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国内现有枪弹发射药装药技术与设备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高速转子式结构的定容装药技术。分析新型结构原理的阐述与样机实验数据,并以某型号枪弹为例,进行数理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旋转连续动态精装药,根据该技术研发出的实验样机效率最高可达240发/min,精度为±0.02g,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
谭威  吕文中  高俊雄  付明 《兵工自动化》2006,25(11):25-26,31
基于PLC的后膛弹处废自动生产线,由控制系统和机械设备组成.其工序流程分上弹、卸引信防潮塞、卸底火、拔弹、吹倒药和切割倒药等步骤.PLC控制机械设备的具体动作.上位计算机为监控核心,负责设备动作命令的发送和接收当前PLC状态反馈.传感器采集动作到位信息,文本显示器用于调试时的控制.软件采用自动和手动2种模式对生产线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国内大多数小口径炮弹底火装配存在劳动强度大、机械式找坑划伤底火表面、扭矩难以控制而致底火坑鼓包等现象,研制一种新的底火自动拧紧专机。以某型号小口径炮弹底火装配为代表,采用基于图像无损检测底火坑位置,通过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六工位回转盘和拧紧头实现底火全自动装配。结果表明:该样机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大大提高了底火装配质量与合格率,将对我国小口径炮弹传统底火装配技术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过载控制的自动驾驶仪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利用过载控制技术设计一种新型的自动驾驶仪,即在纵向和航向上采用专门的线加速度计和角加速度计来测量导弹的法向过载及其变化率,利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过载控制规律,从而实现对导弹法向过载的稳定和控制,采用该驾驶仪设计了一种高低混合的方案飞行弹道,最后,通过过载稳定回路和弹道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案是可行的,由于无需测量纵向和航向上的姿态角和角速率,因而在纵向和航向上可以不用陀螺,降低了驾驶仪的制造成本,使其结构也变得简单。  相似文献   

5.
一种变结构控制方案自动驾驶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种变结构控制方案的自动驾驶仪的简化模型,指出了变结构控制具有的优越性,并给出了一些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机自动机动攻击轨迹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无人机,采用增量式PID控制规律,研究了无人机对地自动攻击的轨迹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被控对象无人机的数学模型,然后,在研究PID控制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人机飞行轨迹控制方案和增量式PID算法,并使用遗传算法对PID控制的参数进行优化求解,编制了仿真计算软件并进行了大量的仿真研究,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黄荣度 《飞航导弹》1996,(11):57-62
验证了H∞控制理论应用于高机动性尾翼控制导弹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的可用性。结果表明H∞控制使多通道自动驾驶仪设计的组织框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基于运载火箭加泄连接器自动对接系统的控制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运载火箭加注时连接器与加注活门的自动对接系统控制流程展开研究,提出将机械结构按照耦合程度分类的方法,将控制流程的设计从具体的机械结构中脱离出来,加强控制流程设计的通用性。通过仿真分析证明控制流程存在的必要性,给出了自动对接系统的控制流程,并依据此流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流程可满足自动对接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H∞控制的侧向自动着舰导引系统,是将经典控制中的性能指标转化为对H∞控制中的权阵选择.根据侧向着舰导引系统侧滑角为零且具有抑制侧风的要求,H∞控制综合设计采用包括增量线性化动力学模型、反馈控制器和权阵系数选择的增广对象模型.同时导出了权阵的选择准则.通过对所设计的F14飞机的侧向自动着舰导引系统仿真表明,该设计能满足着舰要求,能有效地抑制了侧风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BTT导弹准确跟踪指令的要求,将LQG积分多变量控制应用于BTT导弹的自动驾驶仪设计中.以某飞机型BTT导弹为例,根据其气动特点建立了俯仰独立、偏航-滚转耦合的气动模型,并分别设计了俯仰及偏航-滚转通道自动驾驶仪,对设计结果进行仿真.仿真表明所设计的自动驾驶仪能够很好地跟踪指令,且具有一定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中基于一种不同于反馈性化的退步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反馈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为再入飞行器设计了自动驾驶仪。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退步控制方法是有效的,并且设计过程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2.
