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咸阳城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大量地下水化学分析资料 ,揭示了咸阳城区高氟地下水呈带状分布的规律和水化学特征 ,并从岩土条件、地貌、水文地球化学、气候及地质构造等方面分析了高氟地下水的形成因素。认为本区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岩土、气候、地貌条件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是咸阳城区地下水中氟离子背景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隐伏断裂构造形成的深层高氟地下温水运移通道 ,则是本区高氟地下水带状分布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田亮  赵天林  尹永朋  李名  叶阳 《矿产勘查》2020,11(11):2424-2429
为取得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地区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铀水文地球化学等知识,通过调查取样,分析数据,整理资料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水动力特征为从西北部、东部、南部的补给区向北东部、北部的排泄区径流;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Na、Cl-Na型水为主,p H值平均为7.95,Eh值平均为60 m V,矿化度最高7.75g/L;该地区地下水水中铀含量较高,最高值可达184μg/L,自然底数为36.36μg/L;圈定铀偏高点7个,铀增高点6个,铀异常点2个;水中铀含量与硫酸根离子含量相关性最高。该地区地下水环境有以利于铀成矿、富集。  相似文献   

3.
  晔等 《工程勘察》2014,(2):44-50
高密市是山东省地氟病防治的重点地区,该区地下水中氟含量之高、地氟病分布之广,危害程度之严重均居山东省之最。高密市典型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是造成该区地氟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高密市与高氟地下水相关的地质环境,通过大量水样岩土样品的分析测试,半定量阐述了地下水中F元素的富集与地形地貌、地质岩性、气候条件、水动力条件的相关关系,总结出高密市典型地质环境下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期对高氟地下水形成机制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以及对高氟区寻找低氟地下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河故道兰考段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基本查明黄河故道兰考段地下水水化学特征,采集代表性地下水样进行了27项无机指标和37项有机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兰考县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多数为HCO3-Na.Ca.Mg型水,咸水、微咸水、高铁、高锰、高氟等原生劣质水均有分布;其中,黄河故道区水质较好,背河洼地区和县城周围水质较差;县城周围浅层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污染组...  相似文献   

5.
吕玉香  胡伟  郭传道  周军 《矿产勘查》2016,7(2):369-373
结合近年来在渝东南渝东北岩溶地区实施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及供水示范项目,对该区岩溶地下水富集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统计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暗河、大泉数量及成井率。结果表明:地层岩性是岩溶地下水赋存的基本条件;地质构造是制约岩溶大泉及暗河形成、分布和径流的主控因素;地形地貌是岩溶地下水地域分异的重要条件,新构造运动为地下水的径流和溶蚀作用提供了动力条件,控制了岩溶发育的分带和成层性,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岩溶地下水的富集。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水质状况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为掌握伊洛河盆地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及水化学特征,选取2015年采集的68组地下水样品,使用WQI水质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水化学特征分析采用Piper三线图、舒卡列夫水化学分类、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值法以及Gibbs图等;并对硝酸盐指标进行了人类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按WQI水质等级分类方法,差和极差的水样所占比重为51.5%,主要分布在洛阳市主城区及渑池县、义马市、新安县以及偃师市东等地,硝酸盐权重值最高,是影响水质的关键因子;浅层地下水呈弱碱性,17.65%的地下水为微咸水,82.35%为淡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型水为主,其次为HCO3-Ca型水;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岩石风化,同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区硝酸盐健康风险较高,儿童健康风险值HQ为0.0216~5.6850,成年人健康风险值HQ为0.0116~3.045,经评价而存在健康风险的洛阳市主城区、伊川县、义马市等地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尤其是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银若冰  张航泊  杜少少 《矿产勘查》2018,9(9):1794-1804
