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针对仿生催化环己烯环氧化工艺,从气液反应传质强化出发,进行了鼓泡反应器中的环己烯环氧化动力学研究。研究得出,环己烯的反应级数为1.0,活化能为54.58kJ/mol,指前因子为1.8×105 s-1。异丁醛的反应级数为1.5,活化能为28.5kJ/mol,指前因子为9.2×103 s-1,2-环己烯醇的生成速率为1.0×10-4mol/(L·min),2-环己烯酮生成速率为3.0×10-4mol/(L·min),2种副产物反应级数均为0级。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热重分析(TGA)方法,采用单步和三平行反应模型分别考察烟杆废物的热解动力学。烟杆废物单步热解的平均活化能为182.4 kJ/mol,最适宜的反应机理函数为14级反应机理fα)=(1-α14。能量补偿效应结果显示烟杆废物的热解可以分为3个阶段α=0~0.32、α=0.32~0.80和α=0.80~1,各阶段的指前因子分别为2.88×1010、4.33×1014和9.76×1016s-1。单步热解过程中伴有表观活化能的变化以及高级数反应的机理,不能合理地描述烟杆废物的热解机理。采用混合韦伯分布活化能模型考察了三平行反应热解动力学,结果显示:混合韦伯分布活化能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烟杆废物热解数据,相关系数R2≥0.997 6;3种伪组分的活化能大小符合E0(木质素,195.26 kJ/mol)> E0(纤维素,152.54 kJ/mol)> E0(半纤维素,121.18 kJ/mol)的顺序;半纤维素的热解机理为一级反应fα)=1-α,纤维素的热解机理属于成核机理,木质素的机理亦呈现级数反应,级数介于n=3~4之间,木质素的热解机理复杂,可能为多步反应。  相似文献   

3.
田霖  胡建杭  刘慧利 《化工进展》2020,39(z2):152-161
利用热重红外联动技术(TG-DTG-FTIR)研究了橡胶籽油中的单不饱和游离脂肪酸油酸组分在不同升温速率(5℃/min、10℃/min、20℃/min、30℃/min)下的热解特性。然后,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油酸非等温热解所得到的特性参数进行研究并计算,求得不同升温速率下对应的反应级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并对不同升温速率下油酸热解反应活化能和指数前因子作线性拟合。结果表明:油酸热解过程主要可分为0~268℃和268~300℃两个阶段,由红外谱图特征峰的分析可知,不同升温速率下,在油酸热解的阶段内均出现了水蒸气、CH4、CO2和CO这4种主要气体挥发分。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油酸热解的最大失重速率随之增大,热解区间也向着高温段移动,同时计算在升温速率从5~30℃/min的过程中,反应级数n=1时,热解反应活化能由105.57kJ/mol降低至93.99kJ/mol,指数前因子由6.99×106降低至6.7×105;n≠1时,热解反应活化能由102.45kJ/mol降低至93.38kJ/mol,指数前因子由3.13×106降低至2.97×104,反应活化能和指数前因子随升温速率的增大出现明显减小。通过对不同升温速率下油酸热解反应的活化能和指数前因子进行线性拟合后发现,两者间具有较好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4.
张丁然  卢林刚 《中国塑料》2021,35(11):104-110
在氮气氛围中,利用热失重分析方法对杯[6]芳烃与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热分解动力学分析方法计算了反应过程对应的活化能以及最优机理函数方程。结果表明,对叔丁基杯[6]芳烃由于叔丁基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初始热分解温度同杯[6]芳烃相比提前约160 ℃,此之后的分解过程同杯[6]芳烃基本一致(即发生桥联的亚甲基断裂与母体苯环的热裂解),整体上残炭量杯[6]芳烃略高10 %;热解动力学分析表明,依据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方法求出的杯[6]芳烃反应活化能分别是387.87 kJ/mol和376.28 kJ/mol,对叔丁基杯[6]芳烃脱叔丁基过程的化学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23.56 kJ/mol和240.97 kJ/mol;依据Coats?Redfern方法求出杯[6]芳烃热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2/5,反应级数n=2/5,对应非等温热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对叔丁基杯[6]芳烃脱叔丁基过程的热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1/2,反应级数n=1/2,对应非等温热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8):1644-1649
在固定床管式热解炉中对煤与生物质共热解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氮气气氛下煤与生物质混合比例对热解产物产率分布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分析结合活化能分布模型对煤与生物质共热解的活化能及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生物质的加入促进了煤热解生成挥发分,使得煤的热分解提前,神府煤热解的活化能主要分布于290380 kJ/mol之间,生物质葵花秆热解的活化能主要分布于180380 kJ/mol之间,生物质葵花秆热解的活化能主要分布于180220 kJ/mol的区间。当煤与葵花秆分别以质量比3∶2和2∶3混合时,热解的活化能主要分布在190220 kJ/mol的区间。当煤与葵花秆分别以质量比3∶2和2∶3混合时,热解的活化能主要分布在190200 kJ/mol、450200 kJ/mol、450500 kJ/mol之间,以及190500 kJ/mol之间,以及190200 kJ/mol、350200 kJ/mol、350400 kJ/mol之间。煤与葵花秆共热解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并促进了挥发分的生成,二者共热解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热重实验研究N2气氛下升温速率对索氏提脂后的小球藻热解特性的影响,利用管式炉在N2气氛下快速热解实验得出:在400℃时,小球藻热解转化率最高,生物油产率达57.6%,热解气为10%。采用等转化率方法FWO和KAS法对藻渣热解动力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藻渣热解的主要热解阶段为25~800℃,可分为3个阶段,藻渣的DTG曲线存在两个失重峰,且随着升温速率提高,TG和DTG曲线都向高温区偏移,最大失重速率和残余固体质量都增加。N2气氛条件下藻渣的主要热解阶段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228.46 kJ/mol和2.49×1021 min-1,此阶段下FWO法和KAS法均能很好模拟藻渣热解数据,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6以上,最佳热解函数为dα/dT=2.49×1021/β exp(-228.46/(RT))(1-α8。  相似文献   