由于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弹体参数变化剧烈,所以基于自适应控制理论来设计自动驾驶仪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针对某型导弹,本文采用在经典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控制器的方法,应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导弹自动驾驶仪.在分析了导弹原经典自动驾驶仪的结构、动态特性及其控制系统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确立了自适应控制器的被控对象和参考模型,然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推导了自适应控制规律.最后选取了几个典型气动特征点进行数学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达到良好的性能指标,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由此可见,在导弹控制系统中采用自适应方案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烃油及正辛醇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转晶废剂进行预处理,回收CL-20固体,再利用废剂中各溶剂的沸点不同,通过共沸蒸馏分离出乙酸乙酯和氯仿等溶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转晶废剂组分和析出的固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转晶废剂主要含有氯仿、乙酸乙酯、α-CL-20;用烃油处理废剂回收到的α-CL-20的纯度为99.1%,回收率为79.5%。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适应动态面及控制分配的敏捷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理论和动态控制分配算法,提出了一种直接侧向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的敏捷型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敏捷型导弹拥有侧喷发动机和舵机两套控制执行机构,为了提高两套执行机构共同作用的控制效果,导弹控制系统设计分为虚拟控制律设计和控制分配算法设计。考虑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的影响,结合动态面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的思想设计了虚拟控制律,然后通过控制分配算法将虚拟控制律产生的控制量分配给实际执行机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自动驾驶仪对过载的响应快速且平稳。跟踪过程中,侧喷发动机和舵机相互配合,发挥了两套执行机构共同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自动机械传动系统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对自动机械传动(AMT)及自动变速操纵系统(ASCS)中的关键技术(离合器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离合器的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不同于当前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它根据离合器输出轴转速和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输出轴转速差,得到理想离合器输出轴加速度,并通过控制离合器驱动机构的行程增量,使得实际离合器输出轴加速度和理想的相一致.该策略可实现起步过程中的自适应控制,满足驾驶员平稳、快捷的要求,同时具有所需输入信号少的特点,试验证明这一策略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拨叉结合过程的机理分析,提出了基于拨叉位置的档位结合控制策略,得到了影响拨叉结合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即档位的不同以及油温的影响.利用该控制策略对拨叉结合时间和振动加速度进行实车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很好的平衡拨叉结合时间与结合噪音,从而有效提升DCT换挡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链式自动弹仓的位置跟踪问题,设计了一种将扩展状态观测器和广义预测控制相结合的新的控制策略。在连续时间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广义预测位置控制器;通过扩展状态观测器对弹仓系统的多源扰动进行了估计,利用估计值对广义预测控制器进行了前馈校正,增强了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确保了控制系统的稳定。分别在空载、半载和满载3种不同负载工况下对链式自动弹仓进行控制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相比,提出的控制策略对扰动力矩不敏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且稳态误差更小,位置控制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经典三回路自动驾驶仪的性能,对采用尾舵控制的弹体对象设计了切换增益变结构控制自动驾驶仪.采用切换增益变结构控制的闭环响应特性对弹体参数的变化不敏感.控制量是光滑的避免了对执行机构有害的频繁切换.采用增益调度技术可以容易的获得全空域的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2.4 m风洞控制开车参数往往取决于人工经验、难以准确给定控制参数的问题,开发一种基于知识规则的控制开车参数自动生成专家系统.首先简要介绍了2.4 m风洞核心控制系统和专家系统的基本架构,然后详细介绍了开车参数自动生成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法.采用C++Builder语言开发了一套软件,实现了2.4 m风动主要控制执行机构预置位置参数的自动生成.实际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适应能力强、覆盖范围广、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飞机起落架的主动控制欲半主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玉红  王建军 《兵工学报》2006,27(3):528-532
起落架缓冲系统对飞机的滑行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主动和半主动控制技术,可以通过对地面输入的实时反馈,由控制器随时给出不同激励状况下的最优控制率,改变缓冲系统的刚度和阻尼,大大降低起落架传给机身的冲击载荷和振动载荷,提高飞机的疲劳寿命。同时还可以减小飞机重心的垂直位移和飞机的俯仰运动,进一步提高飞机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与主动控制相比,半主动控制能够达到与之相近的性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因此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