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过硫酸铵(APS)浓度对化学镀银织物电极性能的影响,得到性能更加优异的织物电极,选用硝酸作为掺杂剂,苯胺(An)单体作为原料,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通过改变过硫酸铵浓度,采用原位化学聚合法在织物表面获得较厚的聚苯胺(PANI)沉积层,再利用超声波化学镀银制备导电织物,最后组装成织物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极阻抗测试仪进行测试,得出氧化剂过硫酸铵浓度对聚苯胺/镀银织物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硝酸浓度为0.5 mol/L,苯胺浓度为0.25 mol/L,过硫酸铵浓度为0.1 mol/L时,所制备镀银织物电极的导电性最好,与皮肤间的阻抗变化曲线更接近于医用Ag/Ag Cl凝胶电极,阻抗值相对最小,在5~100 Hz频率范围内的阻抗均在0.2 MΩ·cm2以下,远小于1 MΩ·cm2,可满足纺织干电极皮肤阻抗标准要求。随着过硫酸铵浓度的增加,制备的织物电极的性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巴胺对涤棉纱预处理,以葡萄糖为还原剂,将包覆有聚多巴胺层的涤棉纱置于硝酸银溶液中,在涤棉纱表面生成一层连续均匀致密的镀银层,制备了涤棉导电纱。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超景深三维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仪(TG)对镀银导电涤棉纱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AgNO3摩尔浓度为0.12 mol/L时,化学镀银涤棉纱的电阻为1.72Ω/cm; SEM观察显示纱线表面具有连续的镀银层,XRD分析得到镀银涤棉纱线的特征衍射峰与金属纳米银的衍射峰一致。四探针测试镀银导电涤棉纱作纬纱的平纹机织物的方阻为1.49Ω/,在施加电压1.5 V时,约50 s后织物的温度达到50.9℃,以镀银导电涤棉纱作为纬纱制备的织物具备良好的电加热性能。  相似文献   

3.
王晓菲  万爱兰 《纺织学报》2020,41(4):112-116
为得到导电性能优良的涤纶织物,在紫外线辐照下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银导电涤纶织物。探讨了AgNO3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吡咯/银(PPy/Ag)导电涤纶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低温真空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220 W,处理时间为4 min,AgNO3浓度为0.4 mol/L,SDBS浓度为0.02 mol/L,PVP浓度为0.8 mol/L,反应时间为8 h时,所制得的导电涤纶织物表面方阻最小,为61.54 Ω/□,且表面具有1层连续的聚吡咯导电薄膜;导电涤纶织物表面存在纳米银颗粒,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带宽度均大于1 mm。  相似文献   

4.
化学镀银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及透湿透气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化学镀银对织物性能的影响,采用葡萄糖作还原剂对涤纶织物进行镀银,借助扫描电镜、网络分析仪、织物透湿仪、织物透气量仪等,对镀银织物的表面镀层形貌、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以及织物的透湿、透气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增重率的变大,织物的屏蔽效能增加,当增重率达到37%时,电磁屏蔽效能增加不明显,故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面料的镀层厚度;研究还发现镀层厚度对织物的透湿、透气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将银颗粒镀到轧光涤纶织物表面,以制备化学镀银织物,并对镀银织物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镀银织物的表观形貌、导电性能、红外隐身性能等测试分析,筛选出最佳镀液浓度。结果表明,镀层织物的方块电阻和红外发射率会随着镀液中硝酸银的浓度增加而降低,当镀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为14.0 g/L时,施镀后的涤纶织物具有光泽且光滑的表面,其方块电阻值可达90.29 mΩ·cm~(-2),红外发射率为0.37,并具有一定的电磁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单向导湿织物层间结合力差和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利用丝网图案印刷技术,在针织物表面构筑了均匀分布的亲水孔道,从而实现了高透气透湿性能单向导湿织物的可控制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试仪、透湿仪、透气仪和液态水分管理仪分析了织物的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化学结构、亲水性和穿着舒适性能,并对印花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90%疏水面积、30 Hz印花压力下,可制备理想的图案印花织物,透气率为104 mm/s,透湿量为289 g·m-2·h-1,单向导湿指数为588%,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葡萄糖为还原剂对涤纶织物进行化学镀银整理。采用EDS(能谱仪)和SEM(扫描电镜)分别表征镀层的化学元素成分和表面形貌,对镀银后织物的增厚增重率、耐摩擦性和表面方阻进行测试分析,并探讨了硝酸银和葡萄糖质量浓度、pH值、分散剂对涤纶织物增重率和表面方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4 g/L NaOH,pH值12.2,10g/LAgNO3,8g/L葡萄糖,乙醇60mL/L工艺的镀银织物方阻最小,为0.02Ω/cm2。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糖为还原剂在涤纶织物上进行化学镀银。采用EDS、SEM分别表征镀层的化学元素成分和表面形貌,对镀银后织物的增厚增重率、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耐摩擦性和表面方阻进行测试分析,并探讨了硝酸银和葡萄糖质量浓度、pH值、分散剂对涤纶织物增重率和表面方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4 g/L NaOH,pH值12.2,10 g/L AgNO3,8 g/L葡萄糖,70 mg/L聚乙二醇,乙醇60 ml/L工艺镀银织物的方阻最小,为0.02 Ω/cm2。  相似文献   

