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矿1302综放工作面为孤岛工作面,分析了其特殊的自然发火规律:采空区周边发火率高,中部发火率低;本工作面采空区发火率低,相邻采空区发火率高;两道两线位置发火率高。通过测定工作面的压能分布,计算1302工作面与周边采空区的漏风量,显示1302工作面基本上实现了与邻近采空区的均压通风。测定1302工作面的三带分布范围,不自燃范围带为采空区后20 m,自燃带为采空区后20~55 m,窒息带为采空区后55 m。计算得出最小推进速度为16.7 m,以目前1302工作面推进度推算,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可能性极低。  相似文献   

2.
孤岛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根本源是煤的自燃倾向性,关键外因是采空区的漏风。开采易自然发火煤层的孤岛工作面,防灭火工作重在保持和控制通风系统的稳定、减少和杜绝漏风点。孤岛工作面自然发火隐患,存在于综采工作面顺槽掘进期间和回采期间的采空区。有效地控制消除此期间的采空区自然发火隐患,是孤岛面防灭火综合控制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小青矿E1404综采工作面为架后充填沿空留巷工作面,存在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沿空留巷墙漏风等与正常综采工作面不同的自然发火隐患。为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或E1403老采空区漏风自然发火,采取了合理配风、留巷墙喷浆漏、采空区喷洒阻化剂、充填河砂、采空区注氮等一系列综合防火措施,杜绝了自然发火事故发生,确保了小青矿E1404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木瓜煤矿10#煤层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对10#煤层进行煤样自燃特性实验分析,确定了采空区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以10-100工作面为例,建立束管监测系统;分析表明,距工作面大于55.2 m的采空区存在自然发火的可能;采用进风侧埋管采空区注氮系统,注氮后采空区CO浓度明显降低;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5.
忻州窑矿8916综放面采空区自燃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忻州窑矿8916综放面的采空区现场观测和煤样实验自然发火特性,确定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区域,并根据采空区自然发火动态模型,计算出8916工作面实际推进剂的采空区温度,氧气浓度分布状况及其随工作面移动的变化,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值基本吻合,用此法可随时预测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煤矿安全》2017,(6):72-75
针对川南地区极近距离易自燃煤层群自然发火期短、采空区漏风严重等问题,分析了在工作面回撤期间不利于防灭火工作的诸多隐患。以白皎煤矿2274工作面为例,分析了该工作面回撤期间所面临的自然发火隐患,基于工作面的实际地质条件、巷道布置、进度条件等因素,提出了以采空区自然发火预报机制为基石,以"采空区高位插管注浆、控漏风、采空区注氮、工作面喷洒阻化剂"为核心的防灭火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瓦斯与自然发火防治中存在的顾此失彼、治理措施相互干扰影响大等问题,结合3±219半孤岛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预防为主的自然发火治理思路,重点采用了采空区自然发火监测、采空区预防性注浆和喷洒阻化剂、工作面煤体超前惰化、邻侧采空区堵漏风等预防措施,在此基础上,采用了邻近采空区抽放和高位钻孔瓦斯抽放的瓦斯治理技术措施,瓦斯抽放参数、抽放时间根据工作面自然发火情况及时优化调整,有效防止了工作面开采期间瓦斯与自然发火灾害的发生,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孟巴煤矿1110工作面火区多次启封后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原因。通过采取综合防灭火治理技术后,使工作面采空区的发火隐患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综采工作面安全回撤。  相似文献   

