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常规润滑油加工技术难以用高硫伊朗轻质原油润滑油馏分生产HVI基础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常规工艺与加氢处理相结合的组合工艺(RLT 技术),用高硫伊朗轻质原油润滑油馏分生产HVI基础油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LT 技术,可用高硫伊朗轻质原油润滑油馏分生产HVI基础油(VI≥95)和VHVI基础油( VI≥120),反应条件缓和,在调节产品质量方面具有很好的灵活性。RLT 技术是一种生产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的经济且先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基本调合组分,其成润滑油的性质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原油不同,基础油性质也不同,为了从南阳原油中开发出新润滑油产品,为炼油厂的生产和设计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南阳原油特性的分析,基础油生产工艺的研究,工艺的条件,研制出了MVI75、MVI150、MVI500三种规格的基础油产品,结果南阳原油适宜生产中粘度指数的基础油。  相似文献   

3.
由中东进口原油的减压馏分油和脱沥青油,采用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精制的传统加工工艺研制润滑油基础油,并探讨油品中硫含量对油品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东润滑油基础油抗氧化性能好,采用传统工艺能够生产高粘指数HVI、HVIW等级的基础油。  相似文献   

4.
李剑新 《润滑油》2000,15(2):20-23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稠油是典型的环烷原油,采用加氢酸、糠醛精制、加氢处理等精制工艺能生产出倾点低、粘度大、安定性好的LVI润滑基础油。本文就环烷基润滑油馏分性质和各工艺对产品的加工特点进行论述,阐述环烷基原油加工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特性,对环烷基原油生产润滑油产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润滑油生产工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国内外以常减压、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补充精制等工艺为主生产基础油。但是加氢工艺发展很快,尤其是加氢异构工艺生产高粘度指数(VHVI)、超高粘度指数(UHVI)的基础油很有吸引力。由于环保的要求,合成润滑油将有较快的发展,应引起科研和生产单位的高度重视。分析我国加氢法生产基础油、合成法生产润滑油与国外生产工艺间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以辽河、新疆、胜利、大庆原油和含硫油的润滑油馏分为原料,采用加氢技术制取润滑油基础油。中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压加氢处理、溶剂精制-中压加氢处理技术,配以溶剂脱蜡可以制取氧化安定性好的HVI润滑油基础油;采用加氢处理/加氢异构脱脱蜡/加氢补充精制工艺,制取氧化安定性和低温流生好的HVI和VHVI润滑油基础油也是可行的。与传统润滑油生产工艺相比,加氢法具有目的的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杨秋新  焦丽菲 《润滑油》2006,21(3):16-20
详细介绍了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一厂新区以沈阳、大庆混合原油的减二、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甲苯、甲乙酮脱蜡、糠醛精制、白土补充精制工艺生产HVI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经验。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完善此类工艺的一系列建议。生产HVI200基础油,要求蒸馏减二线润滑油馏分粘度不大于4.75 mm2/s,脱蜡油粘度不大于56 mm2/s。为保证HVI200基础油粘度指数合格,要降低减二线馏分中多环环烷烃含量。  相似文献   

8.
在考察新疆各油田原油的润滑油馏分性质的基础上,进行了润滑油馏分酮苯脱蜡、糠醛精制、白土精制试验,并对上述工艺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馏分进行了性质考察,为利用新疆各油区原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用环烷基、中间基及石蜡基原油,在现有的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中引入加氢精制技术,采用润滑油馏分加氢脱酸、临氢降凝工艺和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润滑油溶剂萃取-中压加氢处理组合工艺,以及由蜡膏异构等项技术,制取LVI、LVIW、HVI、VHVI、UHVI各种基础油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用加氢工艺制取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祖德光 《润滑油》1997,12(6):6-9,16
叙述了由环烷基,中间基及石蜡基原油,在现有的润滑基础油生产工艺中引入加氢精制技术,采用润滑油馏分加氢脱酸,临氢降凝工艺和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润滑油溶剂萃取-中压加氢处理组合工艺,以及由蜡膏异构等项技术,制取LVI,LVIW,HVI,VHVI,UHVI各种基础油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伊朗原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伊朗原油减二、减三线、减四线及脱沥青油采用糠醛精制、酮苯脱蜡和白土精制传统加工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业放大试验。结果表明,伊朗减二线及脱沥青油基础的粘度指数大于90,与HV1150及HV1150BS基础油的具体指标有一定差距,其它质量指标分别达到HV1150和HV1150BS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伊朗减三线、减四线基础油的粘度指数小于90,其它质量指标分别达到HV1400和HV1650基础油的  相似文献   

