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高层建筑桩筏地基及基础的内力与沉降求解方法,提出了变基床系数的新求解方法,并应用于基础及地基平衡方程的求解.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高层建筑桩筏地基及基础的内力与沉降求解方法,提出了变基床系数的新求解方法,并应用于基础及地基平衡方程的求解.  相似文献   

3.
将群桩中的单桩的桩顶沉降分为桩身压缩和桩端位移分别计算,桩身压缩由实测方法或理论分析方法估算,桩端沉降根据分层总和法计算.将桩简化成弹簧作用在筏板下,弹簧刚度根据桩顶平均荷载和相应的沉降获得.最后,介绍了该方法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减少桩筏基础筏板厚度,降低基础造价.方法 采用有限元程序、数值分析的手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起了桩土、桩筏基础与地基土、上部结构桩筏基础与地基土共同作用分析模型,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分析和研究了筏厚不同情况下桩顶反力、筏板最大挠度及挠度差、筏板内力分布等变化规律.结果 在保证基础的差异沉降符合建筑物安全工作的要求的基础上,筏板最佳厚度的取值主要与筏板基础的长度、宽度、布桩的桩间距,筏板基础的砼强度等级以及群桩中单桩刚度有关.结论 得出了筏板最佳板厚取值的理论公式.直接结果使筏板可以减薄,降低基础造价.为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筏板基础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桩-筏基础荷载传递的局部化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化分析方法,即采用悬臂梁比拟筏板与柱周围各桩之间的联系,进行桩顶沉降计算,再用差分法计算筏板弯矩,建立了同时考虑桩的弹性支承性质和桩间土参与共同工作的不规则桩-筏基础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采用变容差主动约束可行方向法对一实际工程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桩土共同作用的桩筏基础设计时,其核心之一是合理评估筏板的荷载分担特性。为了准确得到筏板的荷载分担比大小,基于桩土筏相互作用理论提出了竖向荷载作用下考虑土体非线性弹塑性的刚性板桩筏基础实用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土体参数、桩数、桩间距、桩长及桩径对筏板荷载分担比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考虑基础整体安全系数影响的筏板荷载分担比归一化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基础整体安全系数对筏板荷载分担比的大小有重要影响,安全系数越小,筏板荷载分担作用越大;桩数、桩长、桩间距直接影响筏板荷载分担比的大小,但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别,桩间距影响较显著,桩长次之,桩数影响程度较弱;采用归一化分析模型能较好地统一不同参数对筏板荷载分担比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初步验证了归一化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探讨高层建筑物—桩筏基础—地基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 ,并运用大型结构分析通用软件SuperSAP ,计算了某一特定体系在改变各种因素的条件下结构的周期、频率与振型 ,得出了对工程设计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对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人工挖孔挡土桩的简化计算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如圆截面受弯挡土桩简化计算,圆截面锚桩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并通过具体算例,对钻孔灌注挡土桩、锚桩的构造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框架结构在桩-土共同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桩-土共同工作下,框架结构梁柱产生的内力,为上部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无填充墙的多层框架和填充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同时考虑弯曲剪切变形,采用差由框架柱子的沉降差δ,求出了框架柱端弯矩及梁端弯矩的解析式,分析了在考虑桩土共同作用下,框架柱内力产生重分布的原因。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桩-土共同作用下,框架柱荷载有向边柱转移的现象,与常规设计方法相比,边柱增大25%左右,中柱减小5%左  相似文献   

10.
对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人工挖孔挡土桩的简化计算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如圆截面受弯挡土桩简化计算,圆截面锚桩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并通过具体算例,对钻孔灌注挡土桩、锚桩的构造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将群桩筏板基础离散成桩和弹性板,桩筏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转化为桩、弹性板与地基之间的力与位移协调分析。对不同的地基模型求解相应的地基柔度系数,同时将桩作为弹性杆件求解其柔度系数,并将筏板视为地基上的四边自由矩形板,求出其在地基反力、桩顶反力和外荷载以及简支边广义位移共同作用下的位移,最后通过力和位移协调建立桩、筏、地基之间的共同作用方程并求解。算例对比表明半解析半数值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能满足实际工程计算需要。  相似文献   

12.
桩—筏(梁)基础设计时,筏板(梁)底部的地基反力的确定是十分关键的,它不仅受到上部结构的刚度影响,还受到地基土的固结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及地基刚度的时效性等的影响,设计时其计算模型的建立又和桩—筏(梁)的刚度有关。根据地基土在桩—筏(梁)基础的作用下的实际受力状况,结合工程实例,提出桩—筏(梁)基础设计时简化计算的3种模型及3种型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柔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中,如何确定复合地基的有效桩长,一直是工程实践中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柔性桩桩顶沉降和桩侧变形的基础上,根据桩土之间的位移协调原理,推导出了柔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简化计算方法。按照工程实例提出的设计长度及不同分析方法的计算,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高层建筑成为了我国的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分析筏板基础的沉降量计算,并利用根据实际沉降观测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相应的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基变形计算是土力学中尚在进行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苏联建筑法规和我国规范的计算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改进,合理考虑土的压缩特性,提出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选取高铁常见PHC刚性桩-筏复合地基典型单元体,考虑刚性桩不排水客观特性,分别建立加固区与下卧层土体固结方程,并结合实例深层次揭示地基设计参数对固结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刚性桩-筏复合地基固结具有时变效应,填筑期主要受加固区固结速率影响,静置期主要受下卧层固结速率影响;置换率、相对加固深度和桩-土压缩模量比等设计参数对复合地基固结速率均有影响,临界范围分别为0.03~0.06、0.5~0.8和100~150;本文算法合理性得到验证,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区高铁刚性桩-筏复合地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砂卵石土由于其优良的工程特性而在高层建筑中逐渐开始应用,同时,其上部结构、基础同地基是统一的有机整体,若设计再沿用传统的设计理念,不考虑上下部的相互作用则不甚合理。本文以结构刚度凝聚法理论进行上部结构力学机理分析,并将上部结构所有刚度和荷载凝聚于基础上;其次,基于动三轴试验建立砂卵石地基模型;最后,详细分析筏板的各种计算模型,在工程实例有限元数值计算基础上进行共同作用分析,重点归纳了砂卵石地基上各种筏板计算模型的内力和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8.
根据Biot固结理论,采用Laplace和Hankel变换方法得到了半空间饱和土表面和土体内受垂直环形载荷作用下的变换域内基本解.再根据虚拟桩法,得出了土-筏板-桩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求解积分方程并进行相应的数值逆变换可得单桩的变形、轴力、孔压以及筏板与土的接触正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数值结果表明:随着土体的逐步固结与流变,筏板与土的接触正应力将减小,而桩所分担的荷载比例增加;同时桩周孔压逐步消散;桩身位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增大.  相似文献   

19.
钢板桩支护适用于受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基坑不能采用放坡开挖,必须进行垂直土方开挖的地下工程施工。分析基坑支护结构土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朗肯土压力计算的原理,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基坑板桩式支护结构设计中土压力的计算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的三种计算方法(规范的CFG桩法、龚晓南法、双层应力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利用规范CFG桩法计算的沉降量与实测沉降量比较贴近,但是,其加固区复合模量计算方法的根据有待完善;龚晓南法给出的桩端刺入下卧层的变形量目前尚没有充足的依据;双层应力法在理论上比较合理,但在实际应用上,应力水平系数不易准确确定。通过本文的分析,提出对于桩端下卧层承载力较高的地基,应采用规范的CFG桩法计算复合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