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刚性粒子协同增韧PP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有机刚性粒子PA6和无机刚性粒子纳米TiO2对PP基复合材料的协同增韧作用.通过力学性能测试,SEM和DSC分析,对PP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8%的PA6和1%纳米TiO2对PP基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协同效应.SEM分析得出复合材料PP/PA6/POE-g-MAH/纳米TiO2在断裂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其韧性较好.DSC分析得出PA6和纳米TiO2对PP基体均有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PP/PA6基体中分别添加两种无机纳米粒子(SiO2,TiO2)和5%的接枝POE作为相容剂。采用三种不同的共混工艺制备PP/PA6/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SEM照片观测分析了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分步法的制备工艺能够明显提高PP/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改善分散相的相容性。并且研究发现:在PP/PA6中添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纳米TiO2的综合力学性能要优于纳米SiO2。  相似文献   

3.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SEM和DSC分析,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g-MAH)对聚丙烯(PP)/聚酰胺6(PA6)/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E-g-MAH显著改善了PP/PA6/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相容性,使复合材料在保持与纯PP相当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了其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PA6对PP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POE-g-MAH的加入进一步促进了这种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4.
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了改性前后纳米SiO2粉体的性能特征;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用量对PP基体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热分析和SEM照片观测,对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含量为2%时,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DSC表明,纳米SiO2对PP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SEM电镜分析得出,经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均匀地分散于PP基体中,从而起到良好的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PP/纳米SiO2/PP-g-MAH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纳米SiO2/PP-g-MAH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和PP-g-MAH用量对PP基体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热分析和SEM照片观测对PP/纳米SiO2和PP/纳米SiO2/PP-g-MAH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2%的纳米SiO2和10%PP-g-MAH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可以使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80%,拉伸强度提高12.5%。DSC表明,纳米SiO2对PP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SEM电镜分析得出,经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均匀地分散于PP基体中,从而起到良好的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PP/纳米TiO2 、PP/普通TiO2 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 :在PP中加入TiO2 后 ,熔体的表观粘度增大 ,PP/纳米TiO2 复合材料尤其明显 ;熔体流变性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 ,PP的加工温度范围变宽。纳米TiO2 对PP的增韧作用比普通TiO2 更好 ,在 0~ 4%的范围内 ,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而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甚微。PP/纳米、普通TiO2 复合材料都是有抗菌作用 ,PP/纳米TiO2 的抗菌作用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7.
陈煌  王国全  黄源  曾晓飞  陈建峰 《塑料》2007,36(6):21-24
研究了纳米SiO2和马来酸酐接枝POE(POE-g-MAH)对PA6/POE-g-MAH/纳米SiO2复合材料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含量小于或等于1份时,只有少量团聚;超过1份后,纳米SiO2有明显团聚现象;纳米SiO2和POE-g-MAH具有一定的协同增韧作用,在PA6/POE-g-MAH/纳米SiO2质量比为85/15/1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为PA6的10倍;复合材料的低温冲击强度也得到明显提高,达到PA6的3.3倍.  相似文献   

8.
PP/纳米SiO2/POE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江涛  王旭  金日光 《塑料》2002,31(6):11-14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P/纳米SiO2/POE复合材料,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分析以及材料断面形貌分析等手段,对增强增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和POE微粒显现了比较明显的协同增韧效果,当PP/纳米SiO2/POE为100/4/15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优.纳米SiO2的成核作用提高了PP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两种微粒在PP基体中达到均匀分散,其中纳米SiO2粒子平均粒径为150nm,与其二次粒子直径相当,表明熔融过程并未造成纳米粒子的团聚.  相似文献   

