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城镇化,已经上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对此,各界达成的共识是,城镇化需要大力推进,但其重点应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并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这就是新型城镇化。构建新型城镇化不但要求各级规划编制人员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触角、新的感官、新的视觉去观察与思考,更要具备前瞻性预研、战略性视野、宏观性思维、综合性策划、具体性语言描述规划的素质和能力,要  相似文献   

2.
扩大内需首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但在新经济时代如何更有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迫切需要新想法、新思维。因此,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途径强调"两个集中"、新型城镇化重点地区是"七大平原"、新型城镇化要求恢复"县管市"制度,这是四个关键性的内容,由此才能真正崛起新型城市的当代展演空间,同时助推城镇的产业化升级与转型,作出这个时代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三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近年来原阳县在农村社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安全以及农民收入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引进资金、落实政策、盘活资源、重点示范、强化组织保障等有力措施,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驱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初步实现了数千万农民的"城市梦"。原阳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对推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推进,但市民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法律素质等方面存在可提升的空间。因此,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素质问题,统筹协作,积极寻求其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河北省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从忽视人到尊重人的转变,使城镇化发展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以人为本"。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河北省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发挥的正面效应已日益显现,但同时也出现了土地城镇化超前、市民进程化滞后、"城市病"问题突出、城镇空间分布不合理、城乡建设缺乏特色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对以往出现的社会问题,必须有的放矢妥善应对,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正自党的十八大将"新型城镇化"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来,新型城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各省市城镇化工作的重要命题。作为"苏南模式"的开创者和"城乡一体化"的提出者,无锡市在城镇化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2012年,无锡城镇化率为72.9%,居江苏省第二,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27∶1,收入差距为江苏省最低。因此其城镇化如何由"量"的发展转为"质"的提升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拟从新型城镇化内涵入手,认识和评估无锡城镇化状况,以期对无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并给其他地方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8.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其实质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引导农民"就地市民化"是珠三角地区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与现实取向,本文择选农民"就地市民化"为切入点,阐释了农民"就地市民化"可以作为承继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城乡关系本质及发展趋势的实践向度,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人的城镇化"层面的实践接口.结合典型的近郊城乡混合区域的有关情况,本文提出了"就地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即发展目标不够明晰、公共服务供给滞后、文化意识变迁缓慢以及农民人力资本弱化,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愿景融入、利益融入、精神融入以及就业融入等四个方面的优化策略,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向城镇型的过程。就近城镇化是一条不同于传统城镇化模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它不仅仅表现在非农人口集中方向的改变,更多侧重于城镇化的实质内容。从就近城镇化的概念、地位、类型、动力机制和问题等方面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描述,并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归纳,为今后我国就近城镇化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被尊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和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抓手,论文从农民市民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业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四个方面剖析了新型城镇化金融服务需求。以重庆市为例,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2-2020年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对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