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纳米碳酸钙对RTV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比较了纳米碳酸钙和轻质碳酸钙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轻质碳酸钙只是常规的增量填充剂,纳米碳酸钙可以提高硅橡胶的交联密度和机械性能;但起始粘度增大,工艺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在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测试了超声波和氢氧化钙悬浮液波美度对碳化法制备的碳酸钙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声波可使碳酸钙的粒径由 10 0nm左右减小到 2 0nm左右 ,且粒径更均匀 ,晶形更规则 ,分散性更好 ;并且氢氧化钙悬浮液波美度越低 ,所得碳酸钙的粒径越小。  相似文献   

3.
纳米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材料应用在混凝土中可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等性能,因此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纳米SiO2、CaCO3以及纳米金属氧化物等几种纳米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对纳米材料在水泥混凝土中起到的作用和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简单的解决措施,展望了纳米材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发展趋势,力图为其在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聚甲醛/纳米CaCO3体系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纳米CaCO3填充改性聚甲醛(POM),研究了纳米CaCO3的含量、粒径对POM/纳米CaCO3复合体系力学性能、分散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复合体系韧性的主导因素是纳米CaCO3在POM中的分散形态及其与POM间的界面粘结状况;纳米粒子在POM中分散均匀,分散相尺寸小,与POM间界面粘结好有利于提高复合体系的冲击韧性;纳米CaCO3的增强增韧作用优于微米CaCO3。  相似文献   

5.
纳米碳酸钙对丁腈橡胶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了研究纳米材料对橡胶性能的影响,以丁腈橡胶为基体材料,纳米级碳酸钙和常规碳酸钙为添加剂,对混炼工艺条件及纳米级和常规碳酸钙对丁腈橡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级碳酸钙可以大大提高丁腈橡胶的性能,不只作为增量填充剂,与常规碳酸钙的相容性比较好,但是在混炼过程中,必须充分加工以保证其在胶料中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复分解法、间歇鼓泡碳化法、连续喷雾碳化法、超重力碳化法、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等纳米碳酸钙的主要制备方法,并就纳米碳酸钙的性质及其在橡胶、塑料、涂料、油墨、造纸、医药、其它行业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其发展的广阔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纳米CaCO3对聚烯烃聚氨酯弹性体性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帛备了聚烯烃聚氨酯预聚体,以E-300作为固化交联剂,研究了癸二酸二异丬酯(DOS),纳米CaCO3含量以及混合时间对聚烯烃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料浆的粘度变化以及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纳米CaCO3对聚烯烃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补强作用,添加适量的癸二酸二异丬酯和选择合适的混合时间可以提高弹性体的性能,当纳米CaCO3为15g,癸二酸二异辛酯为10g,混合时间为20min左右时,弹性体材料具有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8.
赵同建  劳邦盛  符新 《弹性体》2007,17(5):66-70
CaCO3是天然橡胶重要的补强性白色填充剂,同时纳米CaCO3粒子的超细化,使其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表现出优异的补强天然橡胶的性能。本文综述了纳米CaCO3制备技术、改性以及补强橡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未改性纳米CaCO3/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浆液(DOP-1)、改性纳米CaCO3WO-12/DOP浆液(DOP-2)和改性纳米CaCO3WO-13/DOP浆液(DOP-3)的流变性,以评价纳米CaCO3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纳米CaCO3/DOP浆液的流动特性均符合Casson模型;与DOP-1和DOP-3相比,DOP-2黏度较低,Casson屈服应力较小,稳定性较好,触变性较大。说明改性纳米CaCO3WO-12与DOP相容性好,其改性效果最佳,与其在丙烯酸树脂中分散效果最好一致。纳米CaCO3/DOP浆液流变性可用于评价纳米CaCO3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纳米碳酸钙的测量方法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雄 《无机盐工业》2005,37(11):38-41
讨论了测量纳米碳酸钙粉体的主要指标,如:比表面积、粒度的测量方法,及其对应用的影响。讨论了比表面测量法:空气透气法和BET氮气吸附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对纳米碳酸钙的粒径测量方法,如: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沉降体积、筛分法。通过检测这些指标,控制碳酸钙的质量,分析纳米碳酸钙在塑料、橡胶、粘胶剂、油墨等方面中的应用中的影响,满足不同用户需要。  相似文献   

11.
    
