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均匀设计实验,研究了流量、压力、时间、分离温度四个变量在CO2等压连续亚临界态萃取超临界态分离工艺中对花生油萃分率的影响,通过回归拟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流量100 L/h,压力22 MPa,分离温度65 ℃,时间220 min,萃取温度30 ℃(定值),此工艺条件下花生油预测萃分率为26.02 %,实际平均萃分率为35.02 %。通过与传统花生萃取工艺对比,表明花生油亚/超临界CO2等压连续萃取分离工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以及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香草兰的工艺研究和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进行超临界CO2萃取香草兰豆荚的工艺研究,探索萃取压力和温度,分离压力和温度以及萃取时间与萃取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为35MPa,萃取温度45℃,分离(Ⅰ)压力16MPa,分离(Ⅰ)温度40℃,分离(Ⅱ)压力6MPa,分离(Ⅱ)温度40℃,萃取时间150min。用GC/MS分析萃取物的化学成分,鉴定出27种化合物,其中香素的相对含量最高,为26.06%。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雨生红球藻中3S,3’S-虾青素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分离纯化得到的虾青素单体的纯度和手性结构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连续相变萃取技术,选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的正丁烷作为萃取剂,在萃取压力0.55~0.60 MPa、萃取温度45℃、解析温度55℃下萃取2 h,与传统溶剂浸提和索式抽提2种方法的提取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此技术具有萃取过程温度低、密闭装置中连续的逆流萃取、可实现溶剂与萃取物的自动分离等优点,能够有效减少反式虾青素的异构化程度;萃取物经碱皂化反应、硅胶柱层析和结晶等一系列分离纯化方法,得到全反式游离虾青素的纯度高达96.16%;采用CHIRALPAK IC手性固定化纤维柱HPLC分析,制备的虾青素几乎全为3S,3’S结构。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萃取分离技术,本文以山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萃取条件对油树脂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在填料塔中连续浓缩鱼油EPA和DHA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破鱼油有效组分间歇萃取的方法,设计建造了超临界CO2在φ14mm填料塔中连续萃取浓缩鱼油有效组分的流程,通过试验,初步得到了工艺参数的范围:分离柱压为8-17MPa,以13MPa为宜,CO2流量为2-15L/min,鱼油进料流量以0.5-2mL/min为宜,柱的温度分布对分离效果有较大影响,36-85℃的范围是适宜的。控制柱底谪昨顶部的温度可以有交控制柱两端物料的流出量,从而控制有效物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NOY公司的PA6切片连续萃取装置的生产过程,分析了萃取温度、萃取梯度、水浴比及萃取塔上段萃取液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连续提取并分离葡萄籽中的葡萄籽油和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将干燥的葡萄籽粉末用石油醚湿润装进层析柱中,浸泡2 h,先后用石油醚和60%乙醇溶液连续洗脱,连续收集石油醚6倍体积(m L/g)和60%乙醇溶液10倍体积洗脱液,混合洗脱液分层,醚层中含有葡萄籽油,下层醇水液中含有多酚。连续提取的葡萄籽油和多酚的提取率均达到99%,经萃取一次性分离葡萄籽油和多酚,得率分别是97.6%和98.0%。利用柱层析连续提取葡萄籽油和多酚,并通过萃取可把两种成分一次性分离开来,工艺简单,时间短,有机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萃取鱼腥草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从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鱼腥草中萃取制备挥发油。通过正交实验,建立并优化了挥发油萃取工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30kg/h,原料粒度60目~80目,分离压力5MPa,分离温度50℃,静态萃取0.5h,动态萃取1.5h。挥发油的平均萃取率为1.73%,有效成分甲基正壬酮与癸酰乙醛的萃取率为0.0106%、0.0300%。超临界CO2萃取鱼腥草挥发油、甲基正壬酮的萃取率分别是水蒸气蒸馏方法的20倍、1.5倍,同时完全保留了水蒸气蒸馏所没有的特征成分癸酰乙醛,充分体现了超临界CO2萃取的“绿色”特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将转盘萃取塔首次成功应用于辣椒油树脂工业化生产中。探讨为达到塔的稳定运行对轻重相比重差、轻重相流量比、塔转速、萃取温度的参数进行摸索,最终确定萃取塔的最佳工艺操作参数。与原有间歇式静置分离工艺比较,能实现生产的连续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和萃取效率。  相似文献   

10.
现代食品工业中的新型制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天然萃取分离技术。是利用流体(溶剂)在临界点附近某一区域(超临界区)内,它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具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且它对溶质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改变而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这一特性而达到溶质分离的一项技术。因此,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可从多种液态或固态混合物中萃取出待分离的组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萃取和精馏过程中,作为常规分离方法的替代,有着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近20年来,该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能满足许多食品加工产品的特…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_2萃取精馏EPA与DHA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取超临界 CO2萃取—精馏技术,对经尿素包合预处理的鱼油脂肪酸乙酯在超临界 CO2流体中的溶解情况进行了考察,探索了 EPA、 DHA的分离提纯工艺,并讨论了实验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采取温度梯度结合逐步升压法,能使鱼油脂肪酸乙酯按碳链长度依次分离, EPA+ DHA提纯至 90%,两次分离后, EPA提纯至 67%, DHA提纯至 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鱼油中EPA和DHA的富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进行了尿素包合与超临界精馏对于鱼油中EPA和DHA的富集实验研究,对实验所需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两种富集产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以超临界CO2精馏方法取得的富集产物要优于尿素包合法实验所得产品。  相似文献   

