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马来酸酐(MA)为封端剂对聚丙撑碳酸酯(PPC)进行了封端,采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热失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对封端前后样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了马来酸酐参与了封端反应,聚合物分子量的测试表明,封端过程中有扩链反应的发生,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马来酸酐封端能较大地提高聚丙撑碳酸酯的热分解温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反应挤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g-MA),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滴定法、溶液黏度测试等方法表征了PPC-g-MA的结构,通过热重分析和稳态粘弹流变性能测试,研究了接枝物的热性能,分析了PPC-g-MA结构与热性能的关系。PPC-g-MA的红外谱图显示在1640cm-1处出现碳碳双键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MA成功接枝到PPC主链上。MA添加量由0.5phr增加至5phr,PPC-g-MA的接枝率、特性黏度和热稳定性先提高后降低。当MA添加量为0.5phr时,PPC-g-MA的接枝率为0.224%,此时产物的初始分解温度(T-5%)比纯PPC升高了8.2℃,特性黏度提高了1.22,复数黏度降低10%所消耗的时间延长了1875s;当MA添加量增加到1phr时,PPC-g-MA的接枝率和T-5%同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84%和264.8℃。研究表明当MA添加量低于1phr时,产物的接枝率和特性黏度高,可提高PPC热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负载双金属PBM型催化剂下,以二氧化碳(CO2),环氧丙烷(PO)和马来酸酐(MA)为原料,三元共聚反应合成了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酐(PPCMA).采用FTIR、1H-NMR、13C-NMR、DSC等对PPCM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中引入了马来酸酐单元且共聚过程中不发生双键交联和构型转化;同时,马来酸酐单元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聚合物的特性粘数[η],玻璃化转变温度T g以及热稳定性;且增强了材料的降解性;不同的聚合反应时间对PPCMA的特性粘数和粘均分子量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玉米淀粉为原料,马来酸酐(MAH)为酯化剂,通过干法制备马来酸酐酯化淀粉,研究了MAH用量对酯化淀粉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法(FT-IR)对原淀粉和酯化淀粉进行扫描,结果证明MAH成功与淀粉发生酯化反应并接枝到淀粉结构上。并利用化学滴定法、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对不同MAH用量制得的酯化淀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法酯化淀粉的取代度随MAH用量的增多逐渐增大,MAH用量超过m(MAH)/m(淀粉)=20/100后,取代度趋于稳定。酯化淀粉的性能与其取代度密切相关,酯化淀粉的分子链随取代度增大而增长,从而使粒径及其分布率增大,结晶度降低,糊化温度降低,以及热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5.
螺环原碳酸酯的预聚物与环氧树脂的共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苯乙醛与甲醛之间的坎尼扎罗反应,合成新的三元醇:2-苯基-2-羟甲基丙二醇,进而合成新的螺环化合物;3,9-二羟甲基-3‘,9’-二苯基-1,5,7,11-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证实了它的结构,在三氟化硼单乙胺络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该化合物能够进行阳离子双开环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酚醛树脂(PF)、硫磺(S)与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交联剂,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的动态硫化对增韧尼龙6(PA6)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F硫化体系且硫化剂用量为EPDM-g-MAH的1.5%,PA6与EPDM-g-MAH质量比为80/20的合金的综合性能较好,其拉伸强度与缺口冲击强度较未硫化PA6/EPDMg-MAH(80/20)合金分别提高69.5%与128.8%,主要是由于动态硫化提高了PA6与EPDM-g-MAH的相容性。动态硫化还提高了PA6/EPDM-g-MAH合金的热稳定性、PA6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链转移试剂S,S′-二(α,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R IT),对以TR IT为链转移剂,苯乙烯(S t)等单体室温下的紫外光引发聚合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分布比较窄的PS t(M-w/M-n=1.10~1.14)。研究了S t光聚合过程,ln[M]0/[M]随聚合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增加,分子量随转化率也呈线性增长。用FT-IR、NM R等方法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三硫代碳酸酯基。以合成的含有三硫代碳酸酯基的PS t-S-C(=S)-S-PS t为大分子引发剂,在相同的光聚合条件下引发丙烯酸丁酯(BA),得到了分子量分布窄的PS t-PBA-PS t三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溶液混合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复合材料.光学显微镜照片显示,碳纳米管的加入使聚丙烯晶粒细化,同时晶粒大小比较均一.材料SEM和TEM像表明,当碳纳米管含量为5wt%时,碳纳米管在聚丙烯基体中仍分散较好,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拉伸实验结果显示当碳纳米管含量为3%时,拉伸强度可提高50%.  相似文献   

9.
利用正癸醛与甲醇之间的坎尼扎罗反应,合成新的三元醇:2-辛基-2-羟甲基丙二醇,进而合成新的螺环化合物:3,9-二羟甲基-3’,9’一二辛基-1,5,7,11一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且语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它的结构,在三氯化硼单已胶络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该化合物能够进行阳离子双开环聚合反应.用膨胀计法跟踪测试了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它的体积膨胀率约为2.8%.合成了它与MDI反应生成的预聚物,研究了该预聚物与环氧树脂共聚固化反应,对共聚过程中的反应历程进行初步探讨,并测试了其改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和2,2-二羟甲基丁醛(DMB)为原料,合成了DOPO基三元醇(DTHA),再与原碳酸四乙酯(TEOC)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出一种含磷螺环原碳酸酯(SOC)。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SOC在三氟化硼乙胺络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阳离子开环聚合,用膨胀计法跟踪测定其膨胀率,对其开环聚合机理进行探讨,并对SOC开环聚合产物的本征阻燃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螺环化合物在160℃进行开环聚合时,体积膨胀率可达5.21%;其开环聚合产物的极限氧指数(LOI)在30%以上,并可通过UL-94 V-0级试验。  相似文献   

