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性是自然界和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性质,约半数以上的药物活性成分含有手性中心,受手性分子的空间立体选择性影响,手性对映体药物往往较其外消旋体表现出更高的活性、更低的副作用,因而,精准制备手性单一对映体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手性外消旋体拆分是制备单一对映体的最高效、便捷的途径,而结晶拆分是实现手性单一对映体分离最为重要且广泛应用的技术。综述了近年来手性药物结晶拆分的研究进展,梳理了结晶拆分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基于经典拆分方法(非对映体成盐拆分和优先结晶)和近年来发展的基于优先富集和Viedma熟化的对映体拆分新技术以及结晶拆分的强化方法,并简述了色谱、膜分离等其他手性外消旋体分离方法。最后,对手性药物的结晶拆分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外消旋体拆分是获取单一对映体药物的主要方法 ,将主 客化学引入化学拆分发明的包结拆分法突破了经典拆分方法的局限 ;酶法拆分目前用的最多的是水解和酯交换反应 ;模拟移动床色谱是商业规模制备色谱最有希望的技术 ;逆流萃取和膜分离技术是近年发展的分离对映体药物或中间体的更为经济的手性分离技术。不对称合成已走出实验室进入工业生产 ,常用的方法有手性源法、不对称催化法和生物转化法  相似文献   

3.
单一对映体手性化合物在食品、医疗和建筑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对手性对映体的需求日益增多,开发高效手性对映体拆分技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膜分离技术具有其高效节能的特点,在分子分离领域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膜材料在手性对映体拆分领域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从膜材料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了...  相似文献   

4.
传统化学仍是获得单一对映体的主要方法,传统化学也可能达到对映体纯产品的目标,例如结晶动力学拆分制备(R)-氟比洛芬,哌啶诱导构型转换制备L-核糖。手性源和拆分方法仍多于催化不对称合成,而催化不对称合成化学的核心是催化剂的选择,不对称环氧化在工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5.
光学纯β-氨基酸是合成拟多肽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制备方法通常涉及多步反应,原料昂贵,操作复杂且产率较低。以醛、丙二酸和铵盐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了5种β-氨基酸消旋体。应用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对所合成的氨基酸消旋体进行拆分,获得了光学纯β-氨基酸对映体。结果表明基于“一锅法”合成β-氨基酸消旋体和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分离对映体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产率较高的特点,适合用于药物高通量筛选不同结构β-氨基酸对映体的快速制备。  相似文献   

6.
手性对映体的拆分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手性对映体的拆分方法有多种, 手性液-液萃取拆分法是其中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一种手性对映体拆分技术。本文概述了手性液-液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并进一步对酒石酸类手性萃取剂、环糊精类手性萃取剂、冠醚类手性萃取剂、金属络合物类手性萃取剂等不同种类手性萃取剂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表明, 手性液-液萃取拆分技术对外消旋体特别是药物外消旋体的拆分有较好的效果, 随着对手性萃取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手性液-液萃取有望成为一种手性化合物拆分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手性药物的活性和药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它们的结构,往往一种对映体有药效而另一种对映体无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近年来,色谱法分离对映体已成为重要的和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本文对薄层色谱法在拆分对映体方面的应用情况作一概述,包括纤维素及其衍生物,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铜和光学活性配位络合物及电荷转移络合物等手性固定相拆分法、手性流动相添加剂的拆分法和某些药物的活性和它们的构象之间关系也被叙述。  相似文献   

8.
环氧化物是合成手性目标产物的高价值中问体。环氧化物生物催化转化包括环氧化物水解酶催化的动力学拆分和对映会聚的酶水解,前者可生成相应二醇和剩余的手性底物,后者可从外消旋混合物中得到高产率的单一对映体。而用选择性的阴离子亲核试剂,卤醇脱卤酶则催化环氧化物非水解型对映选择性开环。这些酶的催化机理包括天门冬氨酸羧酸酯作为亲核试剂的共价催化和酪氨酸作为广义酸碱试剂的非共价催化。本文介绍了环氧化物生物催化转化中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单一对映体化合物需求的日益增长,外消旋体向单一对映体的转化(去外消旋化过程)成为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最近在去外消旋化过程中的生物催化和金属催化的联合作用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动态动力学拆分和循环去外消旋化已经对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要 《医药化工》2005,(1):14-19
目前,手性物质的生产除了直接进行不对称合成与发酵之外,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DL-型外消旋体物质,然后通过各种拆分方法得到所需要的具有光学活性的对映体。当前用于手性化合物拆分的方法主要有结晶法、外消旋拆分法、萃取法等,电合成作为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则一支独秀。  相似文献   