基于咸阳地区103个水样的主要离子及其他相关指标,通过数理统计方法、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法及Gibbs图等多种方法,分析研究了区域内潜水水化学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潜水阴离子主要为HCO_3~-,阳离子为Na~+、Mg~(2+),空间差异小,F-富集,SO_4~(2-)和Cl~-受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控制空间分异显著,区域性污染导致NO_3~-含量高。沿补排路径及渭河流向,水化学类型呈条带状变化。区内水化学场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条件,在黄土台塬和冲积平原上,以溶滤作用为主,蒸发浓缩作用为辅,冲洪积平原反之,全区同时存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混合作用;次要控制因素是人类活动,并且作用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成分分析,以贵州后寨典型岩溶含水系统为例,对该区1995年8月到1996年8月的10个代表性站点的20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两个主成分综合携带了全部信息的89.3%。从变量的主成分判别平面图上得出第一主成分F1主要由Ca^2+、SIc(方解石饱和指数)、SId(白云石饱和指数)、HCO3^-、总硬度、Mg^2+决定,第二主成分F2主要由K^++Na^+、Cl^-、SO4^2-、HCO3^-,SO4^2-、TOD、水温等决定;水流流经地层的岩性是后寨流域内岩溶含水系统水化学类型和各种水化学参数在空间和时间上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次要因素是地下水的水动力条件特别是地下水的径流深度。水文地球化学信息对地下水系统的水动力特征分析具有指示意义,而主成分分析法耦合水动力和水化学方面的信息,为深入了解岩溶含水系统水动力化学特征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2)
通过对台雄天然矿泉水水文地质条件及矿泉水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矿泉水赋存于前震旦系下江群番召组第一段(Ptxf1)的变余砂岩之中;该矿泉水水量较稳定,可开采资源量64m3/d;水质颇佳,偏硅酸平均含量43.52mg/L,含量稳定,水化学类型为HCO_33/d;水质颇佳,偏硅酸平均含量43.52mg/L,含量稳定,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Ca(2+)型,为含偏硅酸的天然饮用矿泉水。对台雄矿泉水建立以下三级保护区:Ⅰ级保护区,Ⅱ级保护区,Ⅲ三级卫生保护区,能够更好的使矿泉水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水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地表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纯净的饮用天然水需求量逐年上升,饮用天然水的开发利用及水源地调查评价在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了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试验、水质检测等工作成果,对岗子矿泉水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区内矿泉水资源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对下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岗子矿泉水为偏硅酸型饮用天然矿泉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HCO3-Ca)型,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古近系—新近系砾岩、白垩系砂砾岩,地下水类型为基岩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受地形控制,大气降水深入地下后,由南东向北西方向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为人为开采。通过计算,矿泉水水源地允许开采量为31.88×104 m3/a,结合成因分析初步评价研究区矿泉水资源潜力为9.451×106 m3/a。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研究区矿泉水开发利用、矿业权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贾凤超  卫晓锋  张竞  孙厚云  李多杰  李健  李霞 《矿产勘查》2020,11(12):2757-2764
承德中部地区富锶地下水分布较广,本次工作在不同地质建造区采集水样62件,土壤和岩石样品143件,水样中锶含量介于0.11~2.32 mg/L之间,其中锶含量≥0.40 mg/L、达到富锶地下水界限含量的水点共有46个,占全部水点的74.19%。pH为7.16~8.39,属于中性-弱碱性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 Ca、HCO3·SO4- Ca型,水体中Sr2+与其他主要离子成分相关性较好,均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碎屑岩建造中地下水Sr2+含量最高,平均值0.75 mg/L,在变质岩建造中地下水 Sr2+含量平均值0.51mg/L,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地下水Sr2+含量平均值0.55 mg/L,火山岩建造中地下水Sr2+含量最低,平均值0.43 mg/L。不同地质建造岩石中的锶含量差异较大,变质岩建造中锶含量最高,平均含量499.94 mg/kg,其次为碎屑岩建造,锶含量平均值为490.77 mg/kg,火山岩建造中锶含量最低,平均值为373.19 mg/kg。地下水中锶元素主要来源于基岩,二者锶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碎屑岩建造及其水体中锶含量均较高,火山岩建造及其水体中含量最低,相比火山岩和变质岩建造,碎屑岩类建造中锶元素更易于向地下水中迁移。  相似文献   

12.
