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煤炭储量,但具体的赋存条件复杂性非常高,有浅层煤矿也有深层煤矿,有薄煤层也有厚煤层,针对不同的赋存条件,要使用相应的开采方式。就其中的厚层煤矿而言,在我国的煤矿开采中就是需要攻克的难题。近年来,我国一直在使用综放开采的方式来开采厚煤层的煤矿,这是一种投资少、效率高的采煤手段,因此为了推动我国煤矿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综放开采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初论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底辟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底辟型油气构造圈闭在我国东部各含油气盆地的研究中,已开始引起重视。盐丘构造的存在,一般已不再有很大争论。但是,对底辟构造存在的广泛性,特别是对底辟作用在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演化中,究竟有多大影响,我国底辟型构造圈闭的形态、结构以及形成机制上有什么特点,对油气聚集的控制有那些规律可循等等问题,为文论证者还不多见。  相似文献   

3.
浅谈提高机械采油系统效率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油田常用的机械采油方式为有杆抽油、潜油电泵抽油和螺杆泵抽油等,有杆抽油在我国9万多口机采井中,约占90%。本文着重探讨提高有杆采油系统效率的方法,下面提到的机采系统即有杆抽油系统。  相似文献   

4.
西部天然气资源保障度不断提高: 我国西部有6个主要沉积盆地(塔里木、四川、陕甘宁、准噶尔、柴达木及吐哈盆地),预测天然气资源达到22.4万亿立方米,占我国陆上天然气总资源量30万亿立方米的75%。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储量有大幅度增长,截至1998年底,西部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达1.31万亿立方米,具备长期稳定外输年产天然气150亿立方米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西气东输”与我国石油安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西气东输”对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经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中国油气资源的短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弥补我国油气资源短缺 ,也为了我国石油安全和国家安全 ,我们要以“西气东输”为契机 ,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 ,建立陆上国际油气运输通道 ,充分利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丰富天然气资源。连接“西气东输”管线与国外 (特别是中亚 )输气管线将是我国 2 1世纪的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工程保险能够降低工程风险 ,改善投融资条件。也正是因其在保证受损的工程建设迅速得到经济补偿、减少经济纠纷、维护工程社会效益及参与各方利益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得以迅速发展。在国外已有 14 9年的发展历史 ,成为承发包工程的国际惯例。在我国从推出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开始也有 10年的历史 ,但业务发展缓慢 ,目前内资项目投保的比例不足 30 %。这除了与我国投资体制、工程建筑界认识不足有关外 ,还与我国保险费率确定缺乏科学合理性有很深的关系。在我国 ,不同的保险公司在同一工程上保险费率报价相差甚多 ,难以解释保险费率的合理…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大庆、齐鲁和扬子等大型乙烯工程的相继投产,我国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和乙烯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已形成的生产能力有163.5万吨,1987年我国的乙烯产量为92.8万吨。我国目前的乙烯生产装置基本上都是70年代初期从国外引进的,其开车方法都沿用国外提供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进我国核心期刊测评工作的科学化、定量化和规范化,使核心期刊测评有更全面、完整的统计与分析数据来源,同时也为适应我国网络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大约有90%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兴建起来的。石油行业有很多企业由于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已延续了几十年,传统管理模式很难一下子解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国企改革,但国企管理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还没能按市场经济来组织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的  相似文献   

10.
正按照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地处我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广大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涉及16个省、市、自治区,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城乡人口约有5.5亿,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8%,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政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低渗透油藏储量动用率和原油采收率,在总结博兴洼陷低渗透油藏研究成果及各种资料的基础上,依据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点和储层物性特征,通过理论研究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因不同渗透率级差低渗透储层流体渗流特征不同,将低渗透进一步细分为普通低渗透、特低渗透、超低渗透。对开发难度大的特低渗透、超低渗透油藏采取了常规注水开发、小井距注水开发、大型压裂弹性开发、气驱开发和长水平段水平井非常规开发等一系列差异开发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技术进展,并对这些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博兴洼陷低渗透油藏内的流体均具备一定的流动能力,通过差异开发技术改善渗流特征,可以实现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12.
牛圈湖油田西山窑油藏具有低孔、特低渗以及低温、低压特征,单井自然产能极低,绝大多数油井都需经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高产。根据油藏特征,分析了压裂改造技术的难点:压裂液破胶返排困难、要求裂缝高导流能力及适当控制缝高延伸。针对上述难题,研究开发了低聚物压裂液体系,体系具有耐温、耐剪切性能好、残渣含量低、地层伤害小、现场配制方便、摩阻低、成本低等性能优点。该液体体系应用于牛圈湖油田,增产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王晓雯 《特种油气藏》2021,28(1):103-110
吴起油田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导致注水效果差.针对该问题,通过高压压汞、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分析了吴起油田长6段的孔隙结构特征和黏土矿物组成,选取9个孔隙结构参数作为特征参数,建立了基于储层孔隙结构的储层综合评价标准,将储层分为Ⅰ(好)、Ⅱ(中)和Ⅲ(差)3类,并对不同类型储层的...  相似文献   

