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GIS环境下地质变量自动提取与地质异常的圈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研究区合理的网格单元划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提取地质变量的原理,即利用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实现地质变量自动提取。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量综合,挖掘隐含信息。过滤与已知矿产有关的变量,圈定地质异常,它是研究致矿异常和发现新矿产地的基础。以云南省维西地区为实例,按上述方法原理,提取其地质变量,圈定其地质异常。已发现的矿体(包括矿化点)中,有76.84%矿体(含矿化点)落入异常区内。 相似文献
6.
7.
8.
地质背景场的研究是地质异常和成矿场研究的前提,不同的地质背景场控制不同矿床分布,成矿条件也有所不同。自动圈定地质背景模块的开发,为研究已知矿产与地质背景场的关系,达到研究不同背景场与矿化目的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9.
分析环境地质空间数据库信息内容组成特点和用户实际需求,遵循软件工程规范要求,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进行系统设计。基于MAPGIS二次开发函数库,在VC++6.0环境下实现系统开发。建立的系统具有空间数据库浏览、查询检索功能,以及查询检索结果的编辑、数字制图整饰、输出功能。对实现环境地质空间数据库的社会化服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质背景场的研究是地质异常和成矿地质场研究的前提,不同的地质背景场控制不同矿床分布,成矿条件也有所不同.自动圈定地质背景模块的开发,为研究已知矿产与地质背景场的关系,达到研究不同背景场与矿化目的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开展矿山监测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区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由于具有大范围、多时相和综合性等优势,遥感技术已成为矿山监测的主要手段。针对矿山开发利用状况、地质灾害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等需求,系统总结了矿山环境遥感监测所用的数据源、方法和模型。目前遥感监测数据源已趋于多样化并覆盖矿山监测各方面,得益于云计算平台及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等方法在矿山环境遥感监测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而多源数据融合、地物智能化提取、三维形变监测和定量反演等是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黄春琳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13,(24):228
水利工程地质勘测主要任务是查明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并作出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所需的防治措施与建议,为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本文分析总结了工程地质测绘、勘探、野外试验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等方法的用途及其最新发展情况,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3 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的主要应用,旨在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14.
由于层位面插值点缺失,对逆断层区域矿山地质层矢量建模和三维重构是技术难点。传统方法采用网格内三角剖分和数据内插的栅格网最小对角线插值方法,算法在重叠区域内产生种子点分布不均匀,对逆断层区域的三维重构效果不好。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逆断层区域边缘子带合成和矢量重构的矿山地质逆断层三维重构技术。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断面形成约束曲面构建,构建矿山地质逆断层区域复杂地质构造层面重构方法,在中层位和断层面的矢量相交点进行矢量裁剪,通过这些交点序列实现矿山地质逆断层区域复杂地质构造层面重构。按照拓扑约束条件,连接成面实现对矿山地质逆断层区域的矢量重构。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计算的层面构造图实现了交线多边形的矢量表达和等值线与交线多边形的严格相交,能使得层面上下盘划分清楚,矿山重构准确性较高,展示了优越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对各类矿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矿山开采经过初期的露天开采后,大量转入地下矿产。矿山开采对矿山及其周边的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对矿区范围内的居民造成了生命威胁。如何在正常开采资源的同时,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是目前矿产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盘县地形起伏较大,河流发育,切割强烈,岩体破碎,山高坡陡,最大坡度达46度以上,而且30度以上坡度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5%;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境内的地层自泥盆中统罐子窑组至第四系均有出露,雨季多暴雨,为地质灾害高发期。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矿山的复杂环境,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处理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检测矿山重要环境信息,通过总线将数据传输到总控制台并显示,实现矿山环境实时在线监测,有利于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空间遥感应用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信息》1999,(4):54-54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地,一派勃勃生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余年来,在国家安全、环境保持和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推动下,在空间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地球科学进步的推动下,中国空间遥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目前,中国空间遥感应用体系建设了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系统、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系统、国民经济辅助决策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立体监测与信息服务体系和航空遥感传输系统。中国幅员辽阔,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类型复杂多样。国家经济腾飞向空间遥感应用提出… 相似文献
20.
煤矿智能化对提升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的目标分为3个阶段,直至2035年实现煤炭产业的全面智能化。详细探讨了我国矿山智能化研究的进展及大模型的应用前景。讨论了智能采掘与运输、矿山机器人、矿山安全智能化、矿山信息化、智能洗选、智能装车和露天矿智能化、矿山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进展。智能开采已经实现了远程监控和无人化操作;矿山机器人的应用正在逐步替代人工作业,提高效率和安全性;矿山安全智能化通过实时监测和管理,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则通过新技术应用,提高了煤矿的安全作业和生产效率。讨论了大模型在矿山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矿山大模型的应用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在多个专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监测和预警。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已经推出了针对矿山行业的大模型,如太阳石大模型、盘古大模型等,这些模型通过整合矿山数据集,提升了智能管理和决策能力。尽管矿山大模型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但同时也面临技术门槛高、数据收集难度大、数据质量和格式不一致等挑战。此外,矿山对大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任何误判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也使大模型的落地面临挑战。未来,矿山大模型的研究需要关注数据积累、理论研究、现场应用和安全监管等多方面的合作,可借鉴能源、地质等领域的大模型研究,实现在矿山行业的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合作的加强,矿山大模型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矿山行业的智能化和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