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宁河地区第四系深层地下水样的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地下水化学组成的4个主因子,通过对这4个因子分析研究可知:该地区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含水介质中易溶盐分组成和补给水高碳酸含量的影响;地下水中NH4+、NO3-和NO2-的广泛检出反映了化肥和农药的广泛施用、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污染等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华北、西北、东北远山补给的平原地区地下水,普遍具有高氟、高碱、低硫酸根的特点。为此,我们对上述地区含氟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形成及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找出了适合这种类型水化学成份的硫酸铝混凝沉淀降氟法,并研制成体积小、效果好、价格低廉的千人饮用降氟器,既能降氟又能降碱,使水味更佳。通过十年实践,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建成的逐渐加快,频繁的人类活动加剧影响着水环境,研究城市地下水环境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城市地下水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监测和保护。本文将郑州市区浅层地下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和离子比值等方法分析研究区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区地下水表现为弱碱性、中等矿化度,地下水中主要离子以HCO-3、Ca2+、Na+含量占优势,地下水化学类型包括Ca·Mg-HCO3和Ca·Mg-SO4型,地表水表现为Ca·Mg-SO4型水。岩石风化是影响郑州市区地下水化学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同时溶滤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形成也有影响。本研究为该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2):317-321
贵州贞丰水银洞茅口组岩溶水水质分析表明,同属于茅口组岩溶含水层,由于其空间分布的不同,其水化学场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与地质构造、地下水的赋存及埋藏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等因素的不同有关,由此可作为划分的地下水系统的依据。即使空间分布相同的同一岩溶水系统,随着时间的差异,水化学特征也会发生变化。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埋藏型岩溶水水质有较大影响,水化学演化受控于采矿活动及地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4):629-633
根据物探、水文地质钻探及水文地质试验,对林周县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含水层以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堆积物(Qhalp)为主,冲积砂砾卵石富水性好、渗透性好、具微承压、单井出水量1 000~3 000m3/d;冲洪积含泥砂砾石富水性较差、渗透性较差、单井出水量100~1 000m3/d。水源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地表水及径流补给,于澎波曲下游排泄。水源地地下水属于Ⅱ类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优良。地下水锶含量为0.34~0.44mg/L,偏硅酸含量也较高。初步判定地下水富锶与白垩系上统设兴组花岗岩侵入体有关。水源地可开采量为3 614.63 m~3/d,地下水储存量为4 311.00×10~4m~3。通过研究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林周盆地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初步探讨地下水富锶的成因、分布及利用价值,对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云南鹤庆西山岩溶地下水同位素及水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同位素和水化学分析的方法对鹤庆西山地区岩溶地下水循环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区内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岩溶水系统。利用氢氧同位素的分析结果,建立地表水与地下水的δD-δ18O关系曲线,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体的相互关系,并结合水化学分析方法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地层岩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紧密,大气降水通过鹤庆西山地区地表岩溶洼地等补给地下水,区内地下水化学组分以Ca2+、Mg2+和HCO-3为主,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Mg,少数水样水化学类型为HCO3-Ca,与岩溶水系统划分及地层岩性分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海岛及滨海地带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岛及近岸带地下水是在海洋与陆地(岩石介质)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天然条件下,海岛及近岸带低矿化地下水中Cl-含量较高,且Cl-与矿化度之间不存在内陆地区的统计线性关系。海洋对地下水的另一个影响是在海水入侵区,由于混合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等使近岸带地下水水质在宏观上呈现出特殊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地形、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复杂,及工作条件差、工期短、基础资料缺乏等特点,建立了以遥感水文地质判释为主,结合野外地面调查、现场钻孔地下水流速流向测试、现场钻孔压水试验资料分析、水化学分析、环境同位素测试分析等多手段多方法的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该工程区的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主要含水层的分布,主要水文地质单元及其地下水运动和补径排条件。结合水利工程勘探的特点,充分利用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分析探讨水文地质参数及其变化特征,对沿线隧洞涌水量进行初步估算。探讨了主要的水文地质问题。为高山覆盖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水化学环境对湛江组黏土结构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化学环境对湛江组黏土结构强度的影响,收集湛江地区地下水水文地质资料,并通过钻孔取水进行化学分析,分析该区地下水的化学环境与影响因素;利用离心过滤法提取土中水溶液,调查土中溶液的化学成分与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选择溶解法去除土中胶结物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对比分析去除胶结物质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表明:湛江地区的地下水与湛江组黏土中水溶液的化学构成与比例含量基本一致,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表现出偏酸性与富含铁离子的特征,水中大量的铁为土颗粒的联结提供了胶结物质,酸性环境促使游离氧化铁产生胶结效果进而提高土的结构强度。最后,提出了考虑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湛江组黏土结构强度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湛江组黏土较强的结构性源于开放式的絮凝结构加上颗粒间的强胶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