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PET材料的静电积聚问题,合成了无规共聚物结构的非离子与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重点考察了阳离子型抗静电剂中的季铵盐组分对抗静电剂的热学性能、抗静电性能的影响,以及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的含量对PET基体的抗静电性能、表面亲水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的热稳定性不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优于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当季铵盐的添加量为14%时,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相对最优;当阳离子型抗静电剂质量分数达到20%时,PET注塑样品的表面电阻率下降了4个数量级,表面接触角下降了63.03%,抗静电性能以及表面亲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但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何文元 《毛纺科技》2012,40(10):39-42
芳砜纶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限制了芳砜纶在多种场合的应用。研究证明,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抗静电剂,可以消除芳砜纶在纺纱过程中的静电;采用吸湿性能好的纤维与芳砜纶混纺或在针织机上混织,当混合比适当时,既可以保持芳砜纶良好的阻燃性能,又可以改善芳砜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10%羊毛、20%阻燃粘胶及碳纤维等纤维原料,与芳砜纶进行混纺或混织,其织物的阻燃性能达到国家阻燃产品的标准要求,抗静电性能也可以得到最为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酆琴 《印染助剂》2008,25(5):37-39
采用亲水性非离子抗静电剂SE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得出了最佳的整理工艺条件:抗静电剂SE 50g/L,190℃焙烘30s.经抗静电剂整理后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和耐洗性能,而且对织物的白度与色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亲水性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贺宝元  贾顺田  魏单 《印染助剂》2006,23(10):31-33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聚乙二醇、己二酸和氧化锌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亲水性非离子涤纶抗静电剂,得出了最佳的整理工艺条件.经抗静电剂整理过的涤纶织物在较低相对湿度下,仍具有较高回潮率和良好的抗静电性能,而且对织物的色度与白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适用于真丝绸的非离子型高效抗静电剂ATS-1,其抗静电性略优于附离子型搞静电剂SN,并克服了SN易使染料褪色、色光变化、刺激皮肤等弊病。文中介绍了该助剂的主要性能、试验情况与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制的纳米抗菌抗静电剂做添加剂,与常规聚丙烯切片按一定比例共混造粒,熔融纺丝制得抗菌抗静电聚丙烯纤维。在扫描电镜上观察抗菌抗静电剂在制得的母粒中的分散情况,通过DSC测试比较常规切片与抗菌抗静电母粒的热学性能,通过流变试验测试共混熔体的流动性能,研究了通过熔融纺丝制得的抗菌抗静电聚丙烯纤维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和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7.
聚酯纤维高速防DTY油剂是由平滑剂、抗静电剂和乳化剂组成。一般用矿物油作平滑剂,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抗静电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1)。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和增溶作用(2),使其与矿物油很难用萃取方法分离。鲁森曾提出硅胶柱层析分离油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3),油剂中矿物油与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讨论氧化铝柱层析分离、测定聚酯纤维高速纺DTY油剂中的矿物油及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氧化石墨烯对丙纶非织造布进行抗静电改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石墨烯和抗静电改性前后的丙纶非织造布的表面形态进行表征,并测试改性前后丙纶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边缘带有褶皱结构;改性后丙纶非织造布纤维表面出现了沟槽和凹坑,氧化石墨烯附着在丙纶非织造布纤维表面;经氧化石墨烯改性的丙纶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得到较大的提高;且当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1.2%时,改性后丙纶非织造布的综合性能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9.
引言用水溶性单体的紫外光诱导接枝聚合对聚酯(PET)织物进行改,使织物的疏水表面在不改变膨松性的情况下保持永久性亲水性能。所用单体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通过测定用棉织物摩擦产生的摩擦静电势,研究改性PET织物的抗静电性能,静电势的衰减时间  相似文献   

10.
王薇  施秋萍  朱泉 《江苏印染》2010,(1):34-36,44
选取阳离子型及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与含氟拒水整理剂WR-1同浴整理涤纶,研究同浴整理对拒水、拒油、抗静电整理效果的影响。发现阳离子抗静电剂DM-3722、WX-680A、非离子抗静电剂LD-9400与含氟拒水整理剂WR-1相容性良好,同浴整理对拒水、拒油、抗静电整理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王薇  施秋萍  朱泉 《染整技术》2010,32(1):34-36,44
选取阳离子型及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与含氟拒水整理剂WR-1同浴整理涤纶,研究同浴整理对拒水、拒油、抗静电整理效果的影响。发现阳离子抗静电剂DM-3722、WX-680A、非离子抗静电剂LD-9400与含氟拒水整理剂WR-1相容性良好,同浴整理对拒水、拒油、抗静电整理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新型抗静电剂对高密细旦锦纶织物进行抗静电整理,分析了多种助剂和抗静电剂对织物抗静电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抗静电整理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地提高抗静电效果.  相似文献   