7.
闫小霞  付柯  许晓宇  徐龙  马晓迅 《化工进展》2016,35(11):3491-3497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以提高气化反应速率,降低起始气化温度。为了研究不同阴离子(SO42-、CO32-、Cl-)盐对府谷煤热失重过程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仪对负载了8种催化剂(K2CO3、K2SO4、KCl;Na2CO3、Na2SO4、NaCl;FeSO4、FeCl2)的煤样进行了CO2气化实验,其中每克府谷煤的K+、Na+、Fe2+负载量分别为0.001mol。同时采用升温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数据拟合。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对煤与CO2的低温热解并无明显的催化作用,而在高温气化阶段催化效果显著。对于钾盐和钠盐催化剂,当阳离子相同时,其催化活性顺序为:CO32->SO42->Cl-。对于铁盐催化剂,FeSO4的催化活性优于FeCl2。动力学结果发现:负载催化剂煤样的活化能大小符合上述实验规律,分布在169~232.6kJ/mol之间,相比原煤(267.9kJ/mol)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对聚苯醚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计算了反应活化能,采用积分法结合36种动力学函数来判断聚苯醚热分解的机理函数,得到了聚苯醚热动力学参数即反应的动力学函数,平均活化能(Ea)为211.64kJ/mol,指前因子(A)的平均值为6.24×107s-1,也获得了对应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运用热失重分析法对杯[8]芳烃和对叔丁基杯[8]芳烃氮气氛围下的热解状况与热解机理进行了探究,同时采用热分解动力学方法求解了二者热解过程对应的反应活化能和最优的机理函数方程。结果表明,对叔丁基杯[8]芳烃由于结构中的C—H σ键以及 C=C π键的强相互作用力,整体结构更为稳定,杯[8]芳烃具备优良的成炭性能,对叔丁基杯[8]芳烃具备优良的热稳定性能,二者的分解温度对于高分子材料的适应性较强;依照Kissinger方法和Flynn?Wall?Ozawa计算的杯[8]芳烃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79.14 kJ/mol和192.84 kJ/mol,对叔丁基杯[8]芳烃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91.61 kJ/mol和312.14 kJ/mol;依照Coats?Redfern方法计算的杯[8]芳烃的热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1/3,反应级数n=1/3,对应非等温热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对叔丁基杯[8]芳烃的热解机理函数为gα)=α1/3,反应级数n=1/3。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7):1270-1273
通过混酸氧化中温煤焦油沥青制备水溶性沥青,利用热重分析研究水溶性沥青的热解机理。根据Dollimore提出的TG/DTG曲线形状推断水溶性沥青热解反应动力学机理函数,利用Achar-Brindley-Wendworth方程拟合直线计算热解活化能。结果表明,中温煤焦油沥青在170550℃阶段热转化动力学机理函数符合Dollimore的F1,最概然机理函数f(α)=1-α,反应为一级,活化能32.5 kJ/mol;水溶性沥青在155550℃阶段热转化动力学机理函数符合Dollimore的F1,最概然机理函数f(α)=1-α,反应为一级,活化能32.5 kJ/mol;水溶性沥青在155460℃阶段热转化属于Dollimore的D_3,最概然机理函数1.5(1-α)460℃阶段热转化属于Dollimore的D_3,最概然机理函数1.5(1-α)(2/3)[1-(1-α)(2/3)[1-(1-α)(1/3)](1/3)](-1),反应机理是三维扩散,球形对称,活化能是82.8 k J/mol;在465(-1),反应机理是三维扩散,球形对称,活化能是82.8 k J/mol;在465650℃范围内是亲水基团热解,符合Dollimore的F1,最概然机理函数f(α)=1-α,反应为一级,反应活化能41.6 k J/mol。水溶性沥青热稳定性较中温煤焦油沥青好。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生物质葵花杆,采用同步热分析仪以升温速率为影响因素对葵花杆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主要阶段热解动力学参数,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热解产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葵花杆的热解过程可分为预热干燥、主要热解及炭化3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葵花杆热解的TG曲线向高温...  相似文献   