12.
胜利原油的馏分油、轻脱沥青油经糠醛精制、酮苯脱蜡、白土补充精制工艺可以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其质量符合MVI350、MVI950和125/140BS指标要求,具有粘度高、抗氧化性能好和对抗氧剂感受性好的特点。采用MVI350、MVI950可以调制HL液压油,优质汽轮机油、SC和SD汽油机油、CC和CD柴油机油等中高档润滑油产品,其中125/140BS含硫高,是生产齿轮油的好原料,可调制GL-5重负荷车辆齿轮油和高粘度中、重负荷工业齿轮油等高档润滑油产品。  相似文献   

13.
生产UHVI基础油的加氢异构催化剂载体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胜  朱明慧 《润滑油》2000,15(2):35-38
以高含蜡油为原料,采用加氢异构法生产UHVI润滑油基础油。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贵重金属为活性组分的加氢异构催化剂,在保证粘度指数〉140等UHVI基础油性能的前提下,以加氢异构反应的液收为考察指标,进行了催化剂载体的改性研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催化剂的性能 。  相似文献   

14.
刘云海  欧阳瑞华 《润滑油》1998,13(2):15-17,21
介绍了以沈阳-大庆6:4混合原油减二线油为原料,生产HVI200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条件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5.
润滑油基础油新系列标准的制订及产品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高质量润滑油产品生产的需要,制订了润滑油基础油新系列标准。新系列标准依原油性质和基础油粘度指数分为5类。根据新标准的要求,研究了降低润滑油基础油蒸发损失,提高其氧化安定性的措施,开发了一些如临氢吸附精制工艺和溶剂脱蜡一催化降凝组合工艺等新的基础油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发展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的意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我国润滑油生产状况及润滑油产品质量水平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提出广一些建议,认为应加大HVI基础油的比例,发展UHVI及VHVI基础油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斯坦(哈国)原油是中国西北口岸进口的主要原油,实沸点切取350~400,400~450和450~520℃三个馏分按润滑油指标进行性质分析,表明哈国原油润滑油馏分黏度指数较高,链状烃含量在65%左右,芳烃含量小,黏度指数高,溶剂精制难度不大,精制油收率高,是比较理想的润滑油基础油原料。把350~520℃馏分按催化裂解原料进行分析,表明哈国原油减压馏分平均分子中烷基侧链上的碳原子分数为66.17%。重金属镍加钒含量少(0.16μg/g),可直接作为重油催化裂化的原料。但该馏分硫含量高,催化裂化汽油、柴油应加氢精制。在加压微反色谱装置上对哈国原油350~520℃馏分进行催化裂化实验,结果表明该馏分转化率高达70.27%,轻质油收率高达64.51%,总液收率高达80.74%,表明哈国原油350~520℃馏分是优质催化裂化原料。  相似文献   

18.
利用传统的润滑油生产工艺,采用适宜的糠醛精制,深度白土精制,可生产出满足HVIS350、HVIW500和HVIS500质量要求的专用基础油。试产的HVIW500专用基础油,其氧化安定性的旋转氧弹时间达到了214min的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9.
梁成安  黄灏  高雪梅 《润滑油》2003,18(6):23-27
对南阳原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条件和各装置馏出口油品性质跟踪,评价了生产工艺流程中油品性质的变化情况,建议采用脱氮-白土补充精制工艺进行后补充精制,蒸馏装置馏出口减二线润滑油料50℃运动粘度仍控制在10.7~12.5mm^2/s之间。对生产工艺流程中油品储存安定性进行了考察,建议缩短糠醛溶剂精制装置原料罐的储存时间,有条件时增设氮气保护系统。对减三线脱蜡油各窄馏分段粘度指数进行了考察,建议调整减三线馏分切割范围,即蒸馏装置馏出口减三线油100℃运动粘度控制范围由7.0~8.0mm^2/s变为6.5~7.5mm^2/s。  相似文献   

20.
黄鹤  刘艳清 《润滑油》1996,11(6):59-60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电算方法黄鹤刘艳清王继龙(辽河油田石化总厂研究所,盘锦124022)粘度指数(VI)表征润滑油的粘温特性,是润滑油基础油和产品的重要性质。标准方法是用两个规定温度下的运动粘度,通过公式计算或查图求出润滑油基础油或产品的粘度指数。这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