14.
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低产低效井,其治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油田的经济效益。根据Q油田低产低效形成原因,将低产低效井分为地质低效、油藏低效和工艺低效三类,并针对每一类低产低效井形成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包括地质油藏做精做细,逐层挖潜,剩余油精细研究;完善注采井网,优化注水系统;优化工作制度等措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Q油田2017年完成低产低效井治理43口,日产量增加1 032.9 m3,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  相似文献   

15.
榆林气田低产低效井开发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气田自1999年投入开发以来,产能建设大幅提高,生产规模成倍增长。随着气田开发规模的扩大,气井数量成倍增加,低产低效井的数量随之增加,对低产低效期间加强研究意义重大。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利用开发生产资料对榆林气田低产低效气井的地质特征,开发现状,管理制度,下步开发措施等方面予以分析与研究,提出具体建议或措施;寻找榆林气田低产低效井合理的开发方式及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川南、川中过渡带荷包场-界石场地区的须家河组砂岩储层是一套典型的低压致密储集层。由于储层具有低压、低渗、高束缚水饱和度的特点,其渗流机理不同于常规储层。气井在低渗、低压力系数的储层开发过程中表现为低自然产能,有些井受到钻井污染,基本没有产量。通常水力加砂压裂是经济高效开发此类气藏的必要手段,但由于常规低渗透储层试井方法及油气测试手段对低产甚至无产量气井的测试、评价受到限制,使得压裂前储层物性和气井产能无法确定,无法对气井压裂效果做出客观正确地评价。为此,基于脉冲试井不稳定渗流原理,开展了低压致密气藏气井微型注入测试技术研究,提出了确定低压致密气藏储层物性和气井产能识别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低渗致密气藏储层渗流物性,确定气井生产潜力,并为低丰度、低压渗致密气藏储层效益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西煤层气井储层低温、低孔、低渗地质特征,室内优选了低残渣稠化剂、交联剂、助排剂、破胶剂、破胶激活剂等添加剂,形成了低伤害、低温易破胶的压裂液体系,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发现具有优良的耐温耐剪切性能、破胶彻底、低滤失、低残渣特点。通过现场十多井次的应用证明,该压裂液体系具有携砂效果好、破胶彻底特点,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凝低能油井测液面恢复间开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能低产油井由于地层能量差、产量低、泵效低,在连续生产的情况下带来电量消耗大,油管杆磨损严重等问题,使得电费高、作业费用高,投入产出比低,影响了开发效益。文章针对河南东庄杨坡油田油井高凝低能的特点,采用测液面恢复实现间开技术,能够较好地确定油井的供液能力,从而根据井下供液能力确定油井的开抽、停抽时段,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技术也适合其他能量差、液量低的油井。在低产低能井的应用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的评价低熟气生成量方法这一难题,从低熟气的(低温)热成因机理出发,认为当前被广泛、成功应用于成熟的热成因天然气生成量评价的化学动力学方法仍应是评价低熟气生成量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并标定了松辽盆地代表性源岩干酪根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进而与可能成为低熟气先质的非烃、沥青质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一起,构成了评价低熟气生成量的方法,同时指出有机质中少量的低活化能组分的存在是低熟气生成的内因。实际应用表明,松辽盆地北部低熟气的总生成量为41 992×108m3,如果采用1%的运聚系数,则松辽盆地低熟气的资源量约为420×108m3,远低于松辽盆地常规热成因气的资源量;由化学动力学方法来评价低熟气生成量是可行的,这一方法也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富含低熟气的盆地。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声波在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含气储层中的传播规律,采用改进的White气包模型,模拟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中不同频率纵横波性质随不同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并与常规及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储层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与常规和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储层声波随不同含气饱和度变化规律的区别,以及气包半径的选取对声波传播规律的影响,且结合实验室测量结果进一步验证分析的正确性。频率一定,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与常规储层及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储层规律相似,声波速度和衰减对储层含气也有一定的灵敏度,但随含水饱和度迅速增大的起跳点对应含水饱和度值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