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4个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糜子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对糜子外观及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直链淀粉品种比较,高直链淀粉糜子品种,全粉糊化黏度、糊化时间、糊化温度较高,糜子饭吸水率、体积膨胀率、硬度较高,而糊化热焓值较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糜子品种,全粉呈现低糊化黏度,糜子饭呈现低吸水率、体积膨胀率,高硬度。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糜子品种,蒸煮性差、能耗高、蒸煮时间长。因此,在糜子品质育种中,适当降低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可以改善糜子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2.
4.
以4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全波长自动扫描仪,质构仪等对其颗粒形貌、淀粉-碘复合物性质、ATP指标及透明度性质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大米淀粉颗粒形貌差异不大,均呈现不规则多边形,表面不光滑;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淀粉颗粒的平均链长和聚合度不断增大,优糯3号淀粉颗粒内部短链数量较多,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淀粉颗粒内部的长短链比率逐渐趋近于1;淀粉糊的质构性质测定显示出淀粉糊的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弹性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变化不大,而凝胶的粘聚性明显下降;糊透明度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大而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5.
6.
食味仪评价我国大米食味值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食味仪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大米的食味品质进行了评价,并与国标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食味仪与国标方法的评价结果之间未显示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利用此两种食味仪评价大米食味品质的结果与感官品尝评价结果之间并不一致,尚难以准确评价我国大米的食味品质.通过将食味仪测定大米主要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食味仪对于大米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差异显著,表明不同食味仪的测定结果并不一致,现有食味仪可以实现对大米理化指标的准确测定,但其对于大米食味品质的评价结果与感官品尝评分的一致性尚待提高,需要对其评价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改进. 相似文献
7.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分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溶解度差异和分子特性差异两种分离原理,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分离方法分别有温水抽提法、配合剂分离法、盐类分离法、控制结晶法以及色谱法和纤维素吸附法等。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综述及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直链淀粉含量对于谷物淀粉的许多性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新方法:伴刀豆球蛋白法、色谱分析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 相似文献
9.
抗性淀粉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及消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经过糊化后使用普鲁兰酶脱支,产生更多的短直链淀粉重新结晶来制备抗性淀粉。通过碘吸光度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样品的抗性淀粉含量不一定高,但直链淀粉含量低的样品不容易产生高含量抗性淀粉。在In-Vitro消化模型中,和原淀粉相比,所有的抗性淀粉样品消化产物的量、还原糖释放率和平均消化速率都减少或降低,并且抗性淀粉含量越高,减少或降低得越多。 相似文献
10.
11.
12.
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几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链淀粉含量对于谷物淀粉的许多性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新方法:伴刀豆球蛋白法、色谱分析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 相似文献
13.
取湖南省10种广泛种植的早籼稻样品,采用国标方法测定其直链淀粉含量;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测定其糊化特性;使用SPSS软件和PCA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早籼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主要特征值均有明显差异,变异系数范围较大(0.83%~32.30%),糊化特性参数值之间互相影响。10种早籼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6.12%~24.80%,依据直链淀粉含量划分了10种早籼稻的归属类型,有高含量型、中含量型和低含量型,没有出现极低含量型和糯型。采用PCA分析法把7个糊化特性参数归于2个主成分,分别为峰值粘度因子和峰值时间因子。依据这两个主成分作出主成分载荷图,实现区分不同产地的样品,以及所属直链淀粉含量类型不同的样品。 相似文献
14.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之间的相容性直接关系到淀粉类食品的加工性能、形态结构、储存性能以及食用性能等.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混合物都表现出不相容性,容易造成淀粉类食品的外观无光泽、口感差、淀粉易发生老化等不良现象.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对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相容性的研究现状,并简述了判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相容性所采用的一些主要分析技术和方法,以便使各种分析技术和方法能更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于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相容性研究,为生产具有良好外观、流变学味觉和化学味觉以及良好稳定性的淀粉类食品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单波长比色法测定甘薯直链淀粉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单波长比色法测定甘薯直链淀粉含量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和分析,并对部分甘薯资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马铃薯和玉米相比,甘薯直、支链淀粉-碘复合物吸收曲线存在一定的差异;在620 nm波长下,单波长比色法用于甘薯直链淀粉含量鉴定和评价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较高;测定的35份甘薯资源直链淀粉质量分数的变幅为10.35%~20.72%,平均16.67%。这些结论可为探索更加准确、简便、快捷地测定甘薯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和甘薯淀粉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玉米直链淀粉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和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比较凝沉法等5种提取方法在直链淀粉提取效率及品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同一提取方法下,不同淀粉原料的直链淀粉平均提取率无明显差异;利用同种淀粉原料,5种提取方法中以蒸馏分散法和DMSO盐析法提取率最高,分别为33.22%和34.67%;高速凝沉法提取率最低,为16.36%。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直链淀粉在蓝值、吸收光谱、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5个纯度参数上存在差异;提取率高的方法获得的直链淀粉往往纯度偏低,提取率低的方法获得的直链淀粉纯度高。综合考虑认为,高转速凝沉法和二甲基亚砜(DMSO)分散法优于其他3种方法。虽然提取率略低,但纯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对小麦淀粉凝胶流变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表观直链淀粉在小麦淀粉凝胶的流变学特性中的作用,寻找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与流变特性参数间的相关性。运用动态流变仪对9种不同品种小麦淀粉的糊化和短期回生进行分析,找出流变特性参数,并运用SPSS分析其相关性。在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相差较大的情况下,结合糯小麦淀粉来考察,直链淀粉对于升温、降温、时间扫描和频率扫描等过程的流变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直链含量相差较小时,在8个普通小麦品种间,直链淀粉对与降温过程和凝胶形成强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整个短期回生过程中,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直接决定凝胶的流变特性,但是在表征流变特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