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复合纳米纤维。并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制得纳米纤维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静电纺丝的纤维中聚乙烯醇的结晶度明显降低,羟基磷灰石与聚乙烯醇为物理复合;复合纤维随着羟基磷灰石含量增加,直径增大且分布均匀性降低;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质量比为2/8时,复合纤维形貌较佳。说明静电纺丝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复合纳米纤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静电纺丝法制备PVA/TEOS复合纤维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克宏  王鹏 《包装工程》2009,30(10):74-77,86
以聚乙烯醇(PVA)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与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制备出不同反应时间的PVA/TEOS复合纤维膜。FT-IR和TEM观察表明,PVA纤维与TEOS溶胶之间形成了化学键结合,PVA复合纤维膜中的空隙被SiO2填充。XRD表明复合反应使PVA结晶能力明显降低。TG表明,复合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且随着复合时间的增加逐渐提高。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在复合时间为7 h时达到最大值59.15 MPa。吸水和保水性能测试发现,随着复合时间的增加,复合膜的吸水性先增大后减小,而保水性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将浓HNO3和浓H2SO4酸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加入聚乙烯醇(PVA)纺丝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MWCNTs含量的MWCNTs/PVA复合纤维膜。FT-IR分析表明,酸化后的MWCNTs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TEM分析表明,MWCNTs在PVA内部呈定向线性排列。有效导热通道的形成,使得MWCNTs/PVA复合纤维膜的水平导热系数显著增大,5%MWCNTs/PVA的水平导热系数为1.32W/(m·K),为纯PVA纤维膜导热系数的6.6倍。同时,MWCNTs的添加提高了复合纤维膜的热稳定性,5%MWCNTs/PVA的热分解温度达到295.7℃,比纯PVA纤维膜提高了14.4℃。利用红外热像仪探测了MWCNTs/PVA复合纤维膜应用于LED灯的散热效果,5%MWCNTs/PVA纤维膜能有效降低LED灯珠的附近温度约11℃。  相似文献   

4.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硅酸四乙酯(TEOS)复合纤维。研究了纺丝液中各组分配比、电压、极距、给液率对复合纤维膜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观察纤维的形貌及其失重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CS浓度为5%(wt,质量分数),PVA∶CS配合比为70∶30,PVA∶TEOS配合比为1∶1.2时复合纤维膜具有良好的形貌,纤维粗细均匀,分布规则,平均纤维直径250nm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复合纳米纤维。并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制得纳米纤维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静电纺丝的纤维中聚乙烯醇的结晶度明显降低,羟基磷灰石与聚乙烯醇为物理复合;复合纤维随着羟基磷灰石含量增加,直径增大且分布均匀性降低;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质量比为2/8时,复合纤维形貌较佳。说明静电纺丝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复合纳米纤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聚乙烯亚胺(PEI)/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纳米纤维并对其进行表征及释药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按不同质量比的PVA/PEI电纺纤维,当其质量比为75∶25时,纤维形貌最佳;随着MWCNTs的增加,纤维直径呈下降趋势,当MWCNTs含量达到3.0wt%时,纤维中出现串珠,透射电镜结果表明PVA/PEI对MWCNTs具有良好的包裹作用,纳米纤维直径在100nm左右,以酮洛芬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药纤维膜并在模拟肠液中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烯腈(PAN)/聚醋酸乙烯酯(PVAc)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纤维的直径分布、整体形貌及单根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PAN、PAN/PVAc、PVAc纳米纤维膜的化学组成;同时借助热重(TG)分析了PVAc的加入对复合纤维膜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PAN)∶m(PVAc)=5∶5、质量分数为10%时,所得纤维膜最有利于制备聚合物电解质膜;PAN与PVAc之间产生配位键,从而提高了纤维膜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主要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的装置,包括溶液制备法和熔体制备法。目前相关综述文献对溶液静电纺丝制备及其装置介绍较多,但涉及熔体电纺装置的文献很少。笔者在溶液发展史的基础上概述了熔体电纺的相关技术及其装置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聚乙烯砒咯烷酮(PVP)纳米纤维,研究了电纺溶液浓度、电压对PVP超细纤维的影响。证明了在一定范围内,纤维丝的直径随着浓度的增加越来越大,而随着电压的增加越来越小。同时制备了PVP/TiO2纳米纤维。采取高温和激光处理两种方法对复合纳米纤维进行烧结,用扫描电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发现高温烧结后,TiO2颗粒发生严重的团聚。激光扫描后得到了分布均匀的TiO2颗粒,只有小部分的团聚。  相似文献   