13.
涤纶织物的纳米抗静电功能整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涂层方法对涤纶面料进行了纳米级ATO抗静电剂的抗静电功能整理,实验发现:采用二步刮涂法可使涤纶面料具有持久的抗静电性能(耐洗性达50次)。SEM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当ATO粒子暴露在膜的表面时,它才能发挥抗静电性能;当ATO粒子以部分潭没于膜内,部分显露在膜表面的形式存在于涂层中时,涂膜的抗静电性能才能持久。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聚乙烯/聚丙烯(PE/PP)覆膜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能,通过高分子抗静电剂与改性松香树脂热熔胶共混制备抗静电复配热熔胶,并将其用于PE/PP非织造布的喷胶覆膜加工。分析了复配热熔胶的热稳定性以及抗静电剂添加量对其熔融黏度的影响,并对比测试了复配胶对PE/PP覆膜非织造布抗静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高分子抗静电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复配胶熔融黏度逐渐降低后趋于稳定;复配胶在高温区的热稳定性下降,但熔融状态下的热稳定性不受影响;复配胶可向PP非织造布、PE膜基体及其外表面渗透,构筑电荷转移与泄漏网络,从而提升覆膜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能,且抗静电性能的提升与复配胶中抗静电剂的质量分数成正相关;经5次水洗后,PE/PP覆膜非织造布仍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不同含量的抗静电剂TF-481,以及不同配比的其他表面活性剂与平滑剂配制了不同的芳砜纶纺纱油剂。探讨了抗静电剂TF-481的含量和其他表面活性剂与平滑剂的配比对芳砜纶的可纺性与纤维实际纺纱过程、成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抗静电剂质量分数为4%、其他表面活性剂与平滑剂的质量比为20∶80的油剂处理的芳砜纶,其可纺性最好,且在实际纺纱过程中的表现和成纱性能也最优。  相似文献   

16.
用PEEM(2)抗静电剂与聚酯切片共混纺丝制备耐久性抗静电聚酯纤维,其抗静电性、耐洗涤性优良。用红外、DTA、显微镜等研究了抗静电剂及其共混纺丝制备的抗静电纤维的结构、性能,并对抗静电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锑掺杂的二氧化锡纳米粉粒抗静电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锑掺杂的二氧化锡纳米粉粒的制备;研究了不同锑掺杂量的二氧化锡纳米粉粒及其不同混合比对制得抗静电剂性能的影响,这种抗静电剂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18.
纺织浆料助剂的功能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浆料配方中所使用的助剂在浆液中所起的作用除弥补主浆料性能不足之外,还能协助主浆料更好地发挥浆液的物化性能,从而提高浆纱质量。目前浆料中所用的助剂-柔软剂、平滑剂、渗透剂、抗静电剂、消泡剂等大多数系表面活性剂,应根据浆液的性能正确选择这些助剂。一般常用的助剂主要是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类,重点介绍了这两类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物化性能和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PTFE短纤膜裂过程中的抗静电性能,采用抗静电剂共混和表面喷洒方式对PTFE短纤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TFE树脂中共混抗静电剂FC4400比例的增加,抗静电性能提高,但同时导致纤维强度的降低;当混和液中抗静电剂SN为1%,异丙醇超过39.6%时,表面喷洒的混和液可在PTFE片材表面形成连续薄膜,表现出较好的抗静电性能,且该方法对材料的断裂强度影响小.实际应用试验表明,通过喷洒抗静电剂的方式,可显著改善开纤过程中的纤维结团、缠辊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涤纶织物容易产生静电,选用聚醚酯(非离子)永久型抗静电剂,[通过后整理工艺赋予织物抗静电的功能,分别采用浸轧法和高温高压法对涤纶织物进行了整理试验,并对其耐久性以及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抗静电效果及其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