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TiO2光催化降解水中天然有机物富里酸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傅剑锋  季民  金洛楠  安鼎年 《化工学报》2005,56(6):1009-1014
在天津地表水中天然有机物主要是富里酸,它是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驱体,因此对于富里酸的控制非常重要.以粉末态TiO2为催化剂,在光催化-超滤反应器中对水中天然有机物富里酸进行了光催化氧化研究,考察了富里酸氧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初始pH值、催化剂浓度、光强、添加剂浓度.结果表明:富里酸降解过程能够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来表示;最佳的催化剂浓度为0.5 g•L-1;在pH值减小、添加剂浓度和光强增大时有助于富里酸的去除.通过分析反应速率常数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到富里酸光催化氧化总体动力学模型,试验值基本符合动力学模型.另外试验还表明该反应器可方便地实现有机物降解且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工业级化工原料进行ABS塑料化学镀铜。研究了镀液组成、五水硫酸铜浓度、甲醛浓度、pH值等因素对镀铜的质量、外观、均匀度与结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五水硫酸铜12 g/L、甲醛(36%~38%)16 mL/L、酒石酸钾钠60 g/L、七水硫酸镍1.2g/L,化学镀铜的pH大约在11~12,温度为303~313 K,时间为25~30 min。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污泥质量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活性污泥和失活污泥吸附污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条件下,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了两种污泥吸附的有机物种类和效果。结果表明,当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pH=8、环境温度为30℃时,两种污泥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最大。根据荧光扫描光谱可知,两种污泥均可对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有效吸附。并且两种污泥对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的吸附量随着污泥质量浓度、pH值、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pH=9、温度为30℃时,两种污泥吸附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污泥质量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活性污泥和失活污泥吸附污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条件下,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了两种污泥吸附的有机物种类和效果。结果表明,当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pH=8、环境温度为30℃时,两种污泥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最大。根据荧光扫描光谱可知,两种污泥均可对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有效吸附。并且两种污泥对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的吸附量随着污泥质量浓度、pH值、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pH=9、温度为30℃时,两种污泥吸附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硫酸铜质量浓度、络合剂质量浓度比例、甲醛质量浓度、稀土质量浓度及温度变化对陶瓷表面化学镀铜的沉积速率和镀铜层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铜质量浓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和络合比的降低,化学镀铜的沉积速率提高,但镀液稳定性有所降低;增加甲醛或稀土含量,镀速先升高后下降,有一个最佳值。加入稀土Ce细化了铜颗粒,铜在基体表面的沉积变得均匀,当ρ(硫酸铈)为0.8g/L时,镀铜层平整细密、孔洞较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亚氨基二乙酸为络合剂,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在酸性条件下研究了镀液组成对化学镀铜沉积速率和镀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铜的沉积速率随着温度、硫酸铜浓度和次磷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亚氨基二乙酸浓度和镀液pH的增加而降低。极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镀液pH的降低,阴极还原峰电位正移,峰电流密度增大,加速了铜络离子的还原,提高了化学镀铜的沉积速率。采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镀层形貌。  相似文献   

7.
采用即时合成法合成了铜镁铝类水滑石(HTLCs),最佳合成条件为:pH值=9,M2+/M3+=3,Cu2+/Mg2+=2。采用XRD、FT-IR、SEM等分析手段对最佳条件下合成的HTLCs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分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铜离子进入了水滑石层板,并生成层状结构完整、晶相单一、结晶度高的HTLCs。采用最佳条件合成的铜镁铝类水滑石作为H2O2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染料进行脱色处理,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铜镁铝类水滑石用量、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pH值、反应时间、过氧化氢浓度等条件对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铜镁铝类水滑石用量为0.75g·L-1,H2O2浓度为1.5%,反应时间为3 h,pH值为8的最佳条件下,20 mg·L-1亚甲基蓝染料的脱色率可达96.55%。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粒度的白音华褐煤碱性煤浆为原料,5%(质量分数,下同)NaOH溶液和1 mol/L H2SO4溶液为pH值调节剂,制备胡敏酸和富里酸。通过容量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含量、提取率、E4/E6值和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抗氧化活性,探讨褐煤粒度对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褐煤粒度减小到13.28μm时,胡敏酸和富里酸的总提取率为86.34%,胡敏酸与富里酸的分子量和芳香缩合度最为相似。该粒度条件下,富里酸的提取率可达62.28%,游离腐植酸质量分数为47.4%,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1.3%,富里酸的抗氧化活性显著。  相似文献   

