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旋转黏度计采集几种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数据,绘制出流动曲线,按照Cross、Carreau流动模型及Lingo、Origin2种计算软件进行零剪切黏度的拟合计算。结果表明,沥青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表现出明显的非牛顿流体特征,相对Carreau模型,Cross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更高;同时,不同拟合方法对同一Cross模型进行拟合得到的模型参数有所不同,在材料性能定性表征方面合理性有异,相对Lingo计算方法,Origin软件可通过适当的初始赋值和迭代次数选择获得合理的模型参数,在沥青零剪切黏度的计算上更具有适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种应力下的重复蠕变恢复试验得到的恢复柔量,确定了零剪切黏度,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对高粘橡胶改性沥青来说,当应力较大时,7.5 s~8 s的恢复时间不够达到恢复柔量的恒定值,且零剪切黏度在60℃温度下测量数据与车辙的测量数据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银花  李凯 《建筑材料学报》2020,23(1):108-114
采用动态频率扫描试验和稳态剪切试验测试5种沥青的黏度曲线,并采用Cross模型和Carreau模型这2种流变模型拟合得到沥青60℃零剪切黏度,分析沥青的稳态流动特性;通过沥青温度扫描试验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测定5种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参数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及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差,并对5种沥青零剪切黏度与高温流变参数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动态频率扫描试验相比,稳态剪切试验更加适合用来测定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零剪切黏度;Cross模型和Carreau模型均可较好拟合5种沥青的零剪切黏度,Carreau模型的拟合值小于Cross模型;相比于其他沥青高温流变参数和不可恢复蠕变柔量,沥青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差与零剪切黏度的灰色关联度最高,能更好地反映沥青的高温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车辙因子与零剪切黏度的灰色关联度逐渐增大;沥青零剪切黏度与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差及车辙因子的关联性最好,3个指标均能较好地评价沥青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出现的问题,从材料方面给出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3种高黏度沥青及其应用.分析普通沥青和高黏度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工艺,提出高黏度沥青混合料的搅拌特性,比较高黏度沥青混合料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不同高黏度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工艺,给出合理搅拌工艺,并提出采用振动搅拌来生产高黏度沥青混合料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李强  周震宇  黄绍龙  罗宵  储昭胜 《市政技术》2021,(5):159-163,167
以高黏沥青为原料,确定了乳化剂、稳定剂的掺量,并优化了工艺参数,制备出了一种优异的高温性能高黏乳化沥青.试验认为,乳化剂E1、E2以1∶1比例复配使用,最佳掺量为2%;稳定剂采用聚乙烯醇和氯化钙混合使用,最佳掺量为0.2%;高黏乳化沥青综合性能优异,表现在残留物软化点高达90℃、5℃延度为39 cm、60℃动力黏度为9...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广州市某校区道路沥青路面改造工程为例,使用PG-82高黏度沥青作为胶结料并通过CAVF法进行FAC-1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细化了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摊铺和压实施工工艺,确保了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车辆荷载对沥青面层结构作用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沥青混合料同轴剪切重复荷载试验,提出以剪切回弹模量和塑弹比为评价指标来判别沥青混合料剪切变形特性.基于3种沥青、2种级配混合料的同轴剪切重复荷载试验结果,评判剪切回弹模量与塑弹比指标的合理性,分析它们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剪切回弹模量与塑弹比指标可以反映沥青混合料剪切变形黏弹性本质特征,并与混合料动稳定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采用改性沥青、增大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降低峰值荷载、缩短荷载周期,将提高沥青混合料剪切回弹模量、降低塑弹比.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高模量改性沥青和高黏度改性沥青,进行了常规性能试验、复数剪切试验、重复蠕变试验和广义剪切模量试验,测试几种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车辙因子与改进车辙因子、蠕变模量和广义剪切模量等高温性能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各指标的区分度,以及沥青性能与沥青混合料车辙性能的相关性,发现蠕变模量和软化点与动稳定度拟合关系最好,建议采用蠕变模量作为沥青高温性能评价指标,软化点作为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布氏旋转黏度(BV)测试方法确定的SBS改性沥青施工温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固定剪切速率的旋转平板黏度(RPV)测试方法.利用2种测试方法,确定了分别添加3种温拌剂后的SBS改性沥青施工温度(拌和与压实温度),用以指导马歇尔混合料试件制作,并进行空隙率测试.结果表明:采用RPV方法能有效规避采用BV方法测试SBS改性沥青黏温曲线时出现的剪切稀化效应而导致的预测施工温度偏高问题,其确定的施工温度能使混合料的体积设计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充分发挥温拌剂的降温节能作用;RPV方法还解决了BV方法中繁琐的转子和转速更换问题,相同时间内,测试的黏度数据点数量约为BV方法的4倍,且变异系数更小;对于普通70#基质沥青的黏度测试,RPV方法得出的结果与BV方法所得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α=0.05).因此,RPV方法有望成为更高效准确的沥青(尤其是SBS改性沥青)表观黏度的测试方法,进一步服务于科研与工程.  相似文献   

