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及引起染色体损伤机制不同,给药途径及时间反应规律也有差异.为选择最佳作用时间,本文采用环磷酰胺(cp)40 mg/kg BW,不同时间所诱发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数进行实验比较,获得良好的结果,显示经腹腔一次染毒,30 h制片,微核细胞率为30.3‰.  相似文献   

2.
张宸阁  卢卫红 《食品科技》2011,(12):196-198
目的:孔石莼中含有4种相对分子量的水溶性多糖(151.7、64.5、58.0ku和28.2ku)。了解不同相对分子量段孔石莼多糖对辐射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的抑制作用及效果比较。方法:将通过膜分离纯化得到的3种不同相对分子量段的孔石莼多糖(≥100ku、30~100ku及≤30ku)分别给相应设置的3个实验组小鼠进行灌服,另设辐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辐照后制备各组动物的骨髓涂片,计数多染性红细胞的微核发生率。结果:低相对分子量段的孔石莼多糖对辐射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其中≤30ku相对分子量的孔石莼多糖对其造成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低相对分子量孔石莼多糖对辐射引起小鼠染色体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推断低相对分子量孔石莼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3.
溶血磷脂比磷脂的HLB大,易形成O/W型乳化剂,可制备热力学稳定的微乳化体系.利用溶血磷脂作乳化剂,制备含沙棘油的微乳液,以沙棘油为油相,溶血磷脂为乳化剂,正丙醇为共表面活性剂,制成微乳液.最终产品呈透明、稳定的均相混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品添加剂次磷酸钠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受试物经口给予小鼠,采用30 h处理法,取各组小鼠胸骨骨髓涂片、染色、阅片并统计各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结果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受试物次磷酸钠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无显著影响,初步表明次磷酸钠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
沙棘和银杏黄酮对沙棘油的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相同添加量(0.02% )的槲皮素、沙棘黄酮、银杏黄酮、BHT对沙棘油进行了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沙棘黄酮、银杏黄酮都可作沙棘油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雄性ICR(Swiss Hauschka)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安静沙棘组(B)、训练即刻组(C)、训练即刻沙棘组(D)、训练恢复24小时组(E)、训练恢复24小时沙棘组(F)。经过6周游泳耐力训练后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观察了各组小鼠肝脏、心肌及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表明:以上各组除E与F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肝脏SOD其余各 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A、C、E组相比,B、D、F组SOD活性分别升高7.39%、13.1%及-0.716%;心肌SOD除A与B与F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A、C、E组相比,B、D、F组SOD活性分别升高-0.612%、4.76%及26.0%;脑SOD除A与B,E与F,、与C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A、C、E组相比,B、D、F组SOD活性分别升高-1.95%、3.88%及0.992%。对MDA而言,肝脏除C与D、E与F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A、C、E组相比,B、D、F组MDA含量分别降低25.6%、6.06%及3.73%;心肌变化与肝脏相似,与A、C、E组相比,B、D、F组MDA含量分别降低34.1%、5.05%及-2.85%;脑中各组间变化不大,与A、C、E组相比,B、D、F组MDA含量分别降低5.11%、-2.29%及0.631%。本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油口服液能显著提高小鼠游泳运动能力,提高肝、心及脑组织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虫草多糖对丝裂霉素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虫草多糖对丝裂霉素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浓度分别为100、80、50μg/ml的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对浓度为0.5μg/ml丝裂霉素诱发的蚕豆根尖微核率与阳性对照组(0.5μg/ml丝裂霉素)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虫草胞内、外多糖对微核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0.48%、62.20%;浓度为30μg/ml的虫草胞内、外多糖对浓度为0.5μg/ml丝裂霉素诱发的蚕豆根尖微核率与阳性对照组(0.5μg/ml丝裂霉素)有显著的差异(p<0.05);四种浓度的胞内、外多糖之间对微核的影响至少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且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随多糖浓度的提高而降低。结论: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均可有效抑制丝裂霉素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蛹虫草多糖对紫外线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蛹虫草多糖对紫外线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浓度为30、50、80、100μg/ml 的蛹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对蚕豆根尖微核率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 < 0.01),浓度为100μg/ml 的蛹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对根尖微核的抑制率分别为47.68%、43.04%。蛹虫草胞内、胞外多糖每种样品的不同浓度之间对微核的影响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 < 0.01),且蚕豆微核率随多糖浓度的提高而降低。结论:蛹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均可有效抑制紫外线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沙棘油的综合利用研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根据沙棘油的这些特点,提出了沙棘油在保健食品、药理学、化妆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MTT法测定活性肽对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增殖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法测定4个活性肽组分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小鼠骨髓细胞培养时间为24 h,泰和乌骨鸡活性肽质量浓度为0.1、1、10、100μg/mL,组分7、8、9、10可极显著(P<0.01)促进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增殖率达130%以上。在低质量浓度(0.1μg/mL)条件下,组分7能显著促进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P<0.01)且重现性较好,组分8可刺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298%。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组分7、8、9、10均含有丰富的酪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可以推测该5种氨基酸组成了刺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活性成分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超临界CO2萃取沙棘籽油及热敏性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临界CO2萃取沙棘籽油及热敏性物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18kg/h、萃取时间120min、分离压力8MPa,在此工艺条件下沙棘籽油出油率为52%。