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旱灾风险分析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旱灾机理和风险理论的认识,明确了旱灾风险的内涵;从旱灾形成机制的角度,提出了旱灾风险结构,并从干旱危险性、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易损性和旱灾灾情4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旱灾风险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2.
科学地评估旱灾风险是实施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从旱灾风险的定义和物理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原理、概念模型,形成了一整套旱灾风险评估技术流程,并以位于我国东北旱灾频发、重发中心的辽西北地区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方法具有较强的物理意义,可用于快速预估一定抗旱能力条件干旱可能造成的损失,可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阐明金沙县干旱分布形成规律及成因,针对干旱引起的旱灾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干旱灾害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干旱灾害是黑龙江省主要自然灾害,旱灾造成的损失在黑龙江省所有自然灾害中最重。对黑龙江省的旱灾特点和成因,旱灾对全省工业、农业、人们生活和生态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干旱指数指标将全省分为35个干旱类型区,并根据分析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抗旱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5.
干旱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与干旱相关的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干燥(Aridity)、干旱(Drought)、旱灾(Drought disaster)等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具有显著区别。在国内外文献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来开展的干旱相关科学研究,本文深入剖析了干燥、干旱和旱灾的概念及形成机制,提出了度量干燥、干旱和旱灾的概念函数,并分析归纳了干燥、干旱和旱灾的基本特征,从不同角度对干燥、干旱和旱灾进行了科学、系统、全面的辨析。  相似文献   

6.
南亚国家经常发生旱灾,严重的旱灾会造成水资源短缺、经济损失及其他社会不良影响。目前,由于机构和技术方面的限制,影响了南亚国家抗旱和减轻旱灾的能力,有关机构和公众得不到旱灾及其旱情发展程度方面的信息。介绍了接近实时的遥测干旱和报告系统,及其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三秦大地,古往今来,旱灾频仍.三年有小旱,五年有中旱,十年必有大旱,每百年定有特大干旱.只有了解、研究干旱,才能有效抗御旱灾  相似文献   

8.
雷州半岛的旱灾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雷州半岛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平均年降水量为1100~1700mm,是广东省干旱区之一。干旱类型可分为冬春连旱和秋旱。旱灾给工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雷州半岛旱灾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只有采取开源、节流、保护水源和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等综合治理措施,才能解决雷州半岛干旱缺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统计分析云南50年旱灾面积和粮食损失的年代变化,总结云南旱灾特点。研究云南干旱与干湿、冷暖气候类型的关联性,指出云南气候偏暖期干旱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偏冷期,暖湿期冬春旱频率高,干暖期则易于发生春夏太早;未来10年的前期云南气候仍处于暖湿期,后期可能很快进入干暖期,期间云南干旱频率将高于20世纪80年代,旱灾损失很可能比最近10年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0.
旱灾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旱灾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因为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要占全部自然灾害粮食损失的一半以上。干旱始终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干旱的直接危害是造成农牧业减产,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农牧民群众陷于贫困之中,间接危害是引发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哲盟位于内蒙东部,属半干旱地区,旱灾频繁、干旱时间长,干旱和缺水期同步。自然条件决定了干旱是长期影响哲盟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由此亦决定了提高抗旱能力是哲盟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农业必须推行节水型灌溉,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设以地下水资源供水系统为主的抗旱设施,建设地表水与地下水相结合、双配套的供水工程。  相似文献   

12.
新疆干旱灾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了1950—2000年新疆地区干旱灾害资料,分析了区内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形成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近50 a间共发生干旱灾害47次,平均1.06 a发生一次,其中轻度旱灾14次,占旱灾发生总数的29.8%;中度旱灾14次,占旱灾总数的29.8%;重大旱灾10次,占旱灾总数的21.2%;特大旱灾9次,占旱灾总数的19.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大与特大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明显提高,同时新疆干旱灾害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各种经济损失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新疆干旱灾害成因主要为干旱缺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以及水利工程水毁等。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业是保定市用水大户,占用水总量的80%左右,近年来,保定市连续遭受旱灾,干旱少雨造成农业严重减产,给农民收入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分析了形成旱灾的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建明 《四川水利》2007,28(5):65-65
广安区在遭受去年特大旱灾和去冬今春的干旱情况下,充分发挥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现有的提水机具设备,充分施展抗旱服务组织的技术才干,充分体现基层抗旱服务组织机动灵活、“轻骑兵”的特点,哪里有旱情哪里就有抗旱机手和机电设备抽水抗旱。去今两年全区在旱时共出动抗旱机具9000余台套,抗旱抽水达96万余m^3,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9.6万人、7.4万头牲畜,大大缓解了去年特大干旱造成的损失,确保了今年春灌用水,为全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5.
旱灾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文章结合肇源县实际,分析了干旱状况、旱灾成因,旱灾危害及抗御旱灾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浏阳市旱灾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浏、阳市旱灾发展及抗旱实际,初步总结了本区域旱灾发生发展的规律,探求抗旱减灾的有效途径,提升农业抗旱能力,为干旱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张家口连续干旱的成因,提出了抗旱减灾对策,并对旱灾进行了反思,指出必须研究新情况,谋划新举措,应对“干旱危机,尽量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8.
旱灾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自然灾害,自古以来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严重的干旱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本文分析了旱灾的成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防治对策,以减少旱灾损失。  相似文献   

19.
对1999年特大干旱年的雨情、水情、旱情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述了旱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对抗旱措施作了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20.
抗旱减灾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十余年以来全球范围干旱及其灾害频繁发生,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抗旱减灾研究的重要性,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干旱监测评估技术、干旱预报技术、旱灾风险评估技术以及旱灾管理战略等4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抗旱减灾研究脉络及进展,进而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和主要技术难点,指出干旱监测评估呈现由单指标向多指标综合发展、由单一站点强度分析向强度-时间-范围多个特征变量综合分析发展等趋势,干旱预报呈现由基于统计学方法的干旱预报向基于气陆耦合的旱情预报技术发展的趋势,旱灾风险评估呈现由基于数学方法的评估模型向基于物理机制的评估模型发展、由静态风险评估向静态和动态风险评估相结合发展等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