11.
以二苯甲酮(BP)为光敏剂,采用固相紫外光接枝法在废胶粉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深入地研究了马来酸酐固相接枝废胶粉反应的规律,研究了单体浓度、光敏剂浓度、光照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枝MAH时,当单体浓度为8%,光敏剂浓度为9%,光照时间4min,胶粉粒径为100目时,接枝...  相似文献   

12.
采用DSC法和黏度法研究聚硫密封剂室温硫化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在20~40℃,通过非等温和等温DSC实验测量密封剂硫化反应热,得到硫化反应程度和反应速率,经非线性拟合获得了活化能参数、具温度依赖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建立了改进的Kamal动力学模型方程,方程曲线与实验点相吻合,表明密封剂在硫化反应初期(硫化程度α0.4)具有自催化反应特征,而在后期(α0.4)受扩散控制。测定了硫化过程中的黏度变化,其与硫化温度和硫化反应程度有关,拟合得到的黏温方程曲线在20~30℃,α0.4时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以马来酸酐(MAH)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通过溶液接枝法制备了聚乳酸(PLA)接枝MAH/BA共聚物(m PLA)。使用红外光谱(FT-IR)、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单体质量比BA/MAH的增加,单体在PLA上的接枝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m(MAH)/m(BA)=1/1,m(MAH)/m(PLA)=3/100时,制备的m PLA接枝率最高为1.96%;与纯PLA相比,m PLA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均比有所下降,且样品的接枝率越大其结晶度越低;随着单体中BA含量的增加,m PLA的熔融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BP/THF引发体系引发降冰片烯(NB)与马来酸酐(MA)自由基光聚合性能.考察了单体和引发剂浓度、第三单体的加入和氛围对共聚合收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NMR)、元素分析和高效凝胶液相色谱(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在单体比为1:1时,共聚物中NB和MA的含量分别为54.2%和47.8%.  相似文献   

15.
PVDF电纺纤维接枝马来酸酐及其负载PbS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偏氟乙烯(PVDF)电纺纤维经NaOH/无水乙醇溶液处理,在其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得到聚偏氟乙烯纤维接枝马来酸酐(PVDF-g-MAH)。FT-IR结果表明,MAH成功接枝到PVDF纤维上。以PVDF-g-MAH纤维为载体,经水热法在PVDF-g-MAH纤维表面制备PbS纳米粒子光催化剂。SEM、XRD分析显示PbS在纤维表面分布均匀,结晶状态良好。以氙灯模拟太阳光,研究了PbS/PVDF-g-MAH纤维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水溶液的降解效果,6h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6.
以丙交酯和碳酸亚乙酯为原料,使用催化剂氯化亚锡在常压氩气保护下引发丙交酯与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了不同组成和分子量的聚乳酸-碳酸亚乙酯的共聚物。用FT-IR,1H-NM R,GPC对丙交酯与碳酸亚乙酯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化亚锡引发丙交酯和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的是二者的线型无规共聚物,通过GPC和1H-NM R等方法检测得到了共聚物分子量及其组成。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氯丁二烯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反应,简述了4-氯四氢化苯酐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双辊开炼机上采用马来酸酐(MAH)单体对顺丁橡胶(BR)进行接枝改性,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反应产物中MAH的接枝率。接枝后的BR与丁腈橡胶(NBR)共混,制备了NBR/BR-g-MAH共混物,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耐低温性能、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BR进行MAH接枝后,提高了NBR/BR-g-MAH共混物力学性能,提高了NBR低温性能,随着BR用量的增加,共混物料低温性能提高,但耐油性能下降,兼顾耐油性能和耐低温性能的最佳条件为m(NBR)∶m(BR-g-MAH)=85∶15。  相似文献   

19.
目前合成出的膨胀单体主要有螺环原酸酯类(SOE)、螺环原碳酸酯类(SOC)、缩酮内酯类(PKL)、双环原酸酯类(BOE),而螺环原碳酸酯凭借着其良好的膨胀性,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类。主要介绍了螺环原碳酸酯的几种合成方法及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0.
共聚型马来酸酐系减水剂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共聚型马酸酐系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以马来酸酐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经酯化制得酯化物单体;并测定其酯化率,用 IR 表征了酯化物的结构.以马来酸聚乙二醇单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通过共聚反应制得减水剂,讨论了共聚反应中影响减水剂净浆流动度的因素,并用GPC表征了共聚物减水剂的分子量及分布.将减水剂添加到水泥浆中制得水泥石样品,通过SEM分析了水泥的早期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 n(酯化物):n(MAA);n(AMPS)=1:3:1.5时所得减水剂净浆流动度为265mm,GPC分析表明减水剂平均分子量Mn=12562,分散系数Mw/Mn=2.1361,SEM分析表明减水剂使水泥石大孔减少,生成了更多较小的孔,结晶生长更密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