9.
金刚石化学镀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侯亚平  易丹青  李荐 《电镀与涂饰》2007,26(5):16-19,27
介绍了金刚石化学镀铜工艺流程、工艺配方。研究了不同络合剂体系对镀液稳定性以及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化学镀铜层表面形貌的影响。探讨了硫酸铜质量浓度、络合剂物质的量之比和不同pH下甲醛质量浓度对金刚石表面沉积铜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胶体钯敏化活化能显著提高金刚石表面镀铜质量,多元络合剂的加入可以增加镀液的稳定性。获得了化学镀铜最佳工艺条件:CuSO4·5H2O15g/L,甲醛(w(HCHO)=36%)15g/L,酒石酸钾钠14g/L,EDTA14.6g/L,NaOH适量,二联吡啶0.02g/L,亚铁氰化钾0.01g/L,温度(43±0.5)°C,pH=12.5。采用此工艺在金刚石颗粒表面获得了良好的镀铜层。  相似文献   

10.
以铜熔炼烟灰浸出液为研究对象,采用N902萃取剂从中分离回收铜,并将铜元素进行富集。研究了萃取剂浓度、相比(O/A)、溶液pH值、振荡时间对铜萃取分离的影响,以及反萃剂浓度、相比、振荡时间对铜反萃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剂质量分数12%、相比(O)/(A)=1∶2、溶液pH值为2.0、振荡时间6 min的萃取条件下,通过两级逆流萃取,铜、锌、铁的萃取率分别为98.26%、1.29%、2.28%;铜与铁、锌的分离系数分别达到4346和2425,实现了铜与铁、锌的有效分离。在选定反萃剂硫酸铜浓度为2.5 mol/L、相比(O)/(A)=2∶1、振荡时间6 min的条件下,通过两级逆流反萃,铜的反萃率为94.68%,反萃后铜质量浓度达到7.04 g/L,相较于浸出液中铜离子质量浓度提高了约3.72倍,实现了铜离子的富集,得到的硫酸铜溶液可用于电积铜生产。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22,(9):1700-1704
由辽宁省彰武县的草炭土壤提取富里酸(FA),研究在不同流速、pH、离子强度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条件下,富里酸的运移特征及对重金属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流速下,富里酸的峰值C/C_0变化不大,对富里酸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影响不大;p H=7时,C/C_0值和回收率MR值最大,运移效果最好,而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不利于富里酸的迁移;富里酸随离子强度的升高,穿透曲线的C/C_0值降低,表面活性剂对富里酸的运移影响较大,浓度越大,C/C_0值和MR值越小;FA与重金属(Cu、Cd和Pb)穿透曲线的MR值与重金属单独运移实验的MR值均有所改变,可知FA对重金属的运移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17,(9):1700-1704
由辽宁省彰武县的草炭土壤提取富里酸(FA),研究在不同流速、pH、离子强度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条件下,富里酸的运移特征及对重金属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流速下,富里酸的峰值C/C_0变化不大,对富里酸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影响不大;p H=7时,C/C_0值和回收率MR值最大,运移效果最好,而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不利于富里酸的迁移;富里酸随离子强度的升高,穿透曲线的C/C_0值降低,表面活性剂对富里酸的运移影响较大,浓度越大,C/C_0值和MR值越小;FA与重金属(Cu、Cd和Pb)穿透曲线的MR值与重金属单独运移实验的MR值均有所改变,可知FA对重金属的运移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镀制备了含Ni53.11%、Cu37.8%、P9.09%的Ni-Cu-P三元合金。研究了铜盐、镍盐及络合剂含量,还原剂, pH和施镀温度对该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镀速随硫酸镍浓度、次磷酸钠浓度、施镀温度及镀液pH的升高而增加,随硫酸铜浓度、络合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并得出的最佳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为:3.5 g/L硫酸铜,33 g/L硫酸镍, 24 g/L次磷酸钠,64 g/L柠檬酸钠,20 g/L无水醋酸钠,稳定剂适量,温度80℃,pH 8.00.2。  相似文献   