13.
林蛙卵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蛙卵经石油醚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得到林蛙卵油。把林蛙卵油甲酯化,用石英毛细管色谱/质谱法测定其脂肪酸组分。采用石油醚方法萃取得到的林蛙卵油分离出19种组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2.38%;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得到的林蛙卵油分离出26种组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9.65%。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式获得的林蛙卵油脂肪酸主要组分及含量基本一致,均由C12-22脂肪酸组成,主要不饱和脂肪酸是十六碳烯酸、亚油酸、油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  相似文献   

14.
鱼油中的特征脂肪酚EPA(廿碳五烯酸)和DHA(廿二碳六烯酸)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C02)与鱼油脂肪酸相平衡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温度、压力、夹带剂等对SC-CO2从鱼油脂肪酸混合物中萃取提纯EPA和DH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法(GC)对鱼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进行了定量分析,探究了快速检测EPA、DHA的分析条件,并以黄鲛鱼鱼胃为原料,利用建立的色谱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超声强化亚临界水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酶解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获得的鱼油样品中的EPA和DHA的含量。结果显示:EPA的出峰时间是10.015 min,DHA的出峰时间是16.500 min。升温程序和分流比会显著影响目标峰(EPA、DHA)与其相邻峰的分离度R1和R2(p<0.01)。该法与国标GB5009.168-2016中的脂肪酸色谱分析方法相比,具有针对性强(可快速检测EPA、DHA)、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和快速高效的特点,样品分析时间由82 min缩短至18 min。在最佳分析条件下,上前述四种萃取方法获得鱼油中含有的EPA的检出量依次是54.67、35.23、40.13、33.40 mg/g,DHA的检出量依次是134.01、77.50、102.30、67.31 mg/g。  相似文献   

16.
南极磷虾脂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甜甜  薛长湖  薛勇  左涛  岳荣岩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6):115-117,121
实验分别比较了氯仿甲醇、正己烷和95%乙醇三种不同溶剂以及超临界CO2提取的南极磷虾脂质成分差异,为南极磷虾脂质的研究提供一定基础。结果表明,氯仿甲醇提取的脂质得率最高,为19.21%±0.59%。正己烷提取的得率最低,仅为14.24%±0.38%,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最高,分别为46.98%±1.00%和3.68%±0.30%,但对极性脂的提取效果不理想,磷脂含量仅为19.20%±3.45%。95%乙醇提取的脂质磷脂含量35.59%±2.69%,不饱和脂肪酸中EPA和DHA含量是最高的,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1.13%,且95%乙醇安全性高,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可以作进一步的探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作为脂质的一种温和提取手段,得到的脂质基本成分与氯仿甲醇近似,虽然安全性更高,但是超临界设备成本较高,不适于中小型企业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连续式萃取精馏鱼油中EPA和DHA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美瑜 《食品科学》2002,23(4):76-78
研究了用超临界CO2萃取鱼油中EPA和DHA的连续式流程,探讨了鱼油与CO2流量比、压力、温度梯度以萃取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萃取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连续式萃取精馏鱼油中EPA和DHA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超临界CO2萃取鱼油中EPA和DHA的连续式流程,探讨了鱼油与CO2流量比、压力、温度梯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萃取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大马哈鱼籽中DHA和EPA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DHA和EPA的提取率、鱼籽油中DHA和EPA的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研究了收集压力、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夹带剂用量比例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冻干鱼籽粉中DHA和EPA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冻干鱼籽粉中DHA、EPA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5℃,夹带剂比例1∶4,萃取时间2h,收集压力30MPa,收集温度65℃。在此条件下,DHA的提取率可达55.81%,EPA的提取率可达56.93%,萃取出的鱼籽油中DHA的含量达到161.26mg/g,EPA的含量可达170.03mg/g。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廿碳五烯酸和廿二碳六烯酸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根据现在的了解,能产生有意义含量的廿碳五烯酸(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HA)的微生物有真菌和藻类。在微生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通常是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为底物。合成途径中,有两个主要的反应,即碳链的增长和去饱和作用。EPA和DHA的生成通过ω-3代谢途径。微生物脂肪酸构成的质量和数量都受培养基的组分,通气、光照强度、温度和培养时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用于提取鱼油中的EPA的方法也可用于微生物脂质中的EPA的提取。几种方法被提出来生产高含量的EPA和DHA。它们一般是基于下列技术的结合:溶剂提取、尿素包合法、分子蒸馏、分馏、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