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古2井超深复杂井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古2井为大涝坝构造山前构造的一口重点探井,完钻井深为6 702 m。该井二开(φ311.2 mm)裸眼井段长(2 500~5 300 m),钻遇多套高压盐水层和石膏层;三开(φ215.9 mm,5 300~6 552.53 m)存在多套压力体系,地层渗透性强,高密度条件下压差卡钻的风险大。现场采用阳离子乳液聚合物钻井液,并根据不同井下复杂情况加强钻井液性能维护处理,解决了遇阻卡钻和地层出盐水等复杂问题;通过添加超低渗透处理剂和屏蔽暂堵剂,强化对地层的封堵,解决了三开施工中出现的压差卡钻风险,保证了现场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了塔里木轮南油田地质地层基本情况及钻井作业井下复杂事故,对LN15井、LN39井钻井液完井液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应用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钻第三系白垩系地层3200m大段裸眼钻井液防卡技术;应用聚磺防塌钻井液对付三迭系硬脆性页岩剩落掉块的钻井液防塌技术;选用优质轻桨钻5 7/8 in小井眼、以及屏蔽暂堵保护油气层完井液技术。 相似文献
4.
5.
马深1 井是中石化部署在川东北地区的一口重点预探直井,完钻井深8 418 m。本井四开、五开井段6 225.4~8 418.0 m,井底温度高达175 ℃,存在高温污染、泥页岩井壁失稳、酸根污染以及携砂问题,常规钻井液性能已无法满足正常施工要求。鉴于以上技术难点,通过材料优选、配方优化,成功研制了KCl 聚胺磺化钻井液体系和抗高温聚磺钻井液体系。经过体系验证: KCl 聚胺磺化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抗高温聚磺钻井液体系抗温达200 ℃。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超深井钻井液处理技术。现场应用表明,四开平均井径扩大率3.1%,五开平均井径扩大率5.1%,有效地解决了该区块超深井钻井液技术难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7.
8.
鸭深1井是大庆油田在青海省柴北缘区块布置的第一口重点探井,完钻井深为4950.00m。该井上部地层疏松,承压能力弱,部分井段有破碎带,易发生井漏,狮子沟组至上油砂山组上部地层中,泥岩水化分散性强,易出现缩径、井壁坍塌;下部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系数高,抗温和维持井壁稳定是关键。全井存在多层高压盐水层,易发生井漏、井涌、井塌等事故。针对鸭深1井地质特点,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确定,上部地层采用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钻至下部地层将钻井液转化为阳离子聚磺钻井液,提高钻井液的抗温性和稳定性。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在高密度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抑制性、防塌性和较好抗盐抗钙能力;减少了复杂事故的发生,保证了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安平1井系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一口重点预探井,该井完钻井深5520m,完成φ444.5大井径部分井深为2820m。该井深井段P1^1,P2^1处多为垮塌地层,综合分析利弊,该井钻井液采用三段制设计:J2地层采用聚合物钻井液,Jt,Th及Tr地层采用聚磺钻井液,Tc-Z地层采用磺化钻井液加防卡润滑剂等,成功地防止上部“红层”及下部易垮塌层,并完成了小井眼取心,文中介绍了实施配套技术的程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文301井钾基聚磺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301井为评价井.位于东渍凹陷文西断层下降盘文301断块.完钻井深为4000m.穿过S1段盐层、S2段上部盐层、S3^2段盐层、S3^3段盐层等多套盐膏层.累计厚度达998m.且盐间物性差别很大.泥膏盐较多,断层多.易盐溶、坍塌、缩径.地层条件相当复杂。针对纯度低、盐层薄的Sl段盐层.采用淡水复合胶液钻井液.针对埋藏深、厚度大的S3^2段、S3^3段破碎泥膏盐混杂结合体.配制钾基聚磺饱和盐水钻井液.从而抑制了盐膏泥层水化膨胀,防止了因层间膨胀性不一致而引起的地层掉块、坍塌.保证了井壁稳定,井径规则.满足了合长盐层段深井优质、安全、快速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霍003井钻井完井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003井位于准葛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背斜10井区,井下具有粘弹塑性、易造浆的软泥岩和破碎微裂缝发育的硬脆泥岩交替出现,极易造成缩径阻卡和井壁垮塌.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几乎不存在,使钻井液密度选择和使用极为困难.霍003井一开使用聚合物正电胶钻井液,二开使用钾基聚磺钻井液,三开和四开使用氯化钾有机酸钾多功能封堵磺化钻井液,采用强抑制性和多功能多元封堵的措施,经过现场合理调配维护,形成了一套较好的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表明,该套钻井液体系抑制性和封堵能力强,使用合适的密度、粘度和切力,对抑制软泥岩分散造浆、膨胀、缩径和裂缝发育硬脆泥岩的垮塌起了重要作用;井下复杂事故出现次数减少,钻井速度较快,钻井周期较短,钻井总成本较低,整体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3.
14.
