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陆上东部油田经过长时期的注水开发,逐步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但是总体上水驱开发后采收率偏低,且地下储量基数大,仍然具有丰富的矿场资源。因此,研究如何有效通过三次采油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地层流体相态、细管最小混相压力驱替试验以及长岩芯气水交替驱替试验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实验资料进行油气藏地质精细描述、油藏工程分析和注气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二氧化碳气水交替注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以便有效改善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储量的动用程度,探索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主体技术。 相似文献
3.
油田进入三次采油阶段,聚合物驱采油技术措施的应用,提高注入剂的波及体积,达到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效果。对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的研究,优化聚驱开发的工艺技术措施,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保持油田长期稳定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希强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125
针对高压低渗油藏开发效果差,注水难度大的情况,本文详细介绍了CO2驱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机理,并结合高89-1块注CO2先导实验区矿场实验取得的开发效果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及认识为同类型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提高采收率,是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实现愿景目标的必由之路。对于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大庆油田来讲,提高采收率更是老油田生命力得以延续的力量所在,根据大庆油田的石油地质储量分析,每提高1%的采收率,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原油产量。在大庆油田剩余油田分布复杂、水驱开发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因此,积极进行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使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王慧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1):127
油田最终采收率的高低,既是一个油田的开发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又是其开发效果的综合体现。因此,不断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永远是石油人的目标。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油田采收率的相关知识,从三种最常用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入手浅谈提高采收率的相关技术,并深入介绍了最新的聚合物驱后髙效洗油新技术和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王慧 《化工标准.计量.质量》2012,(1):127-127
油田最终采收率的高低,既是一个油田的开发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又是其开发效果的综合体现。因此,不断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永远是石油人的目标。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油田采收率的相关知识,从三种最常用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入手浅谈提高采收率的相关技术,并深入介绍了最新的聚合物驱后髙效洗油新技术和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上某油藏天然气气水交替驱开发方式设计了14个开发方案,利用组分模拟器对总注气量、注气速度和气水比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对比各种方案下的原油采出程度和换油率两个指标,结果表明气水交替驱能有效控制气体流度,形成稳定的驱替前缘,对比每个方案采油指标后优选出的该油藏的注入参数为总注气量0.25HCPV,注气速度为20 000 m~3/d,气水比为1∶2。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首先对凝析气藏开发方式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着重介绍了凝析气藏注水技术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国内成功注水实例,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纳米技术由于成本效益和环保的方式,在提高石油采收率(EOR)方面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用于EOR的纳米颗粒的尺寸通常在1~100 nm的范围内,这可能与各种国际组织略有不同。与相同的细小体积分子相比,纳米颗粒表现出显着不同的性质,由于超小尺寸,其表面的原子浓度高得多。这些颗粒最有用和最引人入胜的特性之一是由于表面积大,特别是在高温下产生巨大的扩散驱动力。以前的研究表明,纳米粒子可以通过将储层润湿性转移到更多的水分润湿和降低界面张力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但这一领域仍然在探索中。本文将纳米颗粒分为三类:金属氧化物、有机和无机颗粒。 相似文献
14.
凌云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0):222-222
原油的开采项目遍及全球的各个国家地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明显。原油开采技术一直是决定原油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采收率技术应用状况的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目前世界范围内原油开采中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主要有热采技术,注气技术,化学驱技术。这三项技术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生产,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开采经验。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为了适应生产环境发展的需要,原油开采技术将会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试验性的进行煤层气的工业化开采。由于我国煤层气存在"高储低渗"的问题,所以单井产量低,开采利用非常困难。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对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多种措施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涠洲A油田W4油藏为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油藏,开发初期为近衰竭式开发,地层脱气严重。为改善其开发效果,结合地质油藏特征与区域气资源情况,采取了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以涠西南油田群外输气与地层原油的互溶性膨胀试验和多次接触过程PVT实验数据为基础,结合PVT物性参数及相态特征的模拟计算,分析了注伴生气膨胀和多次接触实验特征,结果表明,工区注气驱为非混相驱。该区块在2007年11月开始注气后,地层压力回升,产油大幅度提高,预测该区块采收率可达25%,注气开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赫永亮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8):80
在驱油过程中,二氧化碳与水和油的相界面处会发生传质扩散,使得二氧化碳溶于水或油,溶于水后可使的水的粘度增加,运移性能提高,溶于油后会使得原油体积膨胀,粘度降低,从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而且,传质速度越快,越有利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进而增加原油采收率,提高洗油效率和收集残余油效率,对以后的油气田开发均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