9.
王德洁  刘思鑫 《煤》2023,(2):66-70
青龙煤矿11808工作面是三面被采空区包围的完全孤岛工作面,工作面与两侧采空区采用保留5 m小煤柱的隔离布置方式。回采过程中,在地应力、采动应力与构造应力相互叠加耦合下,会导致隔离煤柱发生破裂变形,相邻采空区之间形成复杂的漏风网,容易引发采空区自然发火。为了防治孤岛工作面采空区自燃,首先,从自然发火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主要自燃危险区域;然后,针对不同危险区域分别采取了挂挡风帘、构筑隔离墙、压注粉煤灰、压注凝胶堵漏、喷洒阻化剂以及对小煤柱煤壁进行复喷等防灭火措施;最后,分析了采空区自燃“三带”中散热带宽度和氧化升温带宽度分布情况。通过采取以上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后,有效消除了孤岛工作面自然发火隐患,确保了该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0.
新阳煤矿新109工作面采空区存在复杂漏风,浮煤自然发火后其高浓度CO气体扩散到采空区附近工作面和巷道,严重威胁井下安全生产。通过分析采空区浮煤自然发火原因,采取均压通风和井上、井下严密堵漏措施,迅速抑制了采空区CO气体的扩散,并采用采空区打钻注氮降氧,扑灭了采空区的自然发火。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取采空区直注液氮措施,配合工作面均压通风系统,有效治理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为工作面回采创造安全条件,确保了工作面正常推进。这一防灭火技术的成功应用,为类似的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发火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同煤集团煤峪口矿14号层81004工作面采空区具体情况运用fluent软件相关模拟计算、分析,分析近距采空区及工作面气体运移规律确定采空区的合理配风量、经济有效的注氮量得到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控技术的合理工艺参数,有效解决了工作面配风与采空区自然发火的矛盾关系,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孤岛工作面综放开采过程中自然发火规律为:(1)采空区中部发火率低,采空区周边的发火率高;(2)本煤层回采时工作面采空区发火率低,相邻采空区发火率高。(3)本面进回风顺槽、起采线和停采线自燃危险性较大。该文通过对孤岛工作面综放开采过程中自然发火状况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杜绝自燃发火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治理低推进度易自燃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发火,根据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机理对常村煤矿21170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并实施了以"控制漏风、阻化遗煤"为主的自然发火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即降低工作面风量、封堵漏风通道、均压通风等措施减少采空区的漏风强度,以及向采空区注浆、注氮阻化遗煤自燃。常村煤矿21170工作面自燃治理的实际运用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措施符合实际,工作面回风CO浓度很快降到24×10~(-6)以下,有效地控制了采空区的自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金桥煤矿1308采煤工作面上部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威胁,采用试验、数学模型分析手段对工作面自然发火规律进行研究,确定了1308工作面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为CO、C_2H_2,最短自然发火期为66天,氧化带长度为47.9 m.提出了避免发火的预控措施,1308工作面日推进度必须超过1.31 m,注氮时注氮孔长度为35 m.  相似文献   

16.
张双楼煤矿7、9煤为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3~6个月,煤层发火较严重。针对该矿9419工作面托顶煤结束面期间存在的采空区遗煤较多,停采后自然发火较快的现状,通过施工高位钻孔,并在钻孔内先后注水、黄泥浆和防灭火剂控制架后10 m、架上3 m范围内的遗煤自燃,有效阻止采空区自然发火,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拆除和封闭,可为类似综采工作面拆除期间防灭火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防止工作面在回撤过程中发生采空区遗煤自燃,针对山寨煤矿25012工作面与多处采空区及封闭巷道相通的问题,采取加强采空区封堵、注氮、喷洒阻化剂以及相邻巷道、采空区灌浆注氮等相结合的综合防灭火措施,抑制了遗煤自然发火的进程,延长了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周期,为工作面顺利回撤提供了充足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面末采及回撤阶段的安...  相似文献   

18.
综放回撤面自然发火预防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华 《煤矿安全》2006,37(8):42-43
分析了综放回撤面自然发火的原因,阐述了综放回撤面预防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并对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位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综放工作面末采和回撤期间采空区遗煤多、漏风量大、周期长,工作面自然发火危险性大,严重威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在对综放工作面自然发火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2103工作面末采和回撤期间的自然发火危险区域,形成了包括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技术、均压防灭火技术、注氮防灭火技术的工作面末采和回撤期间的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结合自然发火应急保障技术的应用,有效防止了工作面末采和回撤期间的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综放工作面末采和回撤期间采空区遗煤多、漏风量大、周期长,工作面自然发火危险性大,严重威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在对综放工作面自然发火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2103工作面末采和回撤期间的自然发火危险区域,形成了包括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技术、均压防灭火技术、注氮防灭火技术的工作面末采和回撤期间的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结合自然发火应急保障技术的应用,有效防止了工作面末采和回撤期间的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