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胡艳军  马文超  吴亚男  陈江 《化工学报》2016,67(7):3016-3022
分析了4种不同来源污泥的热解油中16种EPA-PAHs生成分布,并探讨了污泥原样中自由赋存PAHs和污泥泥质特性(碳含量、H/C摩尔比、O/C摩尔比及挥发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来源污泥热解油中均不同程度包含16种EPA-PAHs,∑EPA-PAHs含量分布次序为:工业印染污泥热解油(21.72 mg·kg-1)>生活污泥热解油(14.10 mg·kg-1)>造纸污泥热解油(13.72 mg·kg-1)>食品污泥热解油(5.48 mg·kg-1),且以低环(2R)和中环(3R和4R)PAHs为主,其总量占∑EPA-PAHs的95%以上。热解油中PAHs含量高低与污泥自身赋存的自由PAHs含量具有一定关联;泥质特性对热解油中EPA-PAHs含量分布也呈现了不同程度影响,随着污泥泥质特性变化,3R和4R-PAHs含量变化规律较相似,均在碳含量为30.96%、H/C摩尔比为1.1、O/C摩尔比为0.33和挥发分为35.5%时达到最高水平;2R-PAHs含量在碳含量为20.75%、H/C摩尔比为1.44、O/C摩尔比为0.6和挥发分为46.3%时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四种适宜地下气化的低阶煤在600℃热解条件下热解气中EPA-PAHs的生成分布特征,探讨了原煤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大,热解所产生的低环芳烃含量减少,高环芳烃含量增加,EPA-PAHs总量增加;热解气中EPA-PAHs以2R萘、3R苊、3R二氢苊、4R荧蒽、4R芘和4R苯并(a)蒽为主;3R芳烃含量最多,平均占EPA-PAHs总含量的67.57%;EPA-PAHs含量分别在碳含量为76.98%,H/C摩尔比为0.94,O/C摩尔比为0.16和挥发分为43.32%时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污泥热解过程中多环芳烃排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艳军  余帆  陈江  于文静  卢艳军 《化工学报》2018,69(8):3662-3669
研究了不同温度(350~1050℃)下污泥热解过程液、气、固三相产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排放规律。结果表明,PAHs趋向富集于液相产物中,其次为气相产物,在液相产物中检测到所有16种PAHs,650℃液相产物中16种PAHs(∑16PAHs)总质量比最高,为96%;750℃气相产物中∑16PAHs质量比最高,为21.3%以上;固相产物中PAHs含量极少,仅在650℃时达1%。所有温度下液相产物中2、3和4环PAHs均占据主导地位,∑2,3,4环PAHs质量比达95%以上,850℃时液相产物中∑EPA-PAHs含量最高,达15.25 mg·kg-1。气相产物主要以萘(NaP)、苊烯(Acp)、芴(Flu)和蒽(Ant)PAHs为主,未检测到高环PAHs。在高温热解阶段,污泥大分子结构裂解到达高峰,伴随产物的二次断裂、合成、环化等反应,气相产物中∑PAHs生成含量达到最高7.248 mg·kg-1。不同温度下污泥热解产物中PAHs的毒性当量(TEQ)变化规律与其生成量变化基本一致,在850℃时液相产物中PAHs的TEQ最高达1.129。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温度(350~1050℃)下污泥热解过程液、气、固三相产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排放规律。结果表明,PAHs趋向富集于液相产物中,其次为气相产物,在液相产物中检测到所有16种PAHs,650℃液相产物中16种PAHs(∑16PAHs)总质量比最高,为96%;750℃气相产物中∑16PAHs质量比最高,为21.3%以上;固相产物中PAHs含量极少,仅在650℃时达1%。所有温度下液相产物中2、3和4环PAHs均占据主导地位,∑2,3,4环PAHs质量比达95%以上,850℃时液相产物中∑EPA-PAHs含量最高,达15.25 mg·kg-1。气相产物主要以萘(Na P)、苊烯(Acp)、芴(Flu)和蒽(Ant)PAHs为主,未检测到高环PAHs。在高温热解阶段,污泥大分子结构裂解到达高峰,伴随产物的二次断裂、合成、环化等反应,气相产物中∑低PAHs生成含量达到最高7.248 mg·kg-1。不同温度下污泥热解产物中PAHs的毒性当量(TEQ)变化规律与其生成量变化基本一致,在850℃时液相产物中PAHs的TEQ最高达1.129。  相似文献   