9.
为制备一种隔热的功能纺织品,分别以涤棉混纺机织物、PP熔喷无纺布、PP纺粘无纺布为骨架材料,将经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介导氧化后的纤维素微纤维与Zr4+、SiO2前体溶液的混合液浇筑到织物表面,经冷冻干燥后制备ZrO2和SiO2改性的隔热纤维素微纤维(CMF)气凝胶复合织物。通过傅立叶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热成像仪、厚度仪、强力拉伸仪等对气凝胶复合织物进行表面形貌、化学组成、隔热性能及服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气凝胶复合织物具有较高孔隙率,且气凝胶层与织物表面结合良好;FTIR和XRD表明Zr和Si成功附着在织物表面构成耐高温层;随着气凝胶层厚度的增加,复合织物的隔热性能也有所提升。本文制备的气凝胶复合织物具备优良的隔热性能,且服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3种不同组织结构的亲水羊毛针织物作为试验对象,分别测试了织物的亲水性、透气透湿性、保暖性、远红外性能以及风格。测试结果表明:除了织物组织、厚度、面密度等织物规格外,羊毛的亲水整理也会影响织物的各种性能;与普通羊毛针织物相比,由亲水羊毛织制的针织物的亲水性大大增加,透气性略小,透湿性变大,保暖性略有下降,远红外辐射升温值下降,织物风格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聚苯胺/锦纶复合织物(PANI/PA)表面均匀沉积金属银(Ag),制备银/聚苯胺/锦纶导电织物(Ag/PANI/PA).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沉积速率和织物方阻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化学镀工艺条件:硝酸银14 g/L,氨水100 mL/L,葡萄糖2.8 g/L,氢氧化钠9 g/L,温度30℃,时间50 min.制备的Ag/PANI/PA复合织物方阻达20~30 mΩ/□,导电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2.
以AgNO3和Na2CO3为原料,聚乙二醇为辅助剂,采用水热法合成Ag2CO3光催化剂,再以Ag2CO3、AgNO3与卤化钠为反应物,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得卤化银/碳酸银复合光催化剂。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谱仪及荧光光谱仪等分析产物的结构、形貌和性能,并以甲基橙(MO)溶液为模拟染料溶液,对卤化银/碳酸银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和循环使用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gBr/Ag2CO3复合光催化剂(其中AgBr质量分数为90%)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可见光光照5 min后,0.1 g AgBr/Ag2CO3复合光催化剂对MO的光催化降解率为96.6%,分别是单相AgBr、Ag2CO3、TiO2降解率的1.2倍、4.7倍和5.3倍;复合催化剂循环使用3...  相似文献   

