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聚醚多元醇(PPG)、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以及己内酰胺为单体,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单体浇铸(MC)工艺制备了线型和星型聚酰胺6/聚氨酯(PA 6-PU)嵌段共聚物。使用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分析(SEM)研究了两者的结晶和熔融行为以及微观结构,并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与线型PA 6-PU嵌段共聚物相比,随着PU组分含量的增加,星型PA 6-PU嵌段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Tm)和结晶温度(Tc),并且,两共聚物中的PU与PA的相容性好。比较两者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同等PU添加量时,星型PA 6-PU嵌段共聚物冲击性能的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聚酰胺—聚醚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聚酰胺-聚醚多嵌段共聚物是以结晶型饱和脂肪聚酰胺为硬链段(PA)和无定型脂肪聚醚(PTMG)为软链段的一种尼龙多嵌段共聚物。采用双端羧基尼龙1010预聚体和双端羟基聚四亚甲基醚预聚体经高温熔融缩聚制得了不同软硬段分子量和含量的PA-PTMG多嵌段共聚物,并通过分子量测定,溶剂萃取,红外光谱和~(18)C-NMR测量等对产物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软硬段分子量和含量对嵌段共聚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硬段分子量太小和软段分子量太大都不利于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聚倍半硅氧烷(POSS)为引发剂,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ATRP)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MMA-b-PS)为臂的蝌蚪型POSS嵌段共聚物,并使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GPC等手段分析其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蝌蚪型POSS嵌段共聚物结构规整。以蝌蚪型POSS嵌段共聚物为基体制备质子交换膜,研究了离子交换容量、吸水率及溶胀率,质子传导率及热性能。结果表明,蝌蚪型POSS嵌段共聚物质子交换膜在高温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较高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和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偶氮二异丁氰(AIBN)为引发剂,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DIP)为RAFT试剂,引发活性较大的单体苯乙烯(S)和活性较小的单体N-乙烯基乙酰胺(NVA)聚合,成功合成了结构明确、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1.39)的PSb-PNVA嵌段共聚物并对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纳米粒度仪和透射电镜对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结构及其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详细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RAFT试剂用量、聚苯乙烯分子量等条件对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布的影响以及嵌段共聚物结构、浓度和水含量等因素对嵌段共聚物形成的胶束的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N-叔丁氧羰基乙醇胺(Boc-NHCH2CH2OH)为引发剂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制备了端羟基聚己内酯(Boc-PCL-OH),然后用Boc-PCL-OH引发磷酸酯(EEP)单体开环聚合制备了聚己内酯/聚磷酸酯(BocPCL-b-PEEP)嵌段共聚物。利用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芘作荧光探针,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及临界胶束浓度(CMC)),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分别研究了胶束的粒径分布和形态。结果表明,Boc-NHCH2CH2OH能够引发ε-CL得到Boc-PCL-OH,Boc-PCL-OH能引发EEP开环聚合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1.08~1.09的嵌段共聚物,在一定条件下嵌段共聚物能够形成单分散的100nm左右的球形胶束,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粒径随着PEEP链段的增长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尼龙1010—聚四氢呋喃多嵌段共聚物的聚集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缩聚法制成尼龙1010-聚四氢呋喃多嵌段共聚物(简称PA-PTMG)。经元素分析、抽提分析、红外光谱(IR)1H-NMR等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共聚物的嵌段比和投料比吻合,嵌段效果好。应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常温和变温)发现这种共聚物在常温时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由一相晶相一相非晶相所构成,而是除结晶区以外有两种非晶区,即PA晶区、PA非晶区和PTMG非晶区。升温以后两非晶峰逐渐形成统一的非晶散射峰。给出了嵌段共聚物的形态示意图,探讨了温度对结构的影响以及分子量对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萘钠为引发剂,以聚乳酸(PDLLA)为疏水链段,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亲水链段,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了新型P(VP-b-DLLA)两亲型生物降解嵌段共聚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热重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两亲型嵌段共聚物表征证明了嵌段共聚物的发生,并且得到性能良好的高分子材料。采用透射电镜(TEM)、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技术研究了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结果表明所形成胶束具有稳定的结构和适合的药物载体的流体力学直径。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氨基聚乙二醇(PEG-NH2)和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 PEG-NH2)为大分子引发剂,制备了三嵌段(ABA)和两嵌段(AB)的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利用圆二色光谱(CD)研究了共聚物在溶液中的二级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嵌段共聚物主链主要以α-螺旋构象存在;在一定范围内,α-螺旋含量随共聚物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相同条件下,AB型共聚物在溶液中的α-螺旋含量比ABA型共聚物高。  相似文献   

9.
以对苯乙烯基磺酸钠和丙烯酸钠嵌段共聚物(PSStNa-b-PAANa)为大分子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备对苯乙烯基磺酸钠、丙烯酸钠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PSStNa-b-PAANa-b-PMMA),并通过酯交换方法在聚合物分子上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以得到...  相似文献   

10.
以α-溴丙酸甲酯(MBrP)为引发剂,CuBr/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为催化体系,制备了出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苯乙烯。以PS-Br为大分子引发剂、CuBr/PMDETA为催化剂,合成两嵌段共聚物PS-b-PtBA,通过GPC、FTIR、1H-NMR、TGA进行表征。将水解后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b-PAA利用呼吸图技术制备蜂窝状多孔膜。  相似文献   