10.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静电纺丝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采用乳化法制备以吲哚美辛为疏水药物模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mPCL-PEG-PCL)为载体,聚乙烯醇(PVA)为乳化剂的载药纳米粒子。将制得的吲哚美辛纳米颗粒与PVA共混制备10%(wt,质量分数)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缓释性能的吲哚美辛纳米粒/PVA纳米纤维膜。可观察到所制得的纳米纤维膜表面覆有纳米颗粒;且在37℃缓冲溶液中120h仍具有药物释放性能,药物累积释放量达到78%。吲哚美辛纳米粒/PVA纳米纤维膜在药物缓释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Fe3+离子和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聚乙烯醇(PVA)阳膜层和壳聚糖(CS)-聚乙烯醇阴膜层进行改性,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四磺酸基铜酞菁(CuTsPc)纳米纤维纺丝,引入中间界面层,制备CMC-PVA/PVA-SA-CuTsPc/CS-PVA双极膜(BPM),并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定仪,电流密度-槽电压关系曲线、交流阻抗谱等对制备的双极膜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PVA-SA-CuTsPc纳米纤维纺丝改性后,CMC-PVA阳膜表面亲水性增强,双极膜的中间界面层水解离效率提高,膜阻抗和槽电压下降。当电流密度为90 mA/cm2时,CMC-PVA/PVA-SA-CuTsPc/CS-PVA(w(CuTsPc)=3.0%)双极膜的电阻压降(即膜IR降)仅为0.5 V。  相似文献   

13.
静电纺丝制备肉桂醛/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饱和法制备了肉桂醛/β-环糊精包合物,将其添加到聚乳酸(PLA)溶液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肉桂醛/PLA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直径及表面形貌进行观察,通过红外光谱对其做特征官能团分析,同时对其热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肉桂醛/PLA复合纳米纤维膜纤维形态良好,其直径范围在133~177nm。红外光谱显示肉桂醛与PLA属于物理混合;随着肉桂醛/β-环糊精包合物添加量增加,其纤维膜拉伸强度逐渐降低,但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显著。纤维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具有抑菌性能,且随着包合物添加量的增加抑菌性逐渐增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出沸石咪唑骨架材料(ZIF-8)/聚乙烯醇(PVA)静电纺丝膜。分别探究和优化了PVA浓度、纺丝电压、接收距离等参数对纤维膜形态结构的影响。对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形貌表征和成分分析。实验发现在ZIF-8的浓度为10wt%条件下,当PVA的浓度为7wt%、电压为40kV、接收距离为16cm时,可得到可纺性最好、形态均匀的纳米纤维膜,膜纤维的平均直径在240nm左右。将已经制备成功的ZIF-8/PVA复合纳米纤维用于吸附刚果红,在12h内吸附容量可达86mg/g,显示出良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静电纺丝是一种能够制备连续纳米纤维的简单、方便、高效的方法,在组织工程、药物缓释和催化剂负载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该方法制备的表面或内部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纤维因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而备受关注。综述了电纺多孔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和成孔机理,详细讨论了液相分离致孔和固相分离致孔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从纺丝液溶剂性质展开,结合混溶、控温、控湿等实验条件,分析了射流固化速率和溶剂挥发速率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多手段共用制备孔结构可控的多孔纳米纤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真空》2017,(2)
以钛酸四丁酯(TBT)、无水乙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原料,配置适宜纺丝的前驱体溶液。该溶液在合适的工作条件下以静电纺丝方法纺丝得到前驱体纤维,再经真空高温退火得到TiO_2纳米纤维;对得到的纳米纤维进行物性测试,测试退火后样品的XRD图像发现样品在550℃的温度退火下形成了锐钛矿相的TiO_2,测试比较退火前后样品的扫描电镜(SEM)图像发现样品在退火前后均是网格状纳米纤维结构,测试退火前后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发现样品经退火后形成了Ti-O化学键,测试TiO_2纳米纤维与TiO_2粉末的发射光谱比较其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合肼还原一定浓度氯金酸溶液的方法,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保护剂的乙醇/水溶液中,成功制备出粒度较小,且高度分散的金溶胶,紫外吸收光谱证实了溶液中金纳米粒子的存在.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AuNs/PVP复合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对纤维的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由扫描电镜...  相似文献   

18.
由于目前市售抗菌膜存在功能性差、污染环境、成本高等缺点,将抗菌纳米颗粒和纤维复合制备出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纤维膜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总结了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合物为基材,通过添加高活性的抗菌纳米颗粒,制备出复合的纳米纤维膜并在抗菌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丝素(SF)/聚左旋乳酸(PLL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其理化性能进行研究。本实验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SF与PLLA按100∶0、70∶30、50∶50、30∶70、0∶100的质量比共混进行电纺,制备的5种材料用戊二醛(GTA)蒸汽交联48h。通过扫描电镜(SEM)、拉伸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和亲水角等方法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SF/PLLA复合纳米纤维平均直径在162~680nm之间,并随着PLL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交联后纤维虽有溶胀,但仍然保持了纤维形貌;SF/PLL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结晶度、热稳定性和疏水性较纯SF明显提高,且随着PLL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蛋白纳米纤维膜,并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当中,能充分发挥天然蛋白无免疫原性、促进伤口愈合等生物学功能,为开拓天然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但由于蛋白质分子量小,可纺性差,在水中容易溶失。制成的膜材料力学性能差且不具备抑菌性能,所以无法满足理想生物医用材料的要求。从改善蛋白纳米纤维膜的综合性能出发,详细综述了蛋白纳米纤维膜的共混改性、交联改性以及无机纳米改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制备出理想的蛋白纳米纤维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