10.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与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及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乳化剂制备了不同的阳离子乳化沥青,按ASTMD244的方法获取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测试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和其中3种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并获得相关黏温性。结果表明,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不同程度地偏离原料沥青,其程度因所用乳化剂的种类和加入量不同而异;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黏度较原料沥青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流动活化能相应地有所降低,但黏温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乳化沥青材料的使用性能并使其具备恢复旧路沥青性能及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采用高性能聚合物胶乳和多种再生剂制备了高黏再生型乳化沥青(HVREA),分析了其黏度提升幅度与再生剂类型及掺量的关系,确定了HVREA的适宜黏度范围,优选了设计配方.基于SHRP性能分级体系及梁式复合结构四点弯曲疲劳性能测试方法,评价了HVREA的技术性能.结果表明:经高性能聚合物胶乳和再生剂复合改性后,乳化沥青的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固含量明显提高,低温和疲劳性能优势明显;建议HVREA的50℃赛波特黏度为200~600s.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主研制的高黏沥青(HVA)设计了一种SMA-5型高黏沥青混合料,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其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并开展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SMA-5型高黏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其动稳定度、破坏应变、冻融劈裂强度比和疲劳寿命均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其中动稳定度和疲劳寿命优势明显;工程应用也证明了SMA-5型高黏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市政技术》2015,(6):157-160
对橡胶沥青的定义予以明确,橡胶沥青属湿法处理范畴,包括沥青-橡胶和橡胶改性沥青,而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属于干法处理范畴;提出表征橡胶沥青的不同技术指标;对橡胶沥青与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施工工艺、成本进行对比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市政技术》2015,(5):174-176
通过对两种不同的改性剂对两种不同的改性沥青的降粘效果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EC120改性剂、SAK改性剂的建议掺量宜为3%;EC120改性剂在105~120℃之间存在一个温度转折点,当温度高于此转折点时,随着改性剂掺量的增加,沥青胶浆的黏度逐渐降低;当温度低于此转折点时,沥青的黏度随着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5.
应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在不同温度和应力下对沥青胶浆进行了重复剪切疲劳试验,研究了沥青胶浆不同疲劳寿命判定指标(NP20,Nfm,Nf50)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粉胶比(质量比)、温度、应力对沥青胶浆疲劳寿命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建立了考虑温度影响的沥青胶浆疲劳寿命预估方程.结果表明:NP20与Nf50,Nfm与Nf50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Nf50可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沥青胶浆疲劳寿命判定指标;在相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沥青胶浆疲劳寿命随着粉胶比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应力条件下,沥青胶浆(粉胶比为0.8)疲劳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建立的考虑温度影响的疲劳寿命预估方程可较为准确地预估不同温度和应力下沥青胶浆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6.
路面平整度是评价路面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它影响驾驶员及乘客的行驶舒适和安全,因此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概述,对目前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在评价路面平整度时应引入驾乘人员的心生理指标,从驾乘人员的角度来定量评价路面的安全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高粘度沥青SMA钢桥面铺装层的设计,同时采用新的铺装形式,改变沥青混合料与钢板的直接接触方式,通过AMP-100二阶反应型桥面防水粘结层与高粘沥青碎石封层相结合的方式,使SMA铺装层的抗高温车辙能力、抗裂性、界面抗剪切强度均得到了显著提高,该方案已成功运用于某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的跨铁路桥面铺装.  相似文献   

18.
19.
《Planning》2017,(5)
在基质沥青中添加赤泥制备赤泥改性沥青,采用黏温关系分析法探讨不同剪切速率、赤泥掺量(质量分数)对赤泥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赤泥与沥青之间的微观状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赤泥改性沥青黏度方程与温度之间存在极高相关性,温度对赤泥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剪切速率对其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赤泥改性沥青的黏度随赤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赤泥掺量的增加,赤泥改性沥青相态分布由分散相逐渐转变成连续相态,在赤泥掺量为13%时的共混体系达到了理想的相态分布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