14.
ABS塑料化学镀铜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ABS塑料表面化学镀铜的工艺流程,讨论了粗化温度和时间、敏化和活化时间、硫酸铜质量浓度、甲醛体积浓度、酒石酸钾钠质量浓度、镀液温度和镀液pH对镀层质量以及化学镀铜沉积速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15~20g/L硫酸铜、15mL/L甲醛、14g/L酒石酸钾钠,镀液温度为323K,镀液的pH为11~12。扫描电镜表明,所得镀层均匀、光亮,结合力好。  相似文献   

15.
TBP对LIX84由Cu2+-NH3-Cl——H2O系萃取铜及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u2+-NH3-Cl--H2O氨性溶液为被萃水相,在LIX84中添加磷酸三丁酯(TBP),考察了有机相中TBP浓度、被萃水相铜离子浓度、总氨浓度和pH值及相比、LIX84浓度对铜萃取率、共萃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LIX84中TBP浓度升高,铜萃取率变化不大,负载有机相的共萃氨量明显降低. 有机相中TBP浓度为0.1 mol/L、LIX84浓度为40%、被萃水相铜离子浓度25 g/L、总氨浓度3 mol/L及pH值9.1、相比1:1、萃取时间30 min时,铜萃取率约为81%,与未添加TBP时基本一致,而负载有机相的共萃氨量由未添加TBP时的260 mg/L降至添加TBP后的85 mg/L.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稀土化合物—马来酰胺酸镧,并作为PVC热稳定剂。首先经单因素实验考察氢氧化钠浓度、氯化稀土浓度、pH值和反应时间对合成马来酰胺酸稀土的影响进行分析,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并利用熔点测定对稀土热稳定剂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合成马来酰胺酸稀土的最佳工艺条件:氢氧化钠浓度0.3 mol·L-1,氯化稀土浓度0.4mol·L-1,pH值为7和反应时间为20 min。最后利用熔点测定对稀土热稳定剂进行表征得马来酰胺酸稀土热稳定剂的熔点为182℃。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铁和硫酸铜为原料,采用柠檬酸配合法制备铁酸铜(CuFe_2O_4),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静态实验,在室温和初始pH值为7的条件下,进行了反应时间、催化剂投料比和浓度、过氧化氢用量及苯酚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试验。催化剂铜铁物质的量比为1∶2时效果最好,催化氧化苯酚为准一级反应动力学,CuFe_2O_4的用量增加对苯酚氧化的催化效果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定温度的水溶液中,以硫酸铜为前驱体,抗坏皿酸(Vc)为还原剂,加入适量修饰剂,合成粒径和形貌可控的纯铜纳米粒子,并通过XRD射线衍射,扫描探针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修饰剂的加入对粒径大小、分布、形貌和晶型结构影响显著;制备的纳米铜颗粒为具有立方品型结构的球型颗粒,分散性较好,尺寸较为均匀,约为60~80nm。纳米铜颗粒表面形成了较薄的有机物质包覆层,它有效阻止了纳米铜粉在空气和水中的氧化和团聚,提高了纳米铜颗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化学镀铜可以作为SLA原型装饰防护或快速模具制造的表面处理方法。为优化化学镀铜工艺,考察了硫酸铜、还原剂、配位剂和添加剂以及温度和pH值等工艺因素对SLA原型表面化学镀铜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铜、pH值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镀铜速率的影响最大,而添加剂可以明显改善沉积铜层的质量和镀液的稳定性。综合考虑镀铜速率和镀液稳定性,得出了SLA原型表面化学镀铜的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20.
采用铜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铜在腐殖酸两组分(富里酸FA、胡敏酸HA)中的吸附-解吸特征,以及介质pH值对这种吸附-解吸的影响。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