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Planning》2019,(29)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培养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价值目标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乡村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刺激了学生感官,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3)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所属相关艺术类专业,组建文化创意专业群,并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职艺术类技术人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全面融入创新创业内容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艺术类专业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重知识轻实践的人才培养观念与培养模式亟待改革。积极致力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改革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夯实教学团队、强化实践环节,打造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较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强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BIM技术的发展已成迅猛之势,其应用前景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为了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工程技术能力+BIM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必须进行改革调整。文章以BIM技术为媒介,对工程管理专业从课程体系内容重构、培养模式调整、创新实验室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5)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众多学科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尤为紧密,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及能力的主要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要实现专业能力培养向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重的转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创新创业内容渗入数学专业课程中;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
实验教学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结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实际实验设置设施情况,就专业实验课程如何实现"重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开放平台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构建全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学生自主研学创新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7.
屈新波 《现代装饰》2014,(2):224-225
正本文重点分析设计竞赛在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改革、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指出设计竞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创新应用精神与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以设计竞赛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提高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为设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一条新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近几年,高校教育中出现了各种类型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的竞赛活动,尽管种类繁多,但竞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高等学校,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商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我们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0)
基于CDIO教育理念,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太原科技大学构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具体表现为:以注重理论基础、强化综合训练、培养创新能力为原则,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9)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是高等学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立完善的提高大学生基础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创业和职业规划能力的创新培养体系,将创新教育与各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思路和措施包括创新平台、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激励机制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建设。这些研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0):145-146
在开发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专业指导方案中,文章通过深入调研,对本行业的人才培养结构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深入掌握了企业相关岗位设置情况和工作任务,分解职业能力需求,对接课程体系构建,分解知识及能力培养规格,融入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搭载人工智能大环境,培养高水平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