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温度为22 ℃、日开启时长13 h和温度为24 ℃、日开启时长24 h的空调控温模式下高温高湿储粮区稻谷储藏过程粮堆温度变化情况,比较了控温储藏前后稻谷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不同深度粮堆水平方向上各层温度变化差异,评估了利用空调控温实现准低温储粮的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空调运行模式下,粮堆平均温度和最高粮温均缓慢升高。空调控温储粮对粮堆表层温度影响较大,对中层粮温影响较小,在空调控温储藏期间下层粮温可能受地坪温度影响。降低控温温度但缩短其控温时长的控温模式更加经济高效,采取22 ℃+13 h的控温模式比24 ℃+24 h的控温模式能够节约12.4%左右的用电费用。同时,控温空调对基础粮温较低的粮堆在仓温、表层粮温以及平均粮温的控制效果上较为明显,粮堆基础粮温对控温储粮技术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浅圆仓玉米储藏全年的粮堆温度变化规律,采用实仓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广东地区一浅圆仓玉米入仓后第一年粮温在垂直方向和水平剖面上的变化,并通过温差和露点评估了粮堆表层的结露风险。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粮面下5 m范围内粮食受夏秋季太阳热辐射影响,温度超过20℃的时间在2个月以上,空调控温工艺能将仓温和表层粮温有效降低至25℃及以下,但在秋季空调关闭后,粮面下9 m范围的粮温有不同程度反弹升高;在水平剖面上,内外圈温差明显,温差大小受粮层深度和季节影响,同时受仓体周围遮挡物影响,阳光直射多的方向粮温高于其他方向;粮堆表层内圈范围在空调控温前结露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空调控温与充氮气调技术结合应用,通过向充氮气调仓内空间通入冷气,使仓温保持在较低水平,减少外温对表层粮温的影响,达到整仓准低温储粮的目标。在对比研究试验仓与对照仓粮食品质及粮情变化情况后,得出采用空调控温与充氮气调技术相结合可以较好的控制整仓粮温,有效解决粮堆表层粮温上升过快、品质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空调控温和内环流控温两种储粮技术,开展东北粳稻品质变化研究实仓实验,分析粮情、储存品质、蒸煮品质、质构品质及能耗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温储粮期间,两种技术能使仓温保持在20~25 ℃,表层粮温控制在23 ℃以内,但空调控温效果更明显,而内环流储粮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其表层粳稻水分含量下降了0.2%,且运行费用较低;储藏期间,两试验仓粳稻的水分、品尝评分值、米汤pH值、米饭的粘性和弹性均呈下降趋势,而脂肪酸值、米饭吸水率、膨胀率、米饭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均呈上升趋势,且在储藏过程中,两种储粮技术均能有效延缓粳稻的品质劣变,确保东北粳稻的安全度夏和实现绿色保质储藏。  相似文献   

5.
针对东北地区大型粮仓夏季表层粮温高、粮食劣变快等问题,开展粮仓专用空调控温储粮实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仓温和表层粮温,延缓粮食品质陈化,从而确保粮食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6.
采用55%甲基嘧啶磷乳油与超纯水按1∶2的比例混匀,再对高大平房仓的粮面及上部空间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人工仓内喷雾,于2019年4月底和2019年7月底共实施两次人工喷雾施药,以期在粮堆表层形成持续的害虫防护层,在仓温和粮温相对较高时防止仓内粮食受到内外部虫害的感染,同时结合仓内空调控温,将仓内粮食的温度控制在25℃以内,增强甲基嘧啶磷防护层对害虫的持续防治效果。以甲基嘧啶磷作为储粮害虫防护剂能有效地降低磷化铝熏蒸频次,延长磷化铝熏蒸持效期,减少粮库保管员劳动强度,且因其对人毒性低、药剂残留量少,具有经济成本低和对仓房及周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因此以甲基嘧啶磷联合空调控温作为害虫防治新技术,将达到全年整仓免熏蒸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麦粮堆降温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与油脂》2017,(5):23-27
采用风冷制冷机组对模拟仓进行冷却通风,在粮层中间形成明显的温度梯度后停机,探究制冷时和停机后粮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冷却通风过程中,靠近冷源的底层(7层)温度变化最快,于通风38 h时温度先达到平衡,平均降温速率约为0.04℃/h,5、6层粮温通风50 h后达到平衡。停机3个月,各层温度变化不一致:上层粮温先上升后下降,与仓温和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上层粮温高于表层中部,而低于仓墙两侧粮温;中、下层粮温以接近抛物线形式缓慢上升,前期速率依次约为0.31、0.179、0.115、0.115℃/d,远低于冷却时的平均降温速率(0.02~0.26℃/h),且制冷前后粮堆平均水分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华中地区高大平房仓夏季空调控温表层粮温一般不超过25℃,但受外墙高温辐射影响,仓内靠墙粮温长时间达30℃以上,粮堆四周升温快。为达到准低温储粮要求,夏季高温季节需要利用谷冷机进行复冷,不仅能耗大,而且会破坏粮堆原有冷芯。部分库虽实验性的安装隔热板或内环流管路,但成本较高、改造难度大、不易推广。中央储备粮南昌直属库在不做任何仓房改造的情况下,采取墙壁内侧粮堆埋插风管隔热的技术,利用现有仓房空调作为冷源,有效阻隔外墙高温,夏季无需谷冷机通风对粮堆进行复冷。  相似文献   

9.
