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贯彻国家建材局建材生产发[1996]132号文件精神,我们对省内新型干法窑生产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同时对其他类型的旋窑企业现状也进行了一些调查。调查概况及分析整理如下。1 概况 我省水泥工业现有80条旋窑生产线,其中,预分解窑6条,旋风预热器窑14条,立筒预热器窑6条,合计共26条。另外,还有余热发电窑14条、湿法窑15条和小型干法中空窑25条。1995年全省生产水泥3483万t,生产熟料2850万t,其中旋窑生产熟料490万t,占总产量17.2%.  相似文献   

2.
崔保玉 《玻璃》1998,25(6):27-28
大梁砖是引上窑的主要结构部件,对日常生产至关重要。本文入如何保证引上大梁砖的砖筑烤窑质量进行了讨论,提出一些技术措施或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宋代景德镇是青白瓷的代表,生产青白瓷的景德镇窑已被大家所熟知。但在其它地区还有诸如吉州窑、龙泉窑、德化窑等也生产青白瓷。本文选取宋代这些青白瓷窑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应的出土实物详细阐述了各窑的青白瓷的烧造特点,并与景德镇青白瓷对应比较。  相似文献   

4.
孙建国 《水泥》2007,(9):34-35
预分解窑挂窑皮和正常生产中保护窑皮都是十分重要的,以下就笔者在实际生产中的经验做一些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笔者在木渎厂扩建5^#窑的亲身经历和掌握的实际资料,就技术和经济方面论述了余热发电型窑在当前水泥生产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蒋一洲  徐冕 《水泥》1989,(3):48-52
一、概况台湾新新水泥企业公司(以下称HHC)从欧洲购买了一整套水泥生产设备,建成一个新厂,于1979年开始生产运行。它有一条AT型NSP窑生产线(能力为日产2200吨),年产50万吨水泥。早期,回转窑烧油,1983年改为烧煤。由于AT型NSP窑分解炉内煅烧条件差,燃油仍作为分解炉的燃料。基于这种状况,HHC决定将原AT型NSP改造为RSP,以达到下列指标并保证稳定运行: 1)分解炉的燃料转换(油改为煤); 2)降低热耗; 3)增加熟料产量; 4)减少或解决窑及分解炉内的结皮问题。 HHC于1987年完成改造工程,现详述如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拥有2条NH-600t/d五级旋风预热器窑生产线,其中#1线于1996年初正式生产,#2线于1997年7月1日点火试车。几年来通过不断摸索积累生产经验,改造完善工艺设备,调整优化看火操作,目前,2台窑都实现了达标和跨年度达产,熟料平均热耗3780kJ/kg,28d抗压强度平均达到60MPa以上,其中,#2窑年产熟料194372t,较达产指标多14372t,并创造出烧成带窑衬使用寿命263d的纪录。本文就该二线的达产体会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有1条Φ3.2m×50m1000t/d窑外分解窑生产线,其MSP分解炉属离线型布置。该生产线前期生产上遇到许多工艺问题,频繁换砖,频繁红窑,生产断断续续,造成经济损失逾百万元。调试至今换砖情况见表1(窑口前1.0m为低水泥刚玉耐火浇注料)。  相似文献   

9.
王永林 《玻璃》1992,(5):43-45
论述了熔窑负压作业对燃料的浪费,对熔窑大碹、池壁、蓄热室的烧损和侵蚀加剧,影响了窑炉使用寿命和玻璃生产的产量、质量,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进而也说明了玻璃熔化作业制度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标准去执行.  相似文献   

10.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自问世以来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特别是80年代以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水泥工业以预分解技术为核心,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生产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了一套具有现代高科技为特征和符合优质、高效、节能、环保以及大型化、自动化的现代生产方法。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水泥工业单线生产规模平均增加了5倍,9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上所兴建的规模在2000t/d熟料以上生产线占总产量的85%以上,目前最大规模的预分解窑为Φ6×96m,10000t/d熟料。新技术及新装备系统化的应…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合成法制取盐酸的原理和流程,并对3种合成炉制取盐酸的装置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以某钢铁厂1 800m~3高炉为例,介绍高炉矿焦槽及上料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网络结构和主要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3.
冷明  于明义 《氯碱工业》2011,47(6):39-40
介绍二合一副产蒸汽HCI合成炉的技术特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制磷电炉是黄磷生产装置的关键设备 ,耐火混凝土炉顶是电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绍炉顶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分析耐火混凝土的主要性能 ,阐述烘炉的目的、要求 ,提出烘炉的关键技术与措施 ,指出烘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烘炉时应加强技术管理 ,注意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乙烯裂解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裂解炉技术以及国内乙烯生产装置的发展状况,并对国内乙烯生产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盐酸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了合成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合成炉炉压高;电解停车后,合成炉未能及时停车;合成炉视镜被腐蚀),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高炉矿焦槽全自动上料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网络结构和软件功能设计方法。该高炉已投入生产,运行稳定,能充分发挥设备性能,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MgO-CaO系耐火材料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我国MgO-CaO系耐火原料和制品的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我国MgO-CaO系耐火材料在铜铁工业的炼钢转炉、精炼炉和电炉上的应用状况,并就原料和制品生产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活性炭生产中多管炉技术改造的理论依据及尚未解决的问题,缩小了活化管直径,为进一步完善该炉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高炉炉型的控制是高炉顺行和长寿的基础.通过对高炉炉型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唐钢1号高炉炉型操作实践,逐步优化和完善高炉炉型管理,选择合理的装料制度、送风制度、加热制度和造渣制度以及正确的炉内参数调整,制定出了合理操作炉型的控制技术,使唐钢1号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得到全面提高,综合焦比降至500 kg/t以下,高炉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2.3t(m3·d)以上,达到了优质、长寿、低耗和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