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红外光谱法与拉曼光谱法,研究TMPTO酯类基础油以及在其中添加胺类和酚类抗氧剂及ZDDP的油样,在高温往复摩擦条件下的抗氧化性能及高温摩擦性能。结果表明:高温试验后油样的红外光谱在高波区内-OH峰透过率明显下降,油样的拉曼光谱中=CH与C=C的振动伸缩峰的拉曼强度明显减小,表明油品分子中C=C与=CH在高温摩擦试验过程中发生了氧化;酚类抗氧剂加剧了C=C与=CH的氧化程度,胺类抗氧剂及胺类与酚类的复配抗氧剂可以略为减缓油品氧化程度,ZDDP可以明显降低C=C的氧化而对=CH的作用效果要差些;ZDDP与胺类及酚类抗氧剂复配可以显著减缓C=C和=CH的氧化程度。胺类和酚类抗氧剂对摩擦因数及磨损程度影响不大,ZDDP以及胺类与酚类复配的抗氧剂具有较优的抗磨减摩能力,ZDDP与胺类及酚类抗氧剂共同作用时在高温下具有显著的抗磨减摩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四球试验机上研究了高温抗氧剂二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铜、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铜与抗磨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复配体系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有机铜添加剂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磨减摩性能。当有机铜的添加量较低时,有机铜抗氧剂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复配体系具有一定的协同抗磨性。采用SEM对磨斑表面的形貌和表面膜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对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合成一种不含硫磷的有机钨添加剂,采用四球试验机考察非硫磷有机钨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在聚α烯烃基础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及协同作用,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非硫磷有机钨与ZDDP的抗磨协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非硫磷有机钨在低载荷下在基础油中具有一定的减摩抗磨效果,但在高载荷下抗磨减摩性能较差;而非硫磷有机钨与ZDDP在高载荷下表现出优异的抗磨协同效应。非硫磷有机钨与ZDDP能够提高基础油抗磨减摩性能的原因是高温摩擦时在摩擦表面生成了含S和W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利用气相色谱,通过外标法定量分析某飞机发动机在用润滑油中低温抗氧剂和高温抗氧剂的衰变规律;利用加速氧化试验,探讨高温抗氧剂的热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该航空润滑油在使用中,高温抗氧剂基本能维持在一定水平,其热氧化衰变过程近似为一级反应;补油可明显延缓润滑油高温抗氧剂的衰减速率,且补加油情况对抗氧化性能有一定影响;低温抗氧剂在使用中衰减比高温抗氧剂要快得多;通过检测润滑油的黏度和总酸值变化,可以监控航空润滑油的氧化衰变,从而有效保障飞机发动机的润滑油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几种有机铜盐的抗磨减摩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痕形象,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有机铜盐使200SN基础油的抗磨减性能显提高,说明有机铜盐不但是一种好的抗氧剂,而且是优秀的抗磨减摩剂。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性能飞机发动机的不断发展,飞机发动机对润滑油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所用的润滑油必须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不致于在低温下难予起动和在高温下氧化、降解.因此,飞机发动机的发展需要研制具有良好高低温性能的润滑油.喷气发动机发展这一特殊需要,导致了合成酯类润滑油的发展.其中主要是多元受阻醇如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的脂肪酸酯或其混合物.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航空润滑油基本上是酯类油.为了更好地研制和开发新型航空滑油,要求我们必须对酯类油抗氧剂的作用机理有一详尽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实验模拟发动机实际工况条件,研究不同氧化温度对以聚α-烯烃合成油为基础油、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对,对’-二异辛基二苯胺为抗氧剂的某型航空润滑油理化性能的影响,并根据润滑油高温氧化后产物的结构组成,分析PAO航空润滑油的氧化衰变机制。结果表明:温度越高,该型航空润滑油产生的小分子越多,黏度降低,酸值增大;抗氧剂的加入可以明显减缓油品黏度的衰减过程,并抑制小分子异构烷烃和烯烃的生成;在高温氧化衰变过程中,PAO基润滑油的高温氧化衰变经历了自由基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8.
含硫抗磨极压剂是一类重要的润滑油添加剂,我国目前应用很广的有硫烯,二硫二苄(DBDS)。使用性能最好的是硫烯,耐负荷能力大,对铜腐蚀小,二硫二苄的使用性能要差一些,它们作用机理介绍的较少,作者曾合成二硫多氯二苯,讨论了与二:硫二苄抗磨极压性的差别;国外对二硫二苯(DPDS)与二硫二苄的抗磨极压性能研究较多,特别是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技术的出现,对二硫二苯和二硫二苄的抗磨极压机理认识更深入了。本文试图说明二硫二苯和二硫二苄抗磨极压性能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无灰添加剂部分取代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无灰添加剂辛/丁基液态二苯胺抗氧剂(LA571)来部分取代传统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通过曲轴箱模拟试验、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黏度增长试验、行车试验、承载能力试验等评价方法来表征LA571与ZDDP在油品中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ZDDP,LA571可大幅降低油品积炭和漆膜的产生,具有很强的控制黏度增长的能力,可大幅提高润滑油的抗氧化性,明显减少发动机油泥产生,但最大无卡咬负荷与烧结负荷与ZDDP相当,而且两者有协同作用,LA571部分替代ZDDP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高强化柴油机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将纳米蛇纹石粉末与极压抗磨剂ZDDP和有机钼减摩剂MoDTC相互复配,采用环块式摩擦试验机研究不同添加剂之间的协同润滑性能,分析摩擦因数、磨损量以及摩擦产物组成等受添加剂组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蛇纹石粉末与MoDTC和ZDDP复配能够降低润滑油的摩擦因数与磨损量,并减少摩擦表面划痕;蛇纹石粉末在摩擦副表面形成摩擦自修复涂层,提高摩擦表面硬度和抗磨性能;蛇纹石粉末与MoDTC和ZDDP复配时,蛇纹石粉末促进了MoS_2在摩擦表面的生成,进一步降低了摩擦因数,表明蛇纹石粉末与MoDTC和ZDDP起到协同减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抛光液是铜互连CMP的关键要素之一,在CMP中每种成分发挥不同的功能,其中缓蚀剂的选择及性能对抛后的表面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对近年来铜互连CMP中各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以及缓蚀剂与不同类型添加剂间的复配协同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介绍缓蚀剂与不同类型添加剂间的作用机制。最后对未来铜互连CMP中缓蚀剂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指出绿色环保的铜互连CMP缓蚀剂的开发,通过缓蚀剂的复配协同作用以提高抛光质量,以及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揭示缓蚀剂的作用机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reviews the use of copper deactivators and iron corrosion inhibitors in lubricating oils. The auto-oxidation process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initiation and chain propagation, branching and termination, and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oxidation inhibitors are described. Copper deactivators and corrosion inhibitors nature and action are discussed, and the paper also examines the applications for these additives.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苯并咪唑衍生物添加剂的抗腐蚀性能进行了考察,并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腐蚀后铜片表面的有机膜,对它们的抗腐蚀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苯并咪唑衍生物添加剂的抗腐蚀机理为成膜型。  相似文献   

