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田鹏  蔺洪永  马位博 《广东化工》2010,37(11):163-164
文章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结构、运行原理、优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介绍了学者对反应器的启动和颗粒污泥培养进行的研究,最后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厌氧消化阶段理论与厌氧消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历史;并对几种典型的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折板反应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和内循环式反应器)的工作原理、构造、技术特点、运行机制及其应用情况等做了详尽的阐述;最后,对厌氧反应器今后的研究方向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目前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水厌氧处理,部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由于设计的缺陷运行效率低下,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优化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结构设计。文章结合工程实践,通过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容积,上、下反应室的高度,上升流速以及内循环系统中集气器和提升管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的探讨,提出比较合理的IC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4.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配制的废水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了小试研究,考察了其运行状况和影响运行的特征参数。研究表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的最高有机负荷为45.26kg[COD]/(m3.d);当控制反应器的碱度(以CaCO3计)为1000~5000mg/L,出水pH值在7.0左右,VFA的质量浓度为800mg/L以下时,可以使反应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厌氧反应器的酸化及其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内循环反应器(IC)等厌氧反应器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其启动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酸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酸化问题一定程度地抑制了厌氧反应器的推广.针对厌氧酸化问题的产生及危害,着重讨论了厌氧酸化后物理、化学和生物恢复方法,以期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稳定化运行...  相似文献   

6.
李超 《广东化工》2010,37(4):205-206,225
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是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的基础上研制开发而成的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具有负荷高、效率高、能耗低、占地少、投资省和运行稳定等优点。文章介绍IC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对IC反应器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双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由于进水水质水量的不稳定导致内循环系统的相对不稳定,且操作性较差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型反应器,它保留了集气室、三相分离器等设施,在此基础之上再增加一套内循环系统,包括出水集水槽、循环管道、循环水泵和循环水布水器等。改进后,新型双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系统稳定性大大提高,新增的循环系统可进水水质的变化调整内回流比,同时可针对反应器内部不同位置进行内回流,大大增加了其操作性,即使在没有进水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进行内部循环,保持厌氧污泥的活性,防止因反应器底部沉积堵塞布水器和回流管以及污泥膨胀导致的污泥流失,延长反应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赵莉丽  沐贤闻 《广东化工》2014,41(20):75-76
文章主要介绍了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并总结了IC反应器的工程应用和研究现状。最后对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张猛 《广东化工》2012,39(15):132-133
本工艺设计新增一套厌氧内循环反应器作为柠檬酸废水的一级厌氧处理,利用原有的EGSB为二级厌氧处理,再经好氧池处理,出水达到排放要求后排入园区污水厂。收集IC反应器和EGSB反应器产生的沼气并进行生物脱硫,处理后进行锅炉燃烧。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反应器)的启动问题及其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附加气IC反应器启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IC(Internal Circulation)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循环量小,污泥颗粒化困难的缺点,采用强制气体循环的试验性附加气IC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并与普通IC反应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附加气IC反应器比普通IC反应器在启动时间上缩短20%,最大有机负荷提高25%。  相似文献   

12.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气升循环系统水力模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现有IC反应器气升循环系统水力模型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更符合IC反应器内循环系统的水力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及详细阐述。改进后的水力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IC反应器的结构及运行特性,对IC反应器的设计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在维生素生产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在原处理工艺设施上,加装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深入研究了IC的启动条件.以IC在维生素生产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为依托,分析反应器的运行效果,本次启动研究历时127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出水VFA(乙酸)的质量浓度在200 mg·L~(-1)以下、COD去除率90%以上、pH保持在6.7~7.7,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常温下启动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在常温启动运行条件下,探索简便、实用,可靠的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IC)颗粒污泥的培养途径,缩短IC反应器启动时间,以葡萄糖模拟废水作为IC进水,逐渐增大进水有机物含量和流量,研究了启动过程的运行参数、影响因素及颗粒污泥的形成效果.结果表明,IC在70d内完成启动,在30d的时间内可实现了污泥的颗粒化.启动试验结束时颗粒污泥直径多在1~3mm,部分粒径能够迭到4~5mm.因此,通过调整运行条件可以实现IC在较短时问内完成启动和实现污泥的颗粒化,并且IC对污水中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并从工艺的角度对该反应器进行了分析,即IC反应器是现有废水处理工艺成果与内循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在处理土豆加工废水时的COD容积负荷约为35~50kg/(m3·d),处理啤酒废水时的COD容积负荷达到了15~30kg /(m3·d),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的结构、应用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是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容积效能高、节省能源、占地面积小、高径比大等特点,近年来逐渐在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崭露头角。本文阐述了IC反应器的结构原理和水力特性,其结构相当于两个升流式污泥床(UASB)反应器串联,并具有内循环结构,水力特性包括升流速度和系统压降两个重要参数;概述了IC反应器的启动,其启动周期一般为3~6个月,增加污泥浓度可实现快速启动;介绍了IC反应器的底物抑制特性,其表现出一定氨氮耐受性;综述了该反应器的工程应用,论述了其在畜禽类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潜力,并提出了IC反应器结构与工艺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7.
IC反应器在啤酒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C厌氧反应器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第3代厌氧反应技术,由于其高容积负荷率特点,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得到较广泛的推崇和应用,而对中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应用还不算多.针对啤酒生产废水的特点,将IC反应器成功地应用于啤酒生产废水的厌氧处理中,在IC反应器的设计、调试、运行过程控制和关键参数控制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并获得了较...  相似文献   

18.
对接种不同污泥的内循环(IC)反应器处理硬质板废水的启动情况进行了比较、讨论。启动结果表明:接种絮状污泥的1#IC反应器和接种颗粒污泥的2#IC反应器分别经140、46d完成启动,容积负荷分别达到5.20、7.10kg[COD]/(m3·d),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0%、88%,出水VFA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0~250、130~180mg/L;反应器均运行良好。采用颗粒污泥接种的IC反应器启动时间短,VFA变化幅度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不容易发生酸败现象,但所需费用要远大于絮状污泥接种的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