为一切社会问题的源头,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全球各国(地区)的实践证明,社会救助是克服和缓解贫困问题十分有效的措施和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地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但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社会救助制度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香港一直坚持"低税制、低福利、高发展"的政策,已建立相当完善、颇具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其对内地的社会救助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目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阶段,如何准确把握扶贫力度来开展政策引导至关重要。本文引用契合度概念,从一致性和互补性两个维度论述农村低保政策与贫困对象需求之间的契合关系,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计算二者之间的契合度。并以江西省为例,分析现行农村低保标准与贫困对象需求的契合程度,结果显示:农村低保政策基本满足了贫困对象的最低生活需求,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且其内在效应发挥不明显。对此,应努力提高低保政策的精准性和保障的针对性,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强贫困对象的自我救助与诚信低保意识,发展农村贫困对象综合性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5)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低保政策的瞄准效率、减贫效果及低保对家庭消费支出和福祉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保的瞄准效果在农村不如城市,中部地区不如东部和西部;低保对缩小贫困差距、减轻贫困程度的影响大于对降低贫困发生率的影响,低保的减贫作用受到政策瞄准误差和保障水平的约束;整体上低保家庭并没有将收入优先用于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用于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资,相比非低保家庭,东部和中部的城市低保家庭倾向于将收入用于教育的投资,农村低保和中西部城市低保家庭的医疗保健支出费用更高。因此,应提高低保政策的瞄准有效性和保障水平,加强低保政策与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政策的衔接,逐步实现城乡统筹,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平性和长效性,充分发挥低保政策的兜底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
因病、因学致贫等支出型贫困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贫困类型之一。学术界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否有效缓解支出型贫困尚无明确结论。本文在运用贫困脆弱性模型估计支出型贫困脆弱性的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该制度是否使低保家庭与非低保家庭之间在支出型贫困脆弱性上存在悬崖效应。结果显示,在全样本中无法明确悬崖效应的存在与否,但在较高支出型贫困脆弱性样本组和收入低于两倍低保标准的样本组中,均存在显著的悬崖效应。由此,应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定对象标准中增加支出标准,将非低保家庭中因病、因学致贫的家庭纳入救助范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6)
随着贫困研究的深入,"支出型贫困"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者们的关注。从基本消费支出的角度来看,"支出型贫困"就是某一群体维持基本生活的消费支出大于其可支配收入,基本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则可以定义为"支出贫困指数"。利用江苏省2003-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低保"群体依旧需要特别关注,其支出贫困指数远高于1并且还存在小幅提高的趋势;边缘困难群体的抗风险能力,其"支出贫困指数"略高于1,需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和实施发展型社会政策等方法提高边缘困难群体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5)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整合与体系完善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点,完善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点在于构建公平型的社会救助制度结构体系。通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整合、城乡专项救助制度的协调、两类制度间的协调,使得城乡处境相同的所有社会贫困成员享有内容一致、水平接近的基本生活保障,这是构建中国公平型社会救助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