辽宁地区处于低温高湿与中温干燥储粮区交界地带,具有冬长于夏、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试验表明,该技术可有效降低粮堆表层积热,维持粮堆平均温度≤15℃,符合安全储粮要求.空调设定在仓温25℃时开启、22.0℃时关闭,其工作温度限定范围比较合理,空调储粮综合能耗为0.28 kW·h/t.建议:避免冬季通风降...  相似文献   

10.
为达到稻谷安全度夏和实现绿色储粮目的,针对稻谷夏季储存难保管问题,提出在空调控温的基础上,通过适时开启内环流系统,利用粮堆"冷心"的冷源,有效降低仓温、仓湿、表层及四周粮温,达到均温、延迟熏蒸之目的,实现准低温储粮。  相似文献   

11.
对立筒仓门、窗、空、洞等部位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安装空调机后可应用空调控温准低温储存技术,调整仓温,仓温基本控制在20℃左右,表层粮温控制在20℃以下,粮温基本控制在16℃左右,达到准低温储粮的标准。对减少储粮水分损失、保持稻谷品质、抑制稻谷陈化等方面有一定成效,对保持稻谷品质和提高储粮企业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对华北地区某高大平房仓的稻谷空调控温储藏情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度夏期间,利用空调控温技术,仓房内空间温度和表层平均粮温可有效控制在22 ℃以下,但同一粮层不同位点温度差异大,在粮堆表层、西墙、南墙附近局部位置粮温仍会出现高于25 ℃的情况。受夏季外界环境高温影响,粮堆中心与侧壁附近温差10 ℃以上,存在“冷心热皮”引起的水分迁移现象。水分和温度在距离粮堆表层和仓房侧壁0.5 m附近易升高,成为霉菌易滋生的重点部位,同时,也是发芽率降低和脂肪酸值易升高的位置。因此,在控温储粮过程中需加强对粮堆表层和仓房侧壁粮情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华南地区气候条件下不同控温方式对高大平房仓储粮的综合影响,本研究以华南地区高大平房仓为研究对象,结合谷冷整仓降温与空调控温两种主流的控温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在夏季只进行谷冷整仓降温,短期空调控温配合谷冷整仓降温,长期空调控温替代谷冷整仓降温三种不同的控温方法,分析了夏季粮堆在不同控温方法下的控温效果,控温能耗,储藏品质变化以及经济效益。实验结果表明:谷冷降温仓在储藏245 d后,其平均脂肪酸值上升24.2,水分损耗1.2%,粮食损耗78 t,能耗13 966 W,减去能耗成本后利润128.54万元,储藏时间最短但储藏效果及经济效益明显不如其它两种控温方法;短期空调仓储存273 d后,其脂肪酸值上升18.9,水分损耗1.1%,粮食损耗54 t,能耗15 631 W,减去能耗成本后利润133.42万元,其储藏效果及经济效益优于谷冷降温仓;长期空调仓储存329 d后,脂肪酸值上升13,水分损耗0.5%,粮食损耗38 t,能耗20 154 W,减去能耗成本后利润136.23万元,其储藏效果,经济效益均优于谷冷降温仓以及短期空调仓,三种控温方法中该方法为最优。因此,冬季蓄冷过后,高大平房仓在夏季应以空调表层控温为主,谷冷整仓降温更适合作为一种应急手段而不是主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负压通风原理,对150 cm以内表层局部发热、水分偏高的粮堆进行粮堆表层通风控温试验,试验表明:当气温不超过25℃时,采用粮堆表层通风控温法处理局部发热点温度30~38℃的粮堆,可在1.5h内将粮温降到27℃左右,使其接近于正常粮堆的粮温,较好地解决了粮堆表层局部发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的保证稻谷的储藏安全与品质,通过对高大平房仓实施保温隔热处理、小功率空调补冷改造措施,将整仓稻谷温度控制在25℃以下,并对各改造方案的控温效果及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单从度夏期间粮温来看,墙体保温+吊顶保温+空调这种方式效果最好,整个仓房表层粮温在25℃以下,中下层粮温基本都在14℃以下,可免除熏蒸作业环节;此措施温度控制最好,脂肪酸值变化幅度最小,稻谷的品质劣变程度最小;其改造投入大约32万元,空调运行成本大约6.0元/t;和氮气气调、二氧化碳气调、谷冷机作业比较,小功率的空调改造成本低、作业简单方便快捷,运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对仓房进行吊顶,