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7,(7)
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合作步伐不断加快,虽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波动及倒退的现象,但总体上两国经贸合作呈现良好态势。近年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疲软状态,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两国经贸合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拓宽双边合作领域、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减少两国贸易摩擦、增加两国政治互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3)
随着中国与俄罗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双方通过改变与完善合作内容结构等方式逐步提升双边经贸合作的质量,但两国间区域合作的进展相对滞后,已制约两国加强经济关系。黑龙江省是我国开展对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地区,双边经贸合作将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有利于拓展两国经贸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并为中国其他省份开展对俄经贸合作提供宝贵的经验。通过分析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应对策略,提升黑龙江省在中国沿边开放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5):39-41
中国与缅甸是山水相依的友好邻邦,有许多跨境而居的同一民族,基于这种民族亲缘关系,两国人民以"胞波"作为亲切的称呼,是意为兄弟同胞的缅甸语。进入21世纪,中缅政府为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两国之间的胞波情谊,联合举办了中缅胞波狂欢节,为两国搭建起了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新平台,对中缅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经济与政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
中韩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中韩自由贸易区构想提出以来,两国的经贸合作更是进入持续高速的发展阶段。中韩贸易额从1992年的50.3亿美元跃升至2012年的2151亿美元,比建交之初增长了42倍。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和第一大投资对象国,同时韩国也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吸引外资的重点对象,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韩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入,两国建立FTA的必要性进一步凸显。在促进两国自由贸易发展的同时,协调推动两国贸易便利和安全认证成为重要课题。中韩两国应当在全面推进开放化水平的战略大理念下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实现两国自由贸易背景下的最优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6.
《石材》2012,(6):57-57
2012年5月23日,缅甸投资说明会在缅甸驻华大使馆举行。本次会议由缅甸驻华大使馆、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共同主办,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材协会等中方有关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缅甸驻华大使吴丁乌出席了会议并致辞。本次会议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主持。许宁宁表示,缅甸现在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中缅两国山水相连,双边贸易不断发展,贸易额不断扩大,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65亿美元,中国对缅甸投资4.6亿美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7)
根据2004—2013年数据,运用贸易强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并建立引力模型,对中俄两国贸易互补性及贸易发展潜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俄贸易关系比较密切,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以及机械与运输设备上具有竞争优势,而俄罗斯在资源类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并且两国比较优势产品间互补性较强,两国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提出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拓宽经贸合作领域,合理利用边境地区区位优势,进一步深化边境贸易合作及金融与投资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意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利益契合点多,经贸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虽然中国对意投资起步晚,但增长快,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印度经贸关系,但是持续的双边贸易问题增加了两国贸易前景的不确定性。以此为背景,分析出现贸易失衡的原因,援引印度官员和学者印度应该加入"一带一路"的观点,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两国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
中美两国在彼此的对外贸易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愈加频繁,呈现常态化,涉及产品多样化、经济问题政治化等特征。主要原因是随着两国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扩大,贸易不平衡加剧美国鼓吹"中国威胁论"及中国出口企业间存在不正当竞争等原因引起的。提出积极应对贸易争端,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品牌战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