5.
低阶煤的热解是其深加工工艺的基础,为探究其固体产物半焦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水平及组成特征,以陕西榆林韩家湾次烟煤及其不同温度条件下(350℃~700℃)生成的热解半焦为样品,采用溶剂萃取结合GC/MS方法分析其中PAHs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韩家湾原煤中16种优控母体(美国环保署规定)PAHs含量(∑16PAHs, 15 161 ng/g)低于对应烷基取代PAHs含量(∑aPAHs, 24 055 ng/g),380℃热解半焦中∑16PAHs(19 003 ng/g)和∑aPAHs(45 009 ng/g)均呈极大值;半焦中∑16PAHs和∑aPAHs随温度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但aPAHs含量随热解温度变化的幅度大于16PAHs含量变化的幅度,推测热解过程释放的PAHs可能以aPAHs为主;16PAHs组成上,原煤以4环母体PAHs为主,半焦中则以2~3环PAHs为主;350℃~400℃热解半焦中萘和烷基萘含量显著高于原煤中相应成分的含量,表明煤在低温热解时发生裂解反应并生成大量萘系物。  相似文献   

6.
污水污泥裂解油中多环芳烃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艳军  管志超  郑小艳 《化工学报》2013,64(6):2227-2231
引言在一些发达国家,污水污泥热裂解技术作为能量回收型污泥处理技术已经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其裂解产生的液体燃料能直接用于柴油机车,并与石油提炼厂生产出来的石油低级馏出液相似  相似文献   

7.
低温热解提质是实现褐煤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半焦作为提质后的固体产物在工业和民用清洁燃料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以来自中国内蒙古(SHM)、印度尼西亚(YN)和蒙古国(WM)的3个褐煤及其550℃下热解半焦为样本,采用溶剂萃取结合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可溶多环芳烃(PAHs)含量及组成特征。结果显示,3个褐煤的PAHs总量(∑PAHs)、US EPA规定的优控16种PAHs质量分数(∑16PAHs)及对应烷基取代PAHs质量分数(∑aPAHs)分别在4 362~125 635、1 871~35 039和1 723~61 757 ng/g,揭示了不同来源褐煤的PAHs含量差异显著且aPAHs含量丰富的特征。3个褐煤对应热解半焦的∑PAHs、∑16PAHs和∑aPAHs质量分数分别在4 679~10 289、1 831~6 354和744~2 737 ng/g。不同来源褐煤产出半焦的PAHs含量变化不同,SHM半焦的PAHs含量显著低于原煤,YN半焦的PAHs含量高于原煤,WM半焦中PAHs总量与其原煤相近,但其16PAHs含量较原煤相比有所增加。半焦的∑aPAHs含量均低于对应母体∑...  相似文献   

8.
大气中PAHs的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时空分布不同。不同的地区间浓度不同,重工业城市大气中PAHs浓度明显高于轻工业城市,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地区间PAHs污染浓度差异缩小;不同环数PAHs在气固两相以及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分布不同,低环数PAHs主要分布在气相中和大粒径的颗粒物中,高环数PAHs主要分布于固相中和小粒径的颗粒物中;不同季节大气中PAHs的浓度不同,北方地区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南方地区冬季气态PAHs浓度夏季高于冬季,颗粒物中PAHs浓度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室内PAHs浓度高于室外,不同场所空气中PAHs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用撞击式分级采样器同步采集了北京市城乡结合部、郊区的2003年4个季节的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其中的多环芳烃,并对两个地区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片烃含量、分布及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净水厂污泥中多环芳烃解吸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园  孙敏 《当代化工》2014,(5):672-674
以南京市某净水厂的沉淀池、滤池污泥为对象,研究了其在吸附16种较低浓度PAHs(1 000 ng/L)后的解吸规律。沉淀池、滤池污泥对高环PAHs(4~6环)各单体的解吸量较少,在15 ng/g以下,对低环PAHs(2~3环)各单体的解吸量在32.18~88.15 ng/g之间,占其吸附量的16%~45%。低环PAHs的解吸主要发生在0~12 h,12 h解吸量占最大解吸量的40%~90%以上;12~60 h之间解吸速率降低;大于60 h后,PAHs在泥水之间达到解吸平衡,浓度保持稳定。低环PAHs的解吸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各单体在15℃时的解吸量是5℃时的0.95~2.15倍,在20℃时的解吸量比15℃时增加7%~41%。  相似文献   

