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京市某化工原料公司生产中产生3种不同性质的工艺废水(简称1、2、3号废水),水量分别为2.0、2.4、4.8 m~3/d。针对3种废水不同的特征,探讨了蒸发结晶和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两组预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1号废水的最佳预处理工艺为蒸发结晶,COD、TN去除率分别为84.21%和67.57%;2号、3号废水最佳预处理工艺均为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COD、TN去除率分别为92.20%和81.36%、88.85%和94.08%。  相似文献   

2.
电石法聚氯乙烯污水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滨宁 《辽宁化工》2011,40(1):53-54
通过对电石法PVC项目产生的各种污水进行认真地分析,采取分质处理措施,并针对含硫污水特性,以严谨的理论计算为依据,提出了一套适于高含硫、高含碱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并在工程中进行了应用,从环境保护角度,为电石法PVC生产企业的污水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医药中间体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具有生物抑制性,废水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对其进行了铁碳微电解联合Fenton氧化-混凝沉淀预处理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微电解过程中铁碳比、反应停留时间、pH、铁粉投加量等参数的优化,COD的去除率为29.1%。结合后续Fenton氧化与混凝沉淀试验,当H2O2投加量为8%,适当调节混凝pH,整个预处理系统出水COD去除率达45.0%,总磷的去除率达77.1%,盐度去除率为24.8%,色度去除率高达95%,可生化性提高至0.29,为后续综合污水的生物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江南某化工厂生产废水.考察了pH、H2O2投量、PAM投量及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铁炭质量比为1.5、pH为2.5、反应时间为2h的条件下,微电解对COD的去除率大于30%;向微电解出水中投加1.5 mL· L-1的H2O2(质量分数30%),进行Fenton反应40 min,COD的去除率可提高15%.调节Fenton反应出水pH为6~7、投加PAM(质量分数0.1%)1.5 mL·L-1,COD总去除率达到77%.组合工艺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对COD的去除率为40%~65%,TP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分别比现有运行工艺提高了30%、40%,NH3-N去除效果不明显.预处理出水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杨霞 《广州化工》2016,(4):70-73
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技术处理聚驱采油污水,探讨了p H值、反应时间、曝气量对CODCr和HPAM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 H值为3、曝气量为100 L/h,微电解反应50 min,然后调节H2O2浓度为2 g/L,反应60 min,CODCr和HPAM去除率可达到83.2%、80.8%;Fe2+、Fe3+与HPAM形成的复合絮凝剂,再添加Na OH调节p H值为10,出水中浊度去除率达到91.2%。  相似文献   

6.
针对石化企业化工污水难生化处理、污染物含量高等治理难题,以兰州石化高浓度有机化工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装置排污情况调研和污水水质水量分析,初步确定了该污水"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IB酸化-BACT氧化"组合工艺的治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辽河油田污水的特点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油田污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研究了Fenton试剂处理油田污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H值在3左右,污水COD去除率可达94.9%。完全能满足油田污水达标排放处理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某乳饮料污水处理站自2009年投入运行以来,原构筑物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日益凸显,整体运行效率低。为了改善此种状况并满足污水处理量增大的需求,在无场地扩建的条件下,对原有构筑物进行局部改造,解决固有的设计缺陷,并更换失修设备。维护改造后污水处理站以气浮-A/O为主体工艺,处理能力从4 000 m3/d提升到6 000 m3/d,出水水质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程高峰  江成  方立才 《广州化工》2012,40(15):179-181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的组合工艺对吡唑酮母液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探讨各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COD的总去除率为48.70%。可大幅减轻后续生化处理负荷,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混凝沉淀-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出水,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混凝沉淀和Fenton氧化中各因素对去除CODCr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混凝试验工艺条件为:复合混凝剂比例n(无机组分)∶n(有机组分)为4.0∶1、p H值为8.5、混凝剂投加量0.6 g/L,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88.6%。Fenton氧化阶段,当体系p H值为4.0、H2O2投加量为16 mg/L、Fe SO4·7H2O投加量为6 g/L、反应时间为110 min时,CODCr去除率高达95.9%。  相似文献   