11.
应用键合型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淀粉类手性固定相色谱柱(Chiralpak IA),在正相系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首次直接拆分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一系列含氟烷氧取代α-氨基膦酸酯.在选定的条件下,8种α-氨基膦酸酯均可达到基线分离(Rs>2.15).同时,从保留因子(k')、分离因子(α)和分离度(Rs)等方面考察了对映体保留和拆分的影响因素,并制备了一对对映异构体.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结构和流动相组成对化合物外消旋体分离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1传统化学仍是获得单一对映体的主要方法 1.1手性源和拆分方法仍多于催化不对称化学 尽管催化不对称化学研究以不屈不挠的步伐向前迈进,目前处于商业规模运转的单一对映体选择性催化过程仍然很少。在开发出更多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成本可行、成熟的生物催化和化学催化手性途径之前,光学纯化学原料药还得靠传统化学来制备,包括基于手性底物或化学计算手性诱导的常规合成,以及通过色谱拆分等方法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手性化合物的概念和发展情况以及获得手性化合物单一对映体的几种拆分方法。包括: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微生物酶拆分法,色谱拆分法,膜拆分法及电泳技术拆分法。并简要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手性药物的活性和药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的结构,往往一种对映体有药效面而另一种对映体无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近年来,色谱法分离对映体已成为重要的和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本文对薄导色谱法在拆发对映体方面的应用情况作一概述,包括纤维素及其衍生物,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铜和光学活性配位络合物及电转移络合物等手性固定相拆分法,手性流行相添加剂的拆分法和某些药物的活性和它们的构象之间关系也被叙述。  相似文献   

15.
手性药物的生物合成——精细化学品工业的新天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手性药物已成为国际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方向之一,单一对映体药物的世界市场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生物合成技术则利用酶促反应或微生物转化的高度立体、位点和区域选择性将化学合成的外消旋衍生物、前体或潜手性化合物转化成单一光学活性产物。生物合成技术已成为手性药物生产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刘婷 《化工文摘》2009,(6):51-53
外消旋体的动态动力学拆分(DKR)是制备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过去多用化学催化剂进行反应,近年来生物催化剂的引入大大提高了DKR的效率和收率。系统地介绍了DKR的原理及酶催化外消旋体的动力学拆分反应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手性药物的结晶法拆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对结晶法拆分做了分析总结。简述了手性药物结晶拆分法的几个代表性方法,并列举了典型例子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手性溶剂萃取麻黄碱差向异构体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岑仲浙  蔡水洪 《化工学报》2000,51(3):418-420
引 言当今手性化合物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 .虽然某些旋光化合物可由生物发酵专一性地来生产 ,但大部分必须通过化学合成 .化学合成的物质一般均以外消旋体形式存在 ,因而如何由外消旋体高效、低成本地拆分分离旋光对映体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过去针对外消旋体的拆分 ,已开发了结晶法[1,2 ]、酶促拆分法[3]、色谱法[4 ]及萃取法[5~ 8]等 .这些方法的开发研究 ,促进了手性化合物的研究与发展 .但是 ,结晶法操作过程复杂 ,适用体系有限 ;酶促拆分法受到酶专一性的影响 ,拆分成本较高 ;色谱拆分法目前仅适用于实验研究 .因而 ,实…  相似文献   

19.
陈元雄 《安徽化工》2005,31(1):18-21
对外消旋体药物进行分离拆分是获取手性药物的重要方法。探讨了环糊精体系包结拆分法的机理,并对运用其机理于手性药物分离中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双[-6-氧-(-3-间硝基苯磺酰基-丁二酸-1,4-单酯-4-)-]-β-CD(β-CD-F2)作为手性选择剂,利用原位聚合反应制得新型β-环糊精衍生物手性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整体柱。对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拉米夫定外消旋体混合物进行手性拆分,通过探究p H值、工作电压等条件对拆分的影响,优化拆分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拉米夫定两对映体分离度Rs达到22.02,初步建立了一种新型拉米夫定对映体的HPCE拆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