12.
李泽严  樊星  李坚 《化工学报》2021,72(9):4698-4707
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低温下运行时尿素分解不彻底,易形成缩二脲、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等副产物。本研究将TiO2催化剂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相结合,在程序升温条件下考察了载气中有无O2时引入等离子体前后TiO2催化尿素分解副产物水解的性能。结果表明:TiO2表面缩二脲、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分别在43~261℃、217~300℃和199~300℃水解生成NH3和CO2,载气中有无O2对催化水解过程几乎无影响。引入等离子体后缩二脲、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水解所需温度显著降低,载气中无O2时引入等离子体NH3产率变化不大,副产物仅有少量N2O和NO,有O2时NH3产率显著降低,且生成较多N2O、NO、NO2及少量NH4NO2和NH4NO3。未来需从优化放电条件和催化剂组成等方面解决引入等离子体导致副产物形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刚柔组合桨强化软锰矿浸出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软锰矿湿法浸出过程中,采用传统搅拌桨反应器,容易出现流体“打旋”现象,导致传质效果差,进而降低反应效率。因而,本研究将刚柔组合桨应用于软锰矿的还原浸出过程,强化浸出过程的传质行为,提高锰矿浸出率。结果表明,在黄铁矿与软锰矿质量比为0.20,硫酸浓度为1.5 mol/L,液固比为10,温度为363 K下,软锰矿中锰的浸出率达到90.12%,与传统桨叶相比,锰浸出率提高5.5%。同时,研究发现浸出过程遵循核收缩模型且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黄铁矿与软锰矿质量比、初始硫酸浓度、液固比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2679、0.4182、1.1959,反应动力学方程为1- (1-X1/3=0.96×103mFeS2/mMnO21.2679 [H2SO4]0.4182(L/S)1.1959exp(-41.75 ×103/RTt,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1.75 kJ/mol。刚柔组合桨体系下的软锰矿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相比传统搅拌体系下的软锰矿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的文献报道值降低4.515~20.54 kJ/mol。  相似文献   

14.
为获取高热流、低流速条件下超临界CO2的传热规律,开展了超临界CO2在内径2 mm水平小圆管内对流传热试验研究,并重点探讨了变物性、浮升力和热加速等效应对传热过程的影响。试验参数范围:系统压力7.6~8.4 MPa,质量流速400~500 kg/(m2?s),热通量0~200 kW/m2,流体温度20~60℃,Reynolds数1.2×104~4.3×104。分别采用Gr/Re 2Kv作为浮升力效应和热加速效应的判别因子。结果显示,在高热流低流速工况下,浮升力效应显著(Gr/Re 2 > 10-3),同一个截面处的上壁面传热系数始终小于下壁面传热系数。浮升力效应是高热流低流速工况下传热恶化的主要诱发因素。试验中热加速因子较小(Kv < 8.5×10-7),其效应可以忽略。将试验数据与典型的传热经验关联式作对比,结果表明Liao-Zhao关联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吻合。  相似文献   

15.
袁慎峰  万周娜  陈志荣  尹红 《化工学报》2021,72(8):4177-4183
醛能与亚硫酸氢钠发生快速的可逆亲核加成反应,该反应可用于去除混合物中的醛。目前醛类加成的动力学研究多集中于低碳醛或芳香醛,缺少高碳脂肪醛的相关数据,且常用的分析方法如碘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应用局限性大。以庚醛为研究对象,利用在线红外光谱仪,实时监测了283.15~298.15 K温度下庚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反应过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计算与拟合,求得不同温度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确定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庚醛的分离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庚醛反应速率增大,而平衡转化率减小。庚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反应为放热过程,反应热为-60.01 kJ?mol-1。正反应的活化能为34.68 kJ?mol-1,指前因子为1.369×107 L?mol-1?min-1,逆反应的活化能为94.69 kJ?mol-1,指前因子为2.500×1015 min-1。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叠氮黏合剂/非异氰酸酯固化体系的反应动力学和固化终点,通过非等温与等温微量热法,利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研究了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与非异氰酸酯固化剂-丁二酸二丙炔醇酯(BPS)黏结体系的固化过程。结果表明,—C≡C—与—N3摩尔比为1时,GAP/BPS黏结体系固化反应放热量最大;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0.33kJ/mol,指前因子为108.42s-1,反应级数为0.94,固化反应热为-1357.69J/g;拟合计算出了黏结体系的特征温度,凝胶温度为313.87K,固化温度为316.18K,后固化温度为338.55K;GAP/BPS黏结体系固化反应中存在自催化现象;拟合出黏结体系完全固化时间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4.13×1010e-0.06441x+5.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