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余华的多部长中短篇小说进行了叙事比较,发现余华从先锋时期一直保留下来的一种叙事策略——重复叙事。他对这种形式的强烈迷恋,与其叙事内容的变换存在着某种奇特的依存关系,即余华先锋小说中的重复叙事,先锋后转型的重复叙事,重复叙事策略之魅力。  相似文献   

2.
所有的亲人都相继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一头老牛与他相伴,对于《活着》的主人公福贵来说,真可谓"上帝死了"。福贵仍然坚强、平静、安然的活着,支撑他的是他曾经拥有过的亲人的真情关爱,以及他的乐观和对生命本能的挚爱。  相似文献   

3.
《饰》2009,(4):109-109
灵感来源于不断变幻的思维。以追忆的视角扫描过去,过去是渐行渐远的现在。以进化的感官触摸未来,未来是无数未知的过往。抓紧手中的现在,回味逝去的现在,承接全新的现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东西方化交流的加剧,学的世界性认同倾向中在迅速发展。陕西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白鹿原》与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其听《百年孤独》应该说是代表各自民族特色的好作品。从两共有的全景式写法、群体意识、梦幻与真实相通的世界、被打破的大同世界、真爱的控诉、不屈的原始生命力等六个方面加以比较,得出了两无论在探讨人类命运、人类苦难的严肃主题上,还是表现各自民族的特点上才极大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刘勰生活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齐梁时代,但《文心雕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序志》篇所呈现的刘勰因圣人垂梦而最终织梦成书、敷赞圣旨并立言不朽的人生志愿以及改变颓靡文坛的为文动机,都与其崇儒尊孔的思想密切相关。《宗经》篇所宗之经即儒家经典,宗经思想作为《文心雕龙》的核心思想贯穿全书,"文之枢纽"之一的《辨骚》篇也有体现。在《宗经》之"宗"与《辨骚》之"辨"中,见出《序志》篇"变乎骚"之"变"在于"奇"和"采",由此,刘勰确立了"执正驭奇"、"衔华佩实"的理想文学观。  相似文献   

6.
从余华转型期作品《活着》入手,通过作品主人公福贵在面临人生种种打击之后,依然保持对生活的执著热情出发,探析生命的意义和存在本质。对作品所传达出的“活着的意义在于活着本身”这一朴素的哲学命题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7.
从《诗经》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文艺思想和审美意识等几方面来论述《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围绕李光头和刘镇群众,以夸张、嘲讽的方式和狂欢式的情绪言说着荒诞。但是,小说之荒诞是与客观真实结合在一起的,是以现实的荒诞为基础的,小说正是用荒诞叙说真实。  相似文献   

9.
新记时期的《大公报》在我国20世纪前期颇具影响力,其成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公报》对副刊建设的重视.以《大公报·文学副刊》为例,从其创办过程,与知识分子的互动等问题进行展开,探讨了《大公报》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与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10.
郝敬所著《尚书辨解》对《尚书》的题旨、章句、文辞进行了文学关照。郝敬注重区分《今文尚书》《古文尚书》的文学性,以《今文尚书》为典范,试图以史实为基础,贯通《今文尚书》各篇的题旨;以文势为切入点,解析《今文尚书》篇章、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探究《今文尚书》"情感""文辞"之间的张力,以"委婉"归纳《尚书》的情感、语言特点。郝敬通过对《尚书》进行文学的关照,从其中寻求资源以介入晚明的文艺建构,不仅适应了晚明时文与古文合流的趋势,亦对复古派、时文之"模拟"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1.
吉狄马加作为当代著名彝族诗人,是较早具有族性意识的少数民族诗人之一。其创作表现出浓郁的民族归属感和对本民族的爱,当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被包围和消解的命运时,他把传承本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使少数民族文学彰显出其特色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意义被学者执着地追寻。他们试图探索在语言背后潜藏的各种以供人类交流的意义。美国学者奥格登(C.K.Ogden)和英国学者理查兹(I.A.Richards)提出了意义之意义理论,其所著《意义之意义》一书是探索语言意义的开山之作,为语义学的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启了后来学者对语言意义的解读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托尼.莫里森的新作《天堂》描写了一个黑人城镇的兴衰,解读了生活在爱与恨、孤立与融入、分裂与聚合、吸纳与排斥、嫉妒与谅解、同情与冷漠等多元矛盾中的普通人。尤其是生活在男权社会中的女性为了摆脱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为了逃脱不幸的生活来到了修道院,并在那里构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理想国",展现了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的传播史,是一部充满着争议的学术史.污名与正名,贬斥与赞美,禁毁与珍藏,恰也呈显出该书的强大生命力.兰陵笑笑生大写声色犬马,文字间却透着一副冷峻,嘲讽世人和市井,嘲讽那些个虚情假意和万丈红尘.数百年过去了,人性的贪欲,仍是人类远不能摆脱的精神痼疾,而正是在这里,你能发现《金瓶梅》的传世密码.  相似文献   

15.
李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评点家。文章以李贽对《水浒传》的评点为例,较为详细地分析和总结了李贽在古典文学评点中的文本价值的确立、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和文学创作的先进思想性。  相似文献   

16.
《时与潮文艺》是战时重庆的一份文艺刊物,也是战时中国的一份质量相当高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期刊。它对法国文学的译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国人翻译过来的法国文学作品,以及国人所写的相关研究论文和译介文章等2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伊戈尔远征记》是俄国最早的战争文学典范,对苏联战争文学有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的力量与人道主义精神,二是大自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曹植诗文深受《诗经》影响,其中有很多借鉴于《诗经》的句子,或者直接摘引原句,或者化用诗句,或者运用篇名取其篇旨义。这些既说明了《诗经》对曹植的诗文创作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而且也说明了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经学与文学出现了频繁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人民之声》以美国南方重建时期的社会变迁为素材,真实反映了当时美国南方生活的不同侧面;作品在主要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刻画上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手法有机融合,运用巧合、想象等手段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