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余热回收和能源利用的问题,以液化天然气(LNG)作为冷源,稠油开采废气作为热源,提出了一种结合天然气液化和废气发电与CO2捕集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分析了关键热力学参数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有机朗肯循环和制冷循环,增加透平膨胀机的进口温度,降低其出口压力以及减少制冷循环压缩机进出口的压缩比,可获得最大净输出功为454.9 kW,余热回收效率为34.2%。对于天然气液化系统,采用C++进行非线性约束优化计算,以氮膨胀制冷循环压缩机总功耗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压缩机最优总功耗为101.54 kW。降低天然气压缩机(K110)进口温度,氮气膨胀机(T3)出口压力以及氮气质量流量,可获得最大LNG调峰量为378.8 kg/h,反之,CO2捕集量可提高28.6%。  相似文献   

2.
针对冷能回收再利用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LNG和燃煤废气发电与天然气再液化的冷能利用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改进。对原系统和系统改进部分进行了热力学计算,详细分析了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天然气液化率对系统净输出功的影响,确定了发电循环的最佳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及天然气液化率的范围。结果表明:以回收1000 kg·h~(-1)的LNG冷量计算,发电系统最大净输出功为69.6 k W·h,系统冷回收效率为41.43%;液化系统LNG液化率最大值为24%;系统改进后,发电系统净输出功和冷回收效率提高了17.85%,液化系统LNG液化率提高至28%。为日后LNG气化供气过程中的冷能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捕集CO_2的动力系统的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永强  华贲 《化工学报》2010,61(12):3142-3148
为提高液化天然气(LNG)冷能的利用效率和CO2近零排放动力循环的发电效率、降低CO2减排的能耗,在对CO2近零排放动力循环利用LNG冷能进行火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天然气为介质的Rankine循环与CO2近零排放动力循环进行集成的动力系统模型,可以在保持CO2预冷和液化所需冷能不变的情况下,将深冷部分的LNG冷火用转换为电能。研究结果表明,集成后动力系统中LNG冷火用的利用效率从34.9%提高到55.7%,整个动力循环的火用效率可达到57.9%。同时,对影响以天然气为介质的Rankine循环发电效率的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种发电和天然气再液化相结合的LNG冷能利用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仇阳  潘振  李萍  杨帆  庞天龙  陈树军 《化工学报》2017,68(9):3580-3591
针对冷能回收再利用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LNG和燃煤废气发电与天然气再液化的冷能利用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改进。对原系统和系统改进部分进行了热力学计算,详细分析了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天然气液化率对系统净输出功的影响,确定了发电循环的最佳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及天然气液化率的范围。结果表明:以回收1000 kg·h-1的LNG冷量(火用)计算,发电系统最大净输出功为69.6 kW·h,系统冷(火用)回收效率为41.43%;液化系统LNG液化率最大值为24%;系统改进后,发电系统净输出功和冷(火用)回收效率提高了17.85%,液化系统LNG液化率提高至28%。为日后LNG气化供气过程中的冷能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膜技术在CO2回收和捕集中的应用,分别介绍了高分子膜、无机膜、有机-无机杂化膜、促进传递膜、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回收和捕集CO2的研究现状和优缺点。针对目前膜技术用于回收和捕集CO2中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子模拟和设计,开发了以一乙醇胺(MEA)为主溶剂,优选添加了活性胺、抗氧化剂和缓蚀剂组成了适用于回收低分压CO2的优良复合吸收剂,在华能北京热电厂建立了我国第1套燃煤电站烟气CO2捕集示范装置,并完成了运行测试。结果表明:CO2回收装置出来的CO2纯度为99.5%(体积分数),每tCO2蒸汽消耗为3.5GJ,每tCO2溶液消耗小于1.5kg。该套装置的建成和各项指标试验的进行将为我国大规模推广电站CO2捕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超  徐进良 《化工学报》2013,64(11):4223-4230
引言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热点,清洁能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天然气的大量开采,使得天然气锅炉凭借其节能环保的优势在城市供暖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天然气锅炉同样存在排烟温度高引起的一次能源浪费问题。目前大多数热水锅炉的排烟温度为140~200℃,一些蒸汽锅炉则高达250℃。同时,由于  相似文献   

8.
<正>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捕集矿化铝电解烟气中的CO2制备碳酸钙并回收CO方法。本发明方法是首先利用电石渣浆制备含钙水溶液,将其送入射流式全混反应器中,与铝电解产生的烟气进行气液两相矿化吸收反应,得到碳酸钙矿浆,采用变压吸附工艺,对逸出的CO尾气进行分离提纯得到纯CO气体,加压液化得到CO燃料,对得到的  相似文献   

