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温差热应力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建立由管板、壳体和换热管组成的有限元分析简化模型,利用通过CFD数值模拟得到的各个相应壁面温度数据拟合而成的温度-距离函数关系式,在ANSYS软件中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壳体和管板表面加栽进行结构热分析,得到了温度分布模型。还将所得的节点温度作为热载荷加栽到结构时应点上计算换热器的整体温差热应力,着重分析管板与管子及壳体连接处附近的热应力分布,并给出了沿管板径向和厚度方向上的热应力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2.
3.
4.
根据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所采用的计算从管板,管子和壳体应力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GB151所规定的设计条件的组合不足以包括管子和壳体应力的危险工况。以国外相应的TEMA、CODAP和BS1515标准进行对比并用计算实例证实这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6.
7.
描述了采用弹性基础上是.当量实心厚板概念的新设计方法。采用了分量理论,它考虑了横向的剪应变的影响,以及更正确的法向应力表达式,采用更正确的厚板有效弹性常数的值和通用的平面应变情况,并建议有Shot和O’Donnell^[14],Porowski和O’Donnell^[15]分别提出的局部应力增大系数。还考虑了实心环缘板的效应,管子和壳体之间的不同膨胀,以及管板和壳体/管箱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全面分析管板式换热器的特点后指出,通过改变传统的换热器制造工艺,严格控制壳体环向焊缝的纵向收缩量,即可在“壳体-管板-管子”这一超静定体系中,建立起一一个当于壳体受拉而管子受压的预应力系统,这种力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可以在四种经常应用的工程工况下得到安全可靠的应用。如何在制造中择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施以预应力的技术后,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明显地降低管板的应力水平。而对一些必需设备膨胀场合,采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介绍了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压力温度循环条件,建立热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出管板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应力分析和疲劳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16.
某项目中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管板仅上半部分布管,下部分筒体未布管区有较大开孔,且筒体上设计有膨胀节。采用ANSYS软件对设备整体进行分析计算,对比分析了此类结构有无膨胀节的区别,并对该结构进行改进以满足工艺要求。根据JB/T 4732—1995(2005年确认)《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对设备进行强度和热应力评定,并为该类型非均匀布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结合在用固定管板换热器的运行参数,对相同构造的换热器在采用普通无缝钢管作换热管和采用螺旋槽管作换热管的情况下,分别计算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表嚼采用螺旋槽管作换热管所起的强化传热作用对于固定管板换热器产生的节能效果明显,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好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9.
20.
《化工机械》2016,(5)
对一台半球形管箱的高压U形管换热器的管板进行强度计算,该管板与管箱、壳程筒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属于GB/T 151-2014标准中列出的结构,不能直接选用该标准中的连接方式计算管板的厚度。根据管板所承受的载荷和受力情况,提出了两种计算方法计算了管板的厚度,并根据换热管中心距对管板计算厚度进行修正。因为两种计算结果比较接近,故认为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鉴于该换热器的管箱是半球形封头,而在第2种方法中将管板当作平盖计算时,现有的设计标准中均没有给出与半球形封头连接的平盖的计算方法,于是先按与圆筒连接的平盖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采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对计算结果加以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基本正确的,可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