柴达木盆地昆特依凹陷构造油藏埋藏深,地质结构复杂,为解决该区域"喷、漏、塌、缩、卡"高危地层的安全、优快钻井技术难题,在理想充填理论、成膜理论、超低渗透钻井液理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封堵成膜钻井液。通过砂床浸入深度试验、膜结构密封性能试验、承压与滤失试验、渗透率恢复试验、回收率试验,对钻井液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试,并针对昆2井的地层孔隙度、渗透率、岩性、井底温度及开钻顺序,对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化。应用结果表明:封堵成膜钻井液具有优良的井壁稳定作用,首次在昆特依构造上实现了零复杂、零事故钻井,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钻井周期,顺利完成了钻探任务。 相似文献
15.
16.
AT40井区三开钻遇"盐膏层",为平衡"盐膏层"地层蠕变,钻井液密度高达1.65~1.70 g/cm3,为避免同一开次的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石炭系等低地层压力地层压漏、压差卡钻风险,需对低地层压力地层做承压堵漏.该开次裸眼段长,地层岩性多变复杂,承压堵漏存在难点.另外,"盐膏层"钻进期间,控制"盐膏层"蠕变速率满足下套管要求,高密度、欠饱和盐水聚磺体系良好的流变性能、防塌性能也是"盐膏层"钻进期间钻井液技术重难点.针对该井区三开复杂情况,采取随钻封堵、分段承压、合理的钻井液密度选择、优化钻井液流变性等系列措施,成功解决该井区盐上承压堵漏及穿盐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桩西潜山奥陶系以下地层孔洞-裂缝发育.地层压力系数较低(0.56~0.88),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严重井满问题。ZG10-G1井二开使用聚合物磺化防塌钻井液钻井;三开使用密度为1.03g/cm^3的聚合醇正电胶钻井液钻进.并采用MTC堵漏技术,同时配合钻井液充氮气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超深井的井满问题。现场应用表明,MTC具有良好的触变性、稠化时间可调范围大、强度高,工艺简单,适合深井孔漏-缝隙低压满失地层的堵漏;利用充氮钻井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井满问题.提高了钻井时效。充氮技术降低了当量循环密度,提高了环空返速和机械钻速;聚合醇正电胶防塌润滑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高温润滑性能。抗温可达180℃,满足了超深井的钻井液充氮气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杂深井现场施工中井浆膨润土含量测定结果与实际值存在较大偏差的现象,在分析膨润土含量测定结果影响因素基础上,探索了提高复杂深井井浆膨润土含量测定精度的实验方法。分析了氯化钠质量分数、pH值和处理剂对深井井浆膨润土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而改进了GB/T16783-1997标准中测定膨润土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测试井浆的矿化度、pH值、处理剂的种类和加量均对膨润土含量测定结果有影响;矿化度增大,测定结果偏小;pH值、可吸收亚甲基蓝的处理剂含量增大,测定结果偏大。改进后的膨润土含量测定方法中,2.5 N硫酸加量为0.5 mL,5%过氧化氢加量为15 mL,测试液的pH值为9.0。改进后的膨润土含量测定方法的测试结果准确性高,平行性好。 相似文献
19.
S115井承压堵漏及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塔河油田古生界石炭系地层存在膏盐岩层,埋深为5175~5304m,厚度达130m。该膏盐岩层纯而且集中,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溶解、膨胀、井眼缩径、井壁坍塌,造成起钻遇阻、下钻遇卡等现象。决定采用欠饱和盐水钻井液和配套的钻井技术措施。钻进盐膏层时,保持钻井液性能稳定,控制钻井液密度,以平衡地层压力,抑制盐膏层的蠕变;及时检测Cl^-含量,将Cl^-含量控制在160000~175000mg/L之间,保证适度溶解盐膏层井壁,防止缩径发生复杂情况;对于漏失层采用全井分段间隙式堵漏工艺,每次泵入量不宜太多,泵速不宜太高,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憋压。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和配套的钻井技术措施,满足了盐膏层钻进,保证了盐膏层上部地层的稳定,井眼无坍塌现象,盐膏层钻进顺利,无阻卡现象,5次电测均一次到底,下套管、固井施工顺利。 相似文献
20.
坨-胜-永断裂带高密度深井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坨-胜-永断裂带储油层埋藏深、压力高,断层发育,构造较复杂,在钻井过程中容易发生与高密度钻井液相关的钻井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确定在三开之前采用低密度聚合物铵盐体系,三开之后采用抗高温抗盐的聚合物硅氟防塌降滤失钻井液。提出了在该区块使用高密度钻井液技术的主要施工措施:禁止直接加加重材料.采用混重钻井液的逐步加重方式,同时保证加重材料有充分的水化时间;对直井,润滑剂总含量应为2%~3%.对定向井,润滑剂总含量应为3%~5%;该区块高密度钻井液用水的矿化度不能超标,氯离子含量应小于1000mg/L,钙镁离子含量均应小于200mg/L;处理剂应具备良好的抗高温和抗盐性能;保证四级固控设备的使用率,特别是离心机在每次下钻后调整钻井液时的使用至关重要。现场应用表明,聚合物硅钾基防塌降滤失钻井液具有滤失量低、抑制性强、抗高温、防塌和润滑性能好、携岩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