9.
以CO_2作为驱油剂注入油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为了降低投资,提高CO_2的捕集率,本文通过对净化厂的几种CO_2尾气对比,筛选认为脱硫烟气较适宜开展CO_2捕集,通过化学吸收提浓或变压吸附提浓,再增压、干燥、液化的两种工艺对比,结果表明选用化学吸收提浓的工艺方案投资较低,CO_2捕集率较高,运行成本低,且工艺流程成熟可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世界化工行业减排和CO2捕集的开发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韩乐静 《水泥》2014,(9):25-27
<正>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城Echogen公司,利用预热器和熟料冷却机的废气余热,设计并应用CO2动力循环余热发电系统,将废热转换为无污染的能源在工厂内部电网中使用。CO2热机的废热交换器(带有自动除尘装置)安装在工艺废气热管道中。Echogen余热发电系统是具有突破性的热机技术,本质上是朗肯循环,但它是基于超临界CO2(以下简称sCO2)的闭路循环。1 CO2动力循环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使用sCO2作为工作介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本身的技术特点,使得其非常适合于进行燃烧前CO2捕集。针对IGCC特点,提出了一种MDEA脱酸气结合湿法氧化法硫回收的燃烧前CO2捕集流程。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流程的可行性。将其与IGCC发电系统集成,对比计算了有无燃烧前CO2捕集的IGCC系统供电效率等相关参数,燃烧前CO2捕集使IGCC供电效率降低约10个百分点。分析指出了导致包含燃烧前CO2捕集的IGCC供电效率降低的3个因素:蒸汽消耗、燃料化学能损失和新增动力设备电耗,并据此确定了今后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在线气相色谱测定了碳酸二甲酯(DMC)-CO2体系的气液相平衡,并得到了25,35,45℃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6.566,7.614,8.784 MPa。同时建立了一套连续吸收-解吸小试装置,考察了DMC用于捕集CO2的吸收-解吸连续运行情况。并结合Aspen Plus模拟软件,分析了DMC在连续吸收-解吸小试装置上运行的最佳操作参数,并得到整体工艺能耗。结果表明:实验研究范围内,最佳的操作参数为液气摩尔比1.556、吸收温度20.0℃、解吸温度为63.2℃,相应的吸收率为94.34%,捕集CO2能耗为1.72 GJ/t。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煤制甲醇过程所需合成气的氢碳比为2.1左右,而煤气化粗合成气氢碳比仅为0.7左右,因此需要将部分合成气进行变换来调节氢碳比。然而,变换气与未变换气混合后使得CO_2浓度降低,从而导致CO_2捕集能耗增加。提出了一种低能耗捕集CO_2煤基甲醇和电力联产过程。新联产过程中部分粗合成气首先经过变换,将CO转变为H_2和CO_2,CO_2浓度提高,在此时进行CO_2捕集可实现捕集能耗的降低。经CO_2捕集后,得到富H_2气体,富H_2气体分流后与另一部分煤气化粗合成气混合调节甲醇合成的氢碳比。对新的过程进行了建模、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带CO_2捕集的煤制甲醇和IGCC发电过程,新的联产过程的能量节约率可达到16.5%,CO_2捕集能耗下降30.3%。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套水泥窑气CO_2捕集的侧线试验装置,利用自主研发的复合胺溶剂捕集窑气中的CO_2。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胺溶剂能使净化气中CO_2体积分数降至1.41%以下,产品气中CO_2体积分数达到99%以上。采用该技术,可实现CO_2减排并获得高纯度的CO_2产品气,为企业的CO_2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低碳和强化低碳模式,对煤气化发电CO2零排放工艺技术进行了对比和研究;从化学反应、工艺流程、工程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干粉煤气化发电同电解水制氢副产干冰CO2零排放工艺技术和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CO2捕集埋藏工艺技术;对我国能源和环境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出煤气化联产干冰CO2零排放工艺技术是达到CO2零排放,实现煤炭清洁发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单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和羟乙基乙二胺(AEEA)的水溶液和乙醇溶液捕集CO_2过程中对碳钢的腐蚀。实验结果表明:AEEA溶液的腐蚀性最强,DEA溶液基本无腐蚀性;醇胺水溶液的腐蚀性远大于醇胺乙醇溶液;醇胺水溶液吸收CO_2后腐蚀性明显加强,而醇胺乙醇溶液在吸收CO_2后腐蚀性不变。结合溶剂对于CO_2的吸收性能,挑选出吸收性能高、对设备腐蚀程度低的溶剂。  相似文献   

18.
将无机盐硼酸钾作为活化剂添加于甘氨酸盐溶液中,形成活化复合吸收剂;采用膜接触器装置,评价和比较了甘氨酸盐和活化复合吸收剂捕集CO2的性能。研究了活化剂浓度、液相流量和操作温度等因素对总体积传质系数、传质通量和捕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复合吸收剂对CO2的捕集产生明显的影响,活化复合吸收剂的总体积传质系数高于甘氨酸盐吸收剂;活化剂浓度对传质通量的影响表明,少量活化剂的作用远比多量的活化作用大;活化复合吸收剂的捕集率远大于甘氨酸盐吸收剂;膜接触器流体力学状态的改变,能够改善膜接触器传质性能,增大传质通量,但增大的程度有限;操作温度对膜吸收传质通量影响较大,温度越高,传质通量越高。  相似文献   

19.
CO2的回收和捕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宇  王广才  李子江 《化学工程师》2008,22(1):40-41,64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CO2:回收利用方法及世界各大公司利用这些方法进行改进的效果,从而提高了CO2的回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100吨/天CO_2捕集规模,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MVR热泵二氧化碳捕集流程进行建模分析,对系统物流参数、CO_2捕集率和节能率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系统流程中CO_2的捕集率和产品纯度分别达到85%和98%,满足整个流程的CO_2捕集要求;吸收率随着吸收剂循环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吸收剂循环量为120t/h时,是最佳吸收剂循环量;MVR热泵CO_2捕集系统CO_2的捕集率随吸收剂循环量的变化规律与传统CO_2捕集系统基本一致,所需再生能耗较小,节能率为25.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