A nanosize CaCO3 filler was synthesized by an in situ deposition technique, and its size was con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 CaCO3 was prepared in three different sizes (21, 15, and 9 nm). Styrene–butadiene rubber (SBR) was filled with 2–10 wt % nano‐CaCO3 with 2% linseed oil as an extender. Nano‐CaCO3–SBR rubber composites were compounded on a two‐roll mill and molded on a compression‐molding machine. Properties such as the specific gravity, swelling index, hardness, tensile strength, abrasion resistance, modulus at 300% elongation, flame retardancy,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were measured. Because of the reduction in the nanosize of CaCO3, drastic improvements i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found. The size of 9 nm showed the highest increase in the tensile strength (3.89 MPa) in comparison with commercial CaCO3 and the two other sizes of nano‐CaCO3 up to an 8 wt % loading in SBR.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also increased up to 824% for the 9‐nm size in comparison with commercial CaCO3 and the two other sizes of nano‐CaCO3. Also, thes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nano‐CaCO3‐filled SBR without linseed oil as an extender. The modulus at 300% elongation, hardness, specific gravity, and flame‐retarding properties increased with a reduction in the nanosize with linseed oil as an extender, which helped with the uniform dispersion of nano‐CaCO3 in the rubber matrix.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8: 2563–2571, 2005  相似文献   

12.
均匀沉淀法合成纳米钛酸锌及其形态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氯化钛、硫酸锌为原料,以尿素为沉淀剂,用均匀沉淀法合成纳米钛酸锌粉体,研究了合成条件及烧结过程,确定了合理的工艺线路和工艺参数,并利用XRD,TEM,DTA-TG,UV-VIS等手段分别对复合材料钛酸锌的形态、粒径、紫外一可见光吸收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钛酸锌的粒子均为球形,尺寸约为20nm,粒径分布较均匀,颗粒团聚现象少,在波长400~600nm的可见光区有明显吸收。  相似文献   

13.
使用3种纳米活性碳酸钙为填料制备室温硫化硅橡胶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碳酸钙在硅橡胶中的分散状态,分析碳酸钙分散状态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钙在硅橡胶中的分散状态与其二次团聚程度有关,填料的团聚与网络结构化均会使硅橡胶的储能模量产生显著变化,温度扫描也能反映碳酸钙在硅橡胶中的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活化纳米CaCO3增韧母液池料在生产通讯多孔管材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活化纳米CaCO3对母液池料的改性机理。研究了纳米CaCO3的活化方法和不同用量的活化纳米CaCO。对母液池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活化处理的纳米CaCO3加入母液池料基体中,可改善和提高物料的加工性能和抗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5.
方然 《广州化工》2012,40(7):96-98
对聚氨酯/纳米CaCO3粒子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聚氨酯/纳米CaCO3粒子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聚氨酯/纳米CaCO3粒子复合材料,其硬度、力学性能和抗冲蚀磨损性能比纯聚氨酯优异;在纳米CaCO3含量为1%时,其硬度、力学性能,抗冲蚀磨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室温下CaCO3粒子含量对LDPE/LLDPE复合材料薄膜的拉伸性能影响。发现试样的弹性模量随着CaCO3质量分数(φf)的增加而呈线性 函数形式增大,纵向的拉伸断裂强度明显地高于横向,且随φf的变化较小,两者均在φf=20%处出现最小值。此外,测量了试样的熔融流动速率(MFR)和热焓(△H)。结果显示,MFR和△H均随着φf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选用四川和广西具有代表性的CaCO3矿源和CaCO3粉与江西永丰CaCO3的基本性能和在塑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永丰CaCO3的白度不如四川、广西两地,而吸油值比其小;江西永丰的CaCO3填充PP样品的力学性能要比其它两地略高;CaCO3填充PE膜的力学性能、透光度与雾度,三地区的CaCO3难分伯仲.  相似文献   

18.
以白云石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炭化处理白云石质耐火材料抗水化性能。炭化处理的作用是把熟料表面极易水化的游离CaO转变为稳定的CaCO3,从而在熟料表面形成一层碳酸钙薄膜。碳酸钙薄膜的形成有效的降低了熟料内部游离CaO与外界水分接触的机会,保护了MgO-CaO系耐火材料内部的游离CaO不受水化的影响,达到了提高抗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纳米CaCO3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软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合成了系列表面改性剂ADDP,并将其用于改性纳米CaCO3。研究了表面改性后纳米CaCO3的性质及其随ADDP分子结构和用量的变化规律。最后,将改性纳米CaCO3充填改性软质PVC。  相似文献   

20.
几种等转化率法在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升温速率为5K/min~30K/min的范围内利用热分析(TGA)技术对平均粒径为13.4μm的CaCO3进行了煅烧分解的实验研究.分别应用Friedman法、Vyazovkin法、改进的Coats—Redfern法和Flynn—Wall—Ozawa(FWO)法等4种不同的等转化率法计算了CaCO3的分解动力学参数,得到的活化能范围为170.86kJ/mol~230.87kJ/mol.比较了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以及它们的差别.对CaCO3在分解过程中活化能随反应进程而变化这一现象,从实验过程、数学假定以及推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