11.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分子链中含有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在组织工程、药物缓释、基因输送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常被用作生物医用材料。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聚己内酯(PCL)分子链中引入亲水性基团,以改善其疏水性能。文中首先制备了聚己内酯大分子引发剂,PCL与2-溴异丁酰溴(BIBB)反应,得到聚己内酯引发剂;再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2,2-联吡啶为配体,ATRP法引发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聚合,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PCL-b-PHEAA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在50℃附近发生熔融转变,为致密的层状结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成胶束,在药物缓释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分子链中含有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在组织工程、药物缓释、基因输送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常被用作生物医用材料。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聚己内酯(PCL)分子链中引入亲水性基团,以改善其疏水性能。文中首先制备了聚己内酯大分子引发剂,PCL与2-溴异丁酰溴(BIBB)反应,得到聚己内酯引发剂;再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2,2-联吡啶为配体,ATRP法引发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聚合,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PCL-b-PHEAA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在50℃附近发生熔融转变,为致密的层状结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成胶束,在药物缓释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己内酰胺阴离子原位聚合制备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TPEU)/单体铸浇聚酰胺6(MCPA6)原位复合材料,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动态力学热分析(DMA)等测试方法表征MC尼龙6原位复合体系原始结构的变化,研究原位复合材料破坏过程中的微纤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通过原位聚合反应生成TPEU-co-PA6嵌段分子链,10%TPEU复合体系的特性黏数降低至1.46 dL/g。复合体系仅出现1个T g,两相的相容性得到提高。SAXS分析表明微观尺度仍存在微相分离,且非晶区密度逐渐降低。10%TPEU的加入使MCPA6结晶温度降低19.2℃,结晶度降低27.3%,结晶温度范围加宽,复合体系结晶完善程度降低。TPEU/MCPA6原位复合材料内部堆砌结构的变化促使基体在应力作用下原位形成微纤。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辅助下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合成了聚乙二醇单甲醚/聚己内酯(MPEG-b-PCL)嵌段共聚物,利用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芘作荧光探针,研究了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及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分别研究了胶束的粒径分布和形态。结果表明,在微波辅助下MPEG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引发ε-CL开环聚合得到嵌段共聚物,当反应时间为5min,微波功率为700 W时能够得到理想的目标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球形的单分散纳米级胶束,CMC的数量级为10-3mg/mL。  相似文献   

15.
以聚环氧乙烷-溴(PEO-Br)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St)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聚环氧乙烷-b-聚苯乙烯(PEO-b-PS).1H NMR分析表明嵌段共聚物中聚环氧乙烷嵌段和聚苯乙烯嵌段的数均分子量分别是5500和37000,PEO的质量分数为12.9%.考察了旋涂环境和溶剂熏蒸后处理方法对此嵌段共聚物薄膜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S的良溶剂和PEO的良溶剂共同存在下旋涂成膜,并经过两种良溶剂共同蒸汽的后处理,PEO-b-PS嵌段共聚物可以制得具有规则纳米圆柱图案的薄膜.  相似文献   

16.
首先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了末端含卤素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这种PMMA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的ATRP反应,得到了末端含卤素的PMMA-PSt双嵌段共聚物。再以这种双嵌段共聚物大分子为引发剂,引发含氟丙烯酸酯Fx-14的ATRP反应,得到了一种PMMA-PSt-Fx-14三嵌段共聚物.通过GPC、核磁、粘度等数据证实了该聚合物的结构,并详细讨论了由于PMMA-PSt-Fx-14在溶液中的线团行为所产生的GPC测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丙烯酸丁酯(BA)为聚合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三硫代酯(TTC)为链转移试剂制成一系列的温敏性PBA-b-PNIPAM-b-PBA三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并采用表面张力仪、分光光度计和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了自组装所得胶束的形态和温敏特性,其中所有嵌段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小于1.6×10-3mg/mL,嵌段共聚物具有表面活性;嵌段共聚物具有显著的温敏性,随BA/NIPAM质量比增加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越低;升高温度胶束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在LCST时有最小值。  相似文献   

18.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丙烯酸丁酯(BA)为聚合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三硫代酯(TTC)为链转移试剂制成一系列的温敏性PBA-b-PNIPAM-b-PBA三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并采用表面张力仪、分光光度计和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了自组装所得胶束的形态和温敏特性,其中所有嵌段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小于1.6×10-3mg/mL,嵌段共聚物具有表面活性;嵌段共聚物具有显著的温敏性,随BA/NIPAM质量比增加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越低;升高温度胶束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在LCST时有最小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浇铸聚酰胺6(MC-PA 6)的冲击韧性,制备了聚酰胺6-聚氨酯(PA 6-PU)嵌段共聚物.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TA)以及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PU柔性组分对PA 6-PU嵌段共聚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U柔性组分含量为15%~20%(质量分数,下同)时,共聚物中出现了2个熔融峰,表明晶粒尺寸分布较宽;DMTA确定PA 6-Pu嵌段共聚物只有1个玻璃化温度(α松弛峰),说明共聚物为单相体系.PA 6-PU嵌段共聚物的力学性能数据表明,随PU组分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拉伸强度下降,但50℃和25℃时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对氨端基的聚甲亚胺进行封端,制备大分子活化剂,进而引发ε-己内酰胺进行阴离子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用FT-IR和W AXD对大分子活化剂的结构和晶型进行了表征。共聚物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聚甲亚胺的醛/胺摩尔比为4/5时,尼龙6/聚甲亚胺共聚物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