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3)
基于199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实证分析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显著。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不同地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明显与地方投资行为、政府行为以及财政能力等因素有关,而与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水平关系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需要关注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适度性,以及建立正常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
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显著地扩大了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两者存在倒U型关系;提高农村金融中介效率能够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但在统计上不显著;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中西部地区提高财政支农支出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水平对收入差距反而有扩大作用,但是东部地区的农村教育水平能够有效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其政策含义是: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力度,加快城乡教育均等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6):87-88
人既是生产主体,也是消费主体,无论是消费总量还是消费结构,都会受到人口特征的影响。分析人口特征变动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对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人口特征变量分为人口自然变量、人口社会变量和人口迁移变量,基于199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人口特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模型中是否考虑消费习惯分别建立静态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GMM模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受教育门槛的降低使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显著增加,人口城镇化率也逐年上升;居民消费结构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且容易受到上期消费习惯的影响;在表征人口自然变动的变量中,自然增长率的提高会加大对食品和住房的需求,男性比重的增加会提高购房、购车支出比重,老年人口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大;在表征人口社会变动的变量中,家庭户规模的增大会增加基础性支出,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支出比重较高;在表征人口迁移变动的变量中,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增加,有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为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建议加大老年产业开发力度,完善老年服务体系;优化人口教育结构,改善居民消费结构;有效配置资源,加大医疗教育投资力度;倡导居民树立新的消费观念,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有效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4.
各地动态     
《小城镇建设》2014,(3):13-24
<正>北京城镇化率86.2%1200村纳入城镇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日前发布的首都城镇化发展分析报告显示,北京城镇化率达到86.2%,与高收入国家城镇化水平接近,产业结构也与高收入国家基本一致。目前,北京城镇化水平仅比上海低3.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位。外来人口推高北京城镇化率据介绍,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通常以城镇常住人口占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5)
城镇化是今年来改革的大趋势,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城镇化是我国近几年的改革方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不断增加,房地产投资总额快速上涨。2013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城镇化为城镇化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因更多的人口涌向城镇,是城镇的住房需求增多,以致于房地产开发商对住宅加大投资,文章主要从城镇化这个因素出发,研究城镇化率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得出城镇化率对房地产投资总额影响的原因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引起房地产投资额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
运用泰尔指数及分解方法,测算了我国2005-2014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各级财政支出的均等化效应。测算结果表明:城市低保财政支出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对城市低保各级财政支出的均等化效应考察发现,中央财政支出起了主导性作用,但在东部省份的支出安排不尽合理;省级财政在城市低保中没有发挥与其财力相适应的均等化效应,甚至还产生阻碍作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均等化效应,县级财政支出的均等化效应高于省级财政,其支出负担较重。应缩小城市低保地区差异,提高各级财政支出的均等化效应,合理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责任。  相似文献   

7.
潘鑫  魏旭红  王颖 《城市规划》2015,(11):48-54
统计口径对地区城镇化率有巨大影响,在中部县域半城镇化现象普遍存在背景下,以行政和实体地域界定城镇人口方法并不完全适合,这将导致测算的县域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实际水平。本文针对中部县域城镇化典型特征,结合现有统计口径存在的缺陷及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探索县域城镇化水平校核方法,以期加强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算的科学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2012年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均GDP和城镇化率关系研究,揭示城镇化率超过50%的国家或地区在走向稳定城镇化过程中,逐渐出现“Y”型道路分化趋势——Stand道路和Lay道路,即依靠智力创新的“智力城镇化”道路,和依靠资源环境、廉价劳动力的“体力城镇化”道路,并构建了智力城镇化和体力城镇化区别的理论架构.研究指出城镇化率65%左右是决定城镇化道路是向“智力”还是“体力”发展的关键点.随后通过对G20国家1960-2012年以后的城镇化率与国家智力产出、智力投入、智力主体要素的发展变化研究,实证了智力城镇化和体力城镇化道路的主要区别.最后,结合中国发展状况,指出智力城镇化道路是未来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养老保险支出日趋增加的压力,这也给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阻力。因而地方政府不得不对财政支出进行调节,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支出虽然对经济当期的增长贡献不大,但却是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在养老保险支出比例增加的形势下,地方政府是否会因此而减少教育投资比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以2007-201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教育的正外部性以及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经济水平的地方政府的调控行为。结果显示养老保险支出对教育投资确实存在挤出效应,但对于不同经济水平地区挤出效应力度不同。教育的正外部性并没有较大的阻碍经济落后地区对教育的投资;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地方政府考虑是否减小教育投资比例的主要因素,这也促成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减小幅度较大,而经济落后地区的减小幅度较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回顾和分析河南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公路交通运输设施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依据河南近10余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对城镇化水平与公路运输里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城镇化率与公路交通运输里程之间的弹性系数,结果表明河南高速公路发展速度高于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而普通公路发展速度低于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乡镇普通公路已成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