14.
分别使用几种有机碱作为络合剂、SiO2水溶胶为磨料、H2O2为氧化剂,复配后分别进行相同工艺参数的抛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乙二胺强络合作用明显,对铜的去除率最大可以达到850.8 nm/min,表面粗糙度Ra=13.540°A;二羟基乙基乙二胺和二乙醇胺去除率较低,本试验中最大分别为71.8 nm/min和25.1 nm/min。乙二胺适合用于碱性环境下的ULSI铜抛光液,材料去除率较高的原因是有效的强络合作用与抛光参数相匹配以及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动态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金属减活剂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铜对油品的氧化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人们普遍采用加入金属减活剂的方法来抑制它的催化活性。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金属减活剂作用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属减活剂的作用机理与使用效果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研究了金属减活剂与抗氧剂复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This review deals with copper complexes of a variety of organic and bioorganic molecules that have been produced as gas-phase ions by electrospray and other ionization methods and studied experimentally by mass spectrometry and theoretically by ab initio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omputations. Ternary complexes of Cu((II)) allow one to modify the oxidation state and coordination sphere of the copper ion and thus induce novel fragmentations that involve redox and radical-based reactions. Structure elucidation, distin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leucine and isoleucine isomers in peptides, distinction of enantiomers in chiral compounds,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antibiotics are some of the highlights of mass spectrometry of ternary copper complexes. Binary copper complexes are mainly represented by Cu((I)) species in which the copper ion displays the properties of a weak Lewis acid.  相似文献   

17.
A new crossed-cylinders tribo-tester is proposed. This tribo-tester can decrease the tendency of the chatter vibration.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coatings against copper is evaluated with this tribo-tester. The wear rate of TiN, TiC and TiCN rubbing against copper is higher than the substrate high speed tool steel: SKH51 (JIS). The catalytic action of copper for oxidation of Ti-based coatings is a main reason of this high wear rate of TiN, TiC and TiCN rubbing against copper. The wear rate of CrN rubbing against copper is in a very low level because CrN shows the excellent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Cr2O3 film formation decreases the wear loss of CrN coating.  相似文献   

18.
钴(Co)因拥有较低的电阻率、良好的热稳定性、与Cu黏附性好等优点,可以替代钽(Ta)成为铜(Cu)互连结构的阻挡层;当特征尺寸减小到10 nm后,由于Co良好的抗电迁移能力,可以在很薄的阻挡层上实现无空隙填充,作为理想的互连金属候选材料,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由于Co的反应活性较强,以及不同金属材料之间的腐蚀电位差异,在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容易形成点蚀和电偶腐蚀缺陷,严重影响器件的性能,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综合分析近年来关于钴CMP过程中表面缺陷的产生及控制的相关研究,重点分析抛光液中的络合剂、缓蚀剂等成分对于钴表面缺陷的产生以及控制的作用机制;指出在碱性环境下,选择合适的缓蚀剂和络合剂以及利用不同缓蚀剂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点蚀缺陷的发生,并指出量子化学可从分子层面上定性定量地分析抛光液中各试剂的相互协同机制,为抛光液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氧化温度、时间以及金属催化氧化等因素对柴油机油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温烘箱以及氧化测试仪模拟不用的氧化条件,研究柴油机油氧化前后部分理化性能、摩擦学性能的变化,分析不同氧化条件对柴油机油的氧化过程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烘箱试验后发动机油的理化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劣化,但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