9.
纳米SiO_2对MPP/PEPA阻燃PP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聚磷酸蜜胺(MPP)和笼状季戊四醇磷酸酯(PEPA)为复配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聚丙烯(PP)。研究了MPP/PEPA质量比和纳米SiO2用量对P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PP:PEPA=3:2时,协效阻燃效果最好,添加少量的纳米SiO2即可提高PP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当MPP、PEPA、纳米SiO2添加量分别为12%、8%和1%时,阻燃PP的氧指数达28.5%,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TGA和EDX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纳米SiO2可以催化MPP/PEPA间的酯化反应,促进PP复合材料成炭,保留更多的磷。SEM分析表明:添加少量的纳米SiO2可稳定炭层和加固泡孔,增强炭层隔热隔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力威 《塑料工业》2012,40(11):28-31,85
首先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纳米SiO2对聚丙烯(PP)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选出最佳配方。还比较了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PE(PE-g-MAH)对SiO2/P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流动性的影响;最后研究了未接枝POE和POE-g-MAH的配比对SiO2/P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质量分数为8%时混合体系性能较佳;单纯添加接枝POE比添加POE/POE-g-MAH的增韧效果更好,当POE和POE-g-MAH同时使用时,控制一定比例能使二者在增韧上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POE-g-MAH对PA66进行增韧,分别再添加纳米SiO2和纳米CaCO3,研究了两种无机纳米粒子在PA66/POE-g-MAH共混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PA66/POE-g-MAH/纳米SiO2三元共混体系质量比为100/30/0.1时,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是纯PA66的10.9倍;质量比为100/20/0.1时,缺口冲击强度是纯PA66的4.4倍。PA66/POE-g-MAH/纳米CaCO3三元共混体系配比为100/20/1时,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是纯PA66的3倍。冲击断口的微观形态观察表明,纳米SiO分散均匀,团聚现象少,纳米SiO在体系中的增韧效果优于纳米CaCO。  相似文献   

12.
纳米无机粒子改性聚丙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纳米CaCO3、纳米TiO2、纳米SiO2对聚丙烯(PP)的改性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纳米无机粒子对PP改性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可改善PP的力学性能(增强、增韧)、抗老化性能及抗菌性能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聚酰胺6(PP/PA6)复合材料。研究了PA6和不同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PP和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对PP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和SEM对PP/PA6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加入8%PA6和5%增容剂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PA6对PP有异相成核作用;在增容剂的作用下,PA6均匀地分散于PP基体中,从而起到良好的改性作用。摘要: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以及二阶共混法来制备PP/纳米SiO2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共混方法时,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纳米SiO2的分散来说,溶液共混最好、二阶共混次之、熔融共混最差;当纳米SiO2含量超过3%时,二阶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复相结构;而纳米SiO2用量超过5%时,3种共混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都出现层状结构;因此,纳米SiO2含量为3%时的二阶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既形成了复相结构又还未出现层状结构,其综合力学性能优异,拉伸强度提高了21.3%,断裂伸长率增加了27.6%,冲击强度提高了131.1%。  相似文献   

15.
董金虎 《中国塑料》2011,25(3):57-60
分别采用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以及二阶共混法来制备PP纳米SiO2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共混方法时,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纳米SiO2的分散来说,溶液共混最好、二阶共混次之、熔融共混最差;当纳米SiO2含量超过3%时,二阶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复相结构;而纳米SiO2用量超过5%时,3种共混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都出现层状结构;因此,纳米SiO2含量为3%时的二阶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既形成了复相结构又还未出现层状结构,其综合力学性能优异,拉伸强度提高了21. 3%,断裂伸长率增加了27.6%,冲击强度提高了131. 1%。  相似文献   

16.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含量对PP/SiO2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含量为2份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与纯PP相比,V形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90%,拉伸强度提高了5%,弯曲强度提高了23%。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纳米SiO2均匀无团聚地分散于PP中;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XRD)实验结果发现均匀分散的纳米SiO2使PP的结晶度变大,晶体尺寸分布变窄,晶体体积变小。改善了的PP球晶是聚丙烯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PA6用量对PP、PP/SiO2拉伸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相容剂PP-g-MAH、POE-g—MAH对PP/PA6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相容性和结构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热分析和SEM观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A6的加入可以提高PP、PP/SiO2体系的拉伸强度;两种相容剂的加入都可使PP/PA6体系的相容性增加,但PP-g—MAH的加入主要表现为增强效果,而PP—MAH的加入主要表现为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