13.
探讨舒弹丝棉混纺织物的透气、透湿和紫外透过性能。以60/40舒弹丝棉混纺纱线、竹浆纤维纱线及防紫外锦纶长丝为原料,试织了不同原料组合的4个系列织物。通过对4个系列斜纹类不同组织系数的试样进行透气、透湿和紫外线透过性能测试分析,研究了不同原料及结构的变化对上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系列织物中,舒弹丝棉混纺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和紫外透过率均较低;对于斜纹类织物,组织系数在2.5左右时织物可能获得较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认为:舒弹丝棉混纺织物的优势主要在于紫外线透射比低,即防紫外性能较理想;采用斜纹类组织时,组织系数设计为2.5左右有利于改善织物的透气和透湿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光催化剂在降解过程中回收困难、易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的难题,以聚多巴胺为媒介,采用原位合成法,在棉织物上生长二氧化钛(TiO2),并负载银(Ag)纳米粒子,制备织物基Ag/TiO2光催化材料。结果表明,织物基Ag/TiO2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照射210 min时,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到85.6%。此外,该材料还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5.
姚波  张文斌 《丝绸》2012,(10):36-42
通过多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多层织物组合系统热防护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测试分析,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实验表明:多层织物组合系统整体的热防护性能与多层织物组合的厚度、面密度及透气率等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而与其质量损失率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利用极差分析针对各层组分织物对多层织物组合系统整体的热防护性能、隔热性能、透湿及透气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隔热层织物对多层织物组合系统的整体热防护性能、隔热性能及透气性能都起着较大的影响,而外层与防水透气层织物的影响相对较小;防水透气层织物对多层织物组合系统的整体透湿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而隔热层与外层织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一种红外隐身复合材料,以低发射率机织物作为上下表层,隔热涂层作为中间层,采用热压工艺得到了一种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其中低发射率机织物选取FDY涤纶长丝为经纱,镀银尼龙长丝为纬纱;隔热涂层选取表面改性的SiO2气凝胶为功能填料,E51环氧树脂为成膜剂。对镀银纤维和SiO2气凝胶颗粒的形貌结构、机织物的红外发射率、隔热涂层膜的导热系数、复合材料的红外隐身性能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SiO2气凝胶粒径为15μm、在涂层中的质量分数为12%时,涂层膜的隔热性能最好,导热系数低至0.05835 W/(m·K),同时对应复合材料的红外隐身效果最好,使用复合材料伪装热源目标并用热红外成像仪进行测试,可以得出材料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图像灰度差和红外辐射温度差最小。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镀银工艺因用到氰化银等污染环境的原料逐渐被淘汰.本论文选用硝酸银、葡萄糖等原料对低碳钢表面化学镀银工艺进行了研究.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各因素对镀层厚度和镀层质量的影响,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化学镀银最佳工艺条件(硝酸银61.7g/L、葡萄糖50g/L、氢氧化钠43.3g/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0min).在低碳钢...  相似文献   

18.
简述化学镀银的制备技术及其优缺点,回顾化学镀银的历史,总结化学镀银的发展,介绍化学镀银纤维的应用状况。指出:化学镀银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纤维,其导电、抑菌、电磁屏蔽等功能受人瞩目。认为:自组装镀银是镀银质量好、绿色环保的一种镀银纤维制备技术;镀银纤维在柔性传感器与智能服装上的应用将会有很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具有防水透湿性能的超细纤维膜,在聚氨酯(PU)纺丝液中添加疏水二氧化硅(SiO2)颗粒,制备PU/SiO2复合超细纤维膜。通过软件模拟分析了纺丝液浓度和纤维膜厚度对纤维膜孔径的影响,根据静态水接触角、静水压、透气率和透湿率分析了复合超细纤维膜的防水透湿性能,并讨论了不同质量分数SiO2对PU/SiO2复合超细纤维膜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的孔径随着纺丝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纤维膜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当SiO2质量分数为9%、PU质量分数为18%时,PU/SiO2复合纤维膜的静态水接触角达到131°,静水压为6.4 kPa,透气率为33.4 mm/s,透湿率为8.065 kg/(m2·d);该条件下复合纤维膜断裂应力为4.16 MPa,断裂伸长率为184%,与纯PU膜相比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导湿性能,研究了防水/亲水异面整理工艺对锦纶织物防水/亲水性能的影响。本文选用无氟防水剂X与增稠剂PTE,采用涂层整理的方法对锦纶织物先进行单面防水整理,再选用亲水剂SA,使用浸轧的方法对其进行亲水整理,探讨了防水剂用量、增稠剂用量、涂层压力、亲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锦纶织物防水/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防水面防水等级可达到90分,亲水面润湿时间为9.5 s,整理后织物耐洗性和透气、透湿性良好。适宜的防水涂层整理工艺为:防水整理剂X 40 g/L、交联剂F 6 g/L、增稠剂PTE 1.0%,涂层压力为8 mm,170℃焙烘90 s。适宜的亲水整理工艺为:亲水整理剂SA 30 g/L、170℃焙烘90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