11.
以宁夏某煤化工园区内各企业排放的经处理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的污水为研究对象,根据煤化工污水的特点,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以生物强化稳定床-两相MSBR池-臭氧氧化塔-SBAF反应器为主体工艺的设计方案。最终达到污水全部回收利用的目的。详细介绍了该工程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镇江市某化工园区废水集中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废水处理技术改造进行了探讨,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改造中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加强对园区内企业的监管,二是针对污水厂内现有处理单元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预处理、生物处理和增加深度处理等措施,保证出水达标。技术改造后,出水达到江苏省地方标准DB 32/939—2006《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苏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原工艺处理出水不达标的问题,对现有水质水量、原处理工艺、运行状况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预处理-强化水解酸化-氧化沟-臭氧高级氧化-BAF的组合处理改造工艺。工程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工艺处理出水COD_(Cr)质量浓度低于70 mg/L,NH_3-N质量浓度低于5 mg/L,TP质量浓度低于0.5 mg/L,三者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出水水质稳定达到DB 32/939—2006《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广西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采用纳米陶瓷膜污水处理工艺(NCMT)进行升级改造,处理规模为5 000m3/d,介绍了该工艺流程,给出了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及处理效果。连续稳定运行30 d的结果表明, COD、BOD5、 NH3-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4%、 94.8%、 90.8%和91.2%,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吨水处理成本降低了21.5%。  相似文献   

15.
对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等副产和废弃资源在冶金化工园区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调研。介绍了石化产业中碳元素资源、煤化工副产资源、热电产业副产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以及不同产业间副产物的耦合利用情况。分析了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对园区内"三废"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17.
纪红兵  林名钦 《化工进展》2016,35(8):2615-2621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化工园区所承载的产业是中国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知识产权推动化工园区的创新与产业升级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以国家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大战略为重要背景面向化工园区的知识产权建设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不仅在专利申请量上落后于国外,在专利质量和运用方面也远不如。提出在化工园区专利布局方面,作为园区的政府部门,应具有全局观,建立一套符合化工园区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作为化工园区的管理者,应根据园区的产业链制订专利布局策略;作为化工园区的企业,更要重视将专利技术和产业连接。最后在化工园区专利转化方面,提出通过解决专利本身价值问题以及专利供需双方信息对接问题,有效对专利进行转化,真正推动化工园区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8.
朱志强  龚圣辉 《江西化工》2006,19(4):200-203
某工业区污水处理厂采用A+A^2/O工艺,对其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和设计特点作了介绍。并对该工艺的优点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论淮安市盐化工区洪泽片区的产业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士民  赵可林 《化学工程师》2010,24(2):34-36,69
通过对淮安市盐化工区洪泽片区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角度,确定了统一规划、分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并经过对国内外盐化工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了化工基地整体功能定位,论证了在洪泽片区进行三大中心建设:即大型盐化工产品生产中心、先进盐化工技术研发中心和盐化工产品流通信息中心;并提出将淮安市盐化工区洪泽片区的产业定位在:基础原料产业、两碱及其下游产业、精细化工和合成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同时提出了近期的重点招商项目。  相似文献   

20.
张洁  郭琳琳  张鹏 《工业水处理》2022,42(2):177-182
针对生态循环产业园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污泥压滤液、动物无害化污水、餐厨沼液等污水水质成分复杂且不稳定的特点,结合类似废水实际工程经验,设计采用"预处理系统(格栅+调节池)+厌氧系统(UASB+中沉池)+MBR系统(两级A/O+外置管式超滤)+纳滤系统"工艺对混合工业废水进行协同处置.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充分利用各水质特点,优势互补,处理效果稳定,处理后的出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