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某地太阳能辐射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光伏组件倾斜角对并网发电的影响,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了光资源计算和年度发电量分析,得出结论:以最佳倾斜角为基点,偏离5°以内对发电量影响为0.2%~0.4%,偏离10°左右时对发电量影响为0.7%~1.4%,偏离15°左右时对发电量影响为2.8%~7.8%。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建筑屋顶光伏设计项目具有实际意义,借助PVSYST软件和相关数据库,通过分析沈阳地区的气象数据、项目建筑屋顶阴影情况、装机容量及倾角设计,评估建筑屋顶全年光照辐射情况,并对根据建筑屋顶要求设计的光伏系统进行发电量模拟仿真,对该屋顶光伏设计进行评估,为实际工程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安装的一套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系统为例对系统的风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及系统的每月日均发电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在风电机组发电量最低的7、8、9月仍能够保证用户需求,向用户稳定供电,不需再增加光伏组件。系统匹配性能良好,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4.
楼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有效提升楼顶天台利用,并具有为日常生活办公提供备用电源的作用。为规范此类小型发电系统的设计,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所设楼宇60 kW光伏发电系统为对象,基于地域太阳光照等气候条件下,着重分析了该光伏组件的串并联方案和阵列间距等安装方式和设计特征。研究发现,该楼宇光伏发电系统工作效率可达83.8%,但该系统也存在未有效考虑系统逆流等严重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达到小屋的全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总量尽可能大,而单位发电量的费用尽可能小,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采用平面二分搜索启发式算法,根据最小浪费优先策略对光伏电池进行铺设,得到墙面铺设光伏电池的种类和数量,算出电池板的最佳倾角.  相似文献   

6.
根据斜单轴跟踪式光伏设备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其光伏组件的安装倾角优化方法.该方法以光伏组件全年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为目标函数,从分析太阳的入射角着手,推导倾斜面与水平面上接收太阳辐射量之间的关系,构造了斜单轴跟踪式光伏组件接收太阳辐射量的测算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求解了光伏组件的最佳安装倾角.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辐射量测算模型的准确性较高、安装倾角优化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7.
组件串联型光伏系统(包括集中式、组串式、多串式等)由于局部阴影遮蔽常导致组件失配,从而造成较大的发电量损失。光伏均衡器能够在不改变现有光伏系统架构的前提下,通过并联电力电子变换器处理失配条件下的差分功率,从而实现所有组件工作在其最大功率点附近,因而可以大大提升光伏系统在失配条件下的发电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输入多输出推挽变换器的光伏均衡器,该拓扑具有结构简单、开关器件少等优点。首先对光伏组件的遮蔽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光伏均衡器的原理进行了阐述;继而对所提出的光伏均衡器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最后对所设计的光伏均衡器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光伏均衡器能够大幅提升光伏系统在失配条件下的发电量,最大提升量可达41.4%。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发电效益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 IPV)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太阳能辐射量是设计该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简易的太阳能光电板日辐射量的推算模型,并结合PVSYST软件实现了对系统发电量的计算,然后通过案例以斜面倾角分别为0°、15°、90°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推算的太阳能光电板日辐射量模拟值与实测数值吻合较好,可以为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 IPV)系统发电效益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文献中太阳电池工程简化模型的模型系数值不适用于当今光伏组件的问题,提出简单的仅需利用光伏组件出厂数据的模型系数确定方法.系数b通过拟合25℃下不同辐照度对应的开路电压数据得到,系数a和c分别取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的温度系数.不同厂家生产的光伏组件系数b不同,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光伏组件系数b可以取相同值.综合改进后的太阳电池工程简化模型、分段函数形式的太阳电池温度模型和考虑安装条件的入射光强度模型,开展光伏组件电气输出特性的动态仿真.当组件倾角小于最佳倾角时,角度变化对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很小;当倾角大于最佳倾角时,角度变化对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较大,影响程度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在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中,通常要设计最佳的安装角度使太阳能板全年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最大,而在不同地区,太阳能板的最佳安装角度会有所不同。本研究计算了青岛地区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量,并对该地区的屋顶太阳能板接收太阳辐射的特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青岛地区太阳能板接收最大太阳辐射量的最佳倾斜角和最佳方位角,以及太阳能板两排阵列安装的最小间距,可为该地区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大多采用了固定式安装方式,这种安装方式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而提高系统的太阳能转换效率会对系统的发电量有非常大地提升。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太阳能跟踪系统。通过对河南省许昌市地区建设太阳能房电站提供设计方案,并运用PVsyst软件仿真模拟,得出双轴跟踪系统与传统固定式光伏系统的利与弊,从而优化系统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WSN节点太阳能光伏自供电系统中,光伏电池板的部署角度是影响获取太阳辐射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阐述了光伏电池板固定过程中的倾斜角度和方位角度,给出了倾斜角和方位角的最佳角度部署策略.在此基础上,以桂林某大学(E110.3°,N25.07°)为部署实验地点,利用PVsyst 6软件对光伏电池板最佳倾斜角和方位角的部署策略进...  相似文献   

13.
选用单晶双面发电电池组件、光伏优化器和自主研发的双维追日太阳追踪系统将光伏发电和智能化建筑相结合,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方式,对太阳能别墅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其在10 d中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太阳能别墅运行期间所产生的光伏总发电量为540.27 kW·h,别墅总能耗为453.46 kW·h,累计净能耗为86.81 kW·h。在不产生任何污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给光伏组件供电和智能建筑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阐述常州丰臣海悦广场离网型太阳能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过程,详细分析了蓄电池选择、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的朝向与倾斜角、逆变器的选择方法以及项目的调试、监测与维护。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量18.980 MW·h,可节约标准煤6.832 8×103kg。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反复作图试验,得出画建筑效果图的透视阴影时,30°~40°的光线角度能增强建筑效果图美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某飞机进气组件的安装存在开启角度和阶差超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分析进气组件结构关系,其次找出开启角度和阶差超差问题的原因分析,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可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对装配过程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利用四杆机构的原理进行建模,计算出最佳安装方案,最后经装机验证得到结论.  相似文献   

17.
以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影响的电力供需模型。针对不同类型建筑的数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任一建筑密度,减小建筑容积率可提高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对任一特定建筑,存在某临界容积率,使得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大于需求侧电负荷。  相似文献   

18.
在有限常规资源和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下光伏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自2004年以来,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已经超过20 GW。大量的光伏组件常年暴露在复杂环境下,伴随时间的推移,光伏组件发电状况在不断变化。以2004年安装使用的多晶硅太阳能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同规格、10年期新旧组件实际测试与分析,对比组件技术规程,得出了多晶硅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10年期衰减程度。对我国在用的和即将大量投入使用的光伏组件如何控制质量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分析了导致组件老化的原因,提出降低组件功率衰减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光伏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不影响光伏发电实际效果,以45 k 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为例,对其系统各个组成部件进行设计,同时对系统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等重要组成部件进行了优化的选型合理匹配。通过系统25年的发电量计算,分析出整套系统所带来的节能减排效应及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光伏系统的主要组成,以及其在光伏建筑中应用时的设计和安装要求.列举了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分类以及应用环境,介绍了光伏系统的分类和设计选择,明确了光伏系统设计和安装要点.对建筑中的光伏系统设计和安装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