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沙棘籽油中α-VE含量为2.6%,经超临界CO2萃取后热敏性物质α-VE损失3.7%,胡萝卜素含量为100850μg/100g。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沙棘籽蛋白肽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活性及肾脏的保护作用。以m/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C),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阳性对照组(PC)灌胃盐酸二甲双胍300 mg/kg/d,沙棘籽蛋白肽(SSPE)干预组分为低、中、高剂量组(50、150、250 mg/kg/d),持续灌胃8周。测定其体重、血糖、脏器指数、肾脏相关指标以及肾脏组织病理切片来评估SSPE的降血糖活性以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db/db为基因缺陷型糖尿病小鼠,治疗初期表现出高血糖、肥胖、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实验进行4周后,空白对照组(BC)小鼠较SSPE组出现较为严重的"三多一少"症状。干预8周后,SSPE组的血糖值(低中高分别为:19.53、19.94、20.00 mmol/L)显著低于BC组血糖峰值(29.56 mmol/L)。SSPE组的脏器指数、肾脏相关的各项血清指标均处显著低于BC组(P<0.05),肾脏组织病理切片也显示糖尿病肾病的典型症状得到改善。实验表明SSPE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熊果酸对小鼠体细胞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小鼠体细胞的遗传毒性,为其应用提供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依据。方法: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实验,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利用小鼠染色体畸变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熊果酸致小鼠畸形的数目。结果: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显示,熊果酸三个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小鼠染色体畸变实验可见,熊果酸3个剂量组的小鼠染色体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熊果酸对小鼠体细胞无诱变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Ultrasonic-Assisted Enzymatic, UAE)提取沙棘果油工艺,增加单位原料经济价值,本实验以沙棘果油得油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筛选复合酶制剂的最佳配比,利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沙棘果油的UAE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然后采用气相色谱技术(GC)对沙棘果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同时测定沙棘果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复合酶最佳添加量比例为果胶酶∶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0.675%∶0.424%∶0.508%(基于沙棘原浆的质量百分比)。最优的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25 W、超声酶解时间3 h、pH 3.5和复合酶总添加量1.2%,超声酶解温度50℃,该条件下沙棘果油得油率为(3.494±0.025)%,提取率为83.9%。运用GC对UAE提取沙棘果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共检测出13种脂肪酸,棕榈酸、棕榈油酸和亚油酸是3种主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0.5961%,同时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沙棘果油清除羟自由基(·O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ate) radical,ABTS~+·)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179.33μg/mL、5.54 mg/mL,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为UAE提取高品质的沙棘果油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艳茹 《中国粮油学报》2011,26(12):60-62,68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汉麻籽油微胶囊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稳定的微胶囊乳化液的参数为: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的比例为1∶1.0,心材与壁材的比例为1∶1.5,乳化液总固形物质量浓度25 mg/mL.得到的微胶囊化汉麻籽油外型近球型,粒径大小在4~7 μm左右,溶解度>90%.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籽油精炼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猕猴桃籽油的脱酸、脱水、脱色、脱臭等精炼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的最佳碱炼条件为:碱炼初温35℃,碱液浓度9%,下碱时间5min,搅拌转速60r/min,保温沉降8h;最佳脱水条件为:脱水温度105℃,脱水时间55min,搅拌转速45r/min,真空罐脱水真空度0.08MPa;最佳脱色条件为:加活性白土2.5%,脱色温度95℃,真空度0.08MPa,时间30min,搅拌转速55~60r/min;最佳脱臭条件为:脱臭温度150℃,时间2.5h,真空度0.08MPa,脱臭完成后充入N2破真空度,采用0~5℃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沙棘蛋白对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的降血糖作用。以m/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每日灌胃300 mg/kg二甲双胍和不同剂量的沙棘蛋白,分别为沙棘蛋白高剂量组(SSPH,200 mg/kg)、沙棘蛋白中剂量组(SSPM,100 mg/kg)、沙棘蛋白低剂量组(SSPL,50 mg/kg),连续灌胃8周。测量初始血糖和体重以及灌胃第1周、第4周、第8周小鼠体重和血糖,并于第8周末对小鼠进行口服糖耐量测试(OGTTs)。db/db小鼠在实验开始时就表现出明显肥胖,行动迟缓,贪食贪饮,高血糖等症状,实验进行4周后,db/db小鼠未治疗组(DC)较沙棘蛋白治疗组体重增长缓慢、小鼠眼神呆滞、毛发稀疏、垫料潮湿。治疗8周后与DC组血糖峰值(28.06 mmol/L)相比SSPL组血糖值为19.89 mmol/L,降血糖效果显著(P<0.05),SSPH体重增加明显,增长率为9.19%,各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实验表明沙棘蛋白可以明显降低db/db小鼠的血糖,减轻糖尿病对小鼠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马骨髓蛋白提取率、结构及抗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食用和药用价值。以蛋白含量、提取率、分子量及抗氧化活性为考察指标筛选12种提取方法,采用UV、SDS-PAGE、FT-IR、SEM-EDX进行结构表征;通过体外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实验评价其生物活性。经综合考察得出水、0.25% NaCl(质量分数)及生理盐水提取所得马骨髓蛋白指标较高,蛋白含量分别为41.91、39.93、37.82 mg/mL,提取率为19.26%、14.86%、23.22%。UV图谱显示不同方法制备的马骨髓蛋白在270 nm附近出现最大吸收峰,SDS-PAGE显示蛋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66 ku附近、且出现相应的多肽条带,FT-IR图谱显示其在4 000~400 cm-1区域均出现典型的蛋白吸收峰,SEM-EDX显示其蛋白由球状,条状和不规则颗粒构成。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以上三种方法所得的马骨髓蛋白具有较好的抑菌及抗氧化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0、16.0、11.0 mm;清除DPPH及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32、0.29、0.31 mg/mL及0.26、0.15、0.20 mg/mL。研究结果可为马肉副产物骨类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薏苡仁油脂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薄层层析、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一质谱技术,对薏苡仁油脂进行了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薏苡仁油中甘油三酯达87%以上,其主要的脂肪为油酸亚油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