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新型吊顶材料对仓房吊顶后,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在储粮度夏期间能有效降低仓温和表层粮温上升幅度;与对照仓相比仓温平均低5℃,表层粮温平均低3℃,有效降低了仓内温度,达到了准低温储粮效果,能有效抑制储粮害虫的孳生,保持储粮品质,实现了绿色储粮;取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对房式仓夏季储藏,粮面利用稻壳压盖、屋面利用地下井水进行自动控温喷洒度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时段,房式仓内最高仓温24℃、最高粮温20℃、最低粮温8℃、平均粮温15℃.因此,本试验达到了改善储粮环境、延缓储粮品质、降低保管费用的目的.为中央储备粮常年处于低温、安全储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开展空调控温储粮试验,分析探讨不同粮层深度下的稻谷储藏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储藏期内,试验仓和对照仓各层稻谷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水分、发芽率、品尝评分值呈下降趋势,脂肪酸值呈上升趋势;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粮层深度的稻谷品质变化情况,发现第1层(粮面)稻谷的各项品质指标变化幅度最大,而在相同粮层深度下,对照仓各层稻谷品质指标均比试验仓变化幅度大;试验证明,采用空调控温储粮,能有效延缓粮食品质劣变速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稻谷安全储藏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森  张淑媛  周阳  侯耀龙 《中国油脂》2023,48(8):137-141
为研究大豆在机械通风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华北地区内径为30 m、装粮高度为20 m的钢筋混凝土浅圆仓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利用数值模拟软件COMSOL建立大豆储藏过程中粮堆内部温度变化的数值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机械通风过程浅圆仓大豆粮堆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不同初始粮温和装粮高度条件下仓内粮堆温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与风道距离的增加,粮层温度变化幅度由剧烈逐渐变得缓慢;粮堆热阻的存在导致热量在整个粮堆的传递过程表现出一定的迟滞性,从而使整个粮堆温度分布不均;初始粮温分别为12、14、16、18、20℃时,机械通风86 h后仓内粮温分别降至4.9、6.2、7.3、8.4℃和9.6℃,分别下降了59%、56%、54%、53%和52%,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初始温度较低的粮堆,粮温降幅较大;机械通风过程,不同装粮高度(18、19 m和20 m)的粮堆温度变化差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机械通风19 h和110 h后,装粮高度相差1 m时,粮堆之间温差分别为0.1℃和0.6℃,在机械通风结束后,仓内粮堆温度分别为0.3、0.5℃和0.9℃,此时装粮高度相差1 m时,粮堆之间...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北方地区夏秋季仓温高、粮堆上层易发热、粮食食用品质下降、减量较大、储粮成本高、处理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基于空调控温及仓房隔热保冷工艺技术的夏季准低温稻谷储藏实仓试验。在气温最高的9月,试验仓粮堆上层粮温比对照仓低7.5℃以上,实现控温储藏稻谷夏季上层平均粮温小于20℃的准低温储粮。空调6~9月运转期间,平均日耗电45 k W·h,最高日耗电70 k W·h,整个夏季吨粮电耗1.8 k W·h;试验仓没有虫、霉及黄粒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