11.
污泥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影响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综述了污泥中主要难降解有机物多环芳烃在国内外的污染现状,并分别从生物法及物理化学法处理污泥多环芳烃进行概述,同时对污泥中的多环芳烃的处理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马秀菊  徐艺  许秋焕  王苗苗 《轮胎工业》2022,42(1):0058-0060
建立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填充油中多环芳烃湾区氢(HBay)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称样量为0.1 g、处理方式为样品经硅胶柱纯化后用氘代氯仿溶解的条件下,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进行测定,并按给定公式计算得到HBay含量,该方法的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相似文献   

13.
李微微  马新东  冉聃  王震  鲁建江 《化工学报》2011,62(11):3263-3268
考察了新疆典型地区(石河子、北屯和喀纳斯)土壤和松针中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与国内外典型地区相比,新疆土壤和松针中PAHs的污染水平较低。与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的石河子地区相比,人迹罕至的喀纳斯地区土壤和松针中低分子量PAHs的比例较高,而高分子量PAHs的比例较低,不同环数PAHs呈现出明显的“局部分馏”现象。PAHs在土壤/松针中的分布系数与其过冷液体饱和蒸气压具有显著的对数线性关系,表明PAHs在土壤/松针中的分布受其物理化学参数的影响,PAHs在土壤/相似文献   

14.
程仲芊  凌凤香 《橡胶工业》2015,62(4):245-24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研究不同工艺处理所得环保型橡胶填充油中的芳烃及多环芳烃组成。结果表明:选择性催化剂对三环以上芳烃的饱和率比参照催化剂高13.3%;选择性加氢工艺产品中18种多环芳烃的饱和率达到了6.68%~100%;高于400℃馏分油溶剂抽提后的样品中苯并[a]芘的脱除率为16.64%;高于450℃馏分油与高于400℃馏分油中18种多环芳烃含量比值基本大于1。  相似文献   

15.
针对葛泉煤矿矸石山周围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运用有机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使用气象色谱仪对样品抽提物进行了分析,采用内标法对样品中PAHs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定量计算。所得到的结果与土壤背景值进行了系统的对比,查明了引起PAHs异常的原因,对有效控制矸石山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GC/MS法测定了北京市北部的城乡结合部和远郊区的大气颗粒物中的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采样时间从2003年1月到11月,分季节采样。采样器采集的大气颗粒物粒径分为5段,粒径范围从小于等于1.1μm到100μm。对颗粒物中的总优控PAHs和检测出的单一优控PAHs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粒径分布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总优控PAHs和单一优控PAHs化合物均趋向于吸附在小粒径颗粒物中,占总量47%~65%的总优控PAHs分布在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物中,只有不到10%的总优控PAHs分布在粒径大于7.0μm的粗颗粒物上。  相似文献   

17.
选取6种典型炼焦煤用二氯甲烷作萃取剂经索氏提取和K-D浓缩,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中含有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煤种中PAHs的分布.结果表明,6种煤中PAHs主要以3环、4环和5环形式存在;此外还发现PAHs总量随煤化度提高而减少,随挥发分含量和氢碳摩尔比增大而增加;且PAHs含量与煤中碳含量和氧碳摩尔比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的一些污染现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对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总结了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并对这些来源进行了分析整理。研究表明:现阶段所研究的区域内均有多环芳烃的存在,污染程度不同,土壤介质中多环芳烃含量较高,水介质中含量相对较少。污染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石油类燃料的燃烧;二是草、木、煤等燃料的燃烧。人类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和阻止多环芳烃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含多环芳烃污泥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宝  崔玉波  孙红杰  王芳 《辽宁化工》2010,39(12):1250-1253,1289
污泥浓缩-(消化)-脱水-堆肥(填埋)工艺不能有效去除污泥中的有毒有机物质,而植物修复技术成为降低有毒有机物质含量的有效手段。从污泥-植物系统、水-植物系统和土壤-植物系统3个方面阐述有毒有机物质污染基质的植物修复研究现状,并提出对含有毒有机物质污泥进行植物修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目前环境中广泛关注的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具有三致作用,常吸附于污泥而影响厌氧发酵过程。截止至目前,如何提高污泥中PAHs在厌氧发酵过程中的降解效率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论文首先采用快速准确测定污泥中菲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腐殖质调控对菲在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其促进机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