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OCM)反应中,在700℃以下具有显著催化活性的催化剂称为低温催化剂。从低温催化剂的组成、制备方法及催化性能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Re_xO_y(Re=La、Y、Sm和Nd等稀土元素)稀土氧化物类低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于具有潜在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催化剂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常压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进行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的反应。结果表明,LiCl/硅藻土、KOH-LiCl/TiO_2、Li_2CO_3/ZnO是较理想的催化剂体系。分别以C_2H_4和C_2烃收率为指标,使用0.5g催化剂,在温度770℃、气体流量CH_4:O_2:N_2为10.20:5.68:18.52ml/min条件下,其收率可达到17~19%和21~28%。另外,以XRD、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载体与活性组分间相互协同作用形成了较强的甲烷氧化偶联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3.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烷氧化偶联(OCM)途径是通过一步法获取乙烯,是现有乙烯生产中最为简捷的工艺。本文综述了该工艺催化剂系统、反应机理、工艺开发研究的新进展,并探讨了OCM过程面临的关键问题有催化剂的选择、反应器和反应流程的设计和反应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甲烷氧化偶联制C2烃催化剂及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甲烧氧化偶联制乙烷、乙烯催化剂及催化机理研究概况。重点介绍1989年以来对碱及碱土金属化合物、烯土氧化物、复合氧化物等各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催化剂上甲烷活化途径、甲基自由基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不同氧化物种及表面酸、碱位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抉况及不同观点也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5.
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生产方式主要是石油裂解,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寻找新的乙烯生产路线成为研究重点。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甲烷氧化偶联(OCM)制乙烯工艺路线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OCM路线是能够替代石油资源生产烯烃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效清洁利用天然气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的反应过程以及催化剂类型,对不同类型催化剂的OCM性能进行对比,具体分析提高甲烷氧化偶联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有利于推进OCM催化剂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6.
7.
8.
9.
通过对于甲烷氧化偶联法制取乙烯的反应过程中的各方面性能研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探讨针对不同性能的催化剂对于反应产物的各方面影响来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于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不同反应方面的影响也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通过对于甲烷氧化偶联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的催化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通过对共浸渍法、层浸渍法和分浸渍法制得的甲烷氧化偶联(OCM)催化剂的比表面积(BET)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共浸溃法制得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最大。采用共浸渍法,制备OCM催化剂并考评,以考察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得后处理方法和浸渍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BET和SEM表征结果表明:浸渍温度能调控催化剂比表面积,在50℃时制得的催化剂比表面最大,反应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共沉淀法制备的MgO/La2O2CO3催化剂使甲烷氧化偶联(OCM)在炉温460℃时开始反应,且使反应在50℃炉温下至少24 h。助剂Ni的加入降低了起始和最低反应温度,使催化剂在380℃的炉温下开始反应,之后在无热源的情况下可使反应至少24 h。助剂Zn的加入提高了反应活性,使C2的选择性提高了6%,但同时对低温反应不利,反应在炉温100℃下6 h后自动停止。OCM体系中的强放热反应为OCM温和反应提供了热源。催化剂中的La2O2CO3是维持低温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关键H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15.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含钴的钙钛矿、碳化钼、碳化、Ni/α-Al2O3,Pt-Ni/α-Al2O3、laO3_NiO/Al2O3等。 相似文献
16.
甲烷氧化偶联反应(OCM)的提出为由资源丰富且相对廉价的天然气替代主要由石脑油制取乙烯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并且该途径是通过一步法制乙烯,是现有乙烯生产工艺中最为简捷的途径.但是由于甲烷化学性质稳定,使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的转化率一直无法突破30%(最低的工业生产要求).近期研究发现,可以利用OCM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实现乙烯生产和发电的结合,以提高它的经济效益,增加实现工业化的可能性.本文介绍了有关OCM的先进技术,并主要对OCM反应热量的利用进行了分析,提出生产高温高压蒸汽,实施冷热电联产. 相似文献
17.
用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SrTiO2体系上不同Sr/Ti比、B位不同价态掺杂元素和掺杂量的催化剂组成、表面吸附氧含量与甲烷氧化偶联(OCM)催化性能.结果表明Sr/Ti比增加、B位掺杂元素(Zr,Al,Mg)价态降低和B位Mg2+掺杂量增加会导致催化剂表面吸附氧含量的增加,并与催化剂的C2产物选择性有顺变关系,但表面吸附氧含量过高会导致甲烷的深度氧化.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甲烷脱氢偶联制芳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催化剂的影响因素 ,并介绍了甲烷脱氢偶联制芳烃的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