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原料酱油抗氧化活性生物测试及风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斑马鱼体内抗氧化实验比较了三种不同原料酿造酱油的抗氧化活性,同时采用电子鼻(E-nose)、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析比较了三种酿造酱油风味特征及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黑豆酱油体内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豆粕和黄豆酱油(P<0.05),且其风味特征及挥发性物质组成与黄豆酱油、豆粕酱油均存在较大差异。风味特征差异主要表现为:三者相比氮氧化合物是黄豆酱油特征风味,无机硫化物、W2S醇类、W1S甲基类是豆粕酱油的特征风味,而黑豆酱油特征风味物质主要为杂环类化合物。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差异表现为:黑豆酱油中2-乙酰基吡咯含量较高,豆粕酱油中乙醇和苯乙醛含量相对较高,而黄豆酱油中苯乙醇、4-乙基愈创木酚等重要风味物质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酱油风味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酱油风味成分的形成机制与呈味特点,探讨了酱油风味形成的影响因素及酱油风味的检测方法对提高我国酱油风味和指导高档酱油生产,提高酱油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耐盐酵母菌对发酵酱油风味作用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耐盐酵母菌对发酵酱油的风味具有重要的贡献,将其应用于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后酵中能有效弥补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风味不足的缺点。该文主要介绍了酱油风味及其影响因素,并概述了耐盐酵母菌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风味的影响及其在酱油风味领域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酿造酱油的风味物质主要由微生物代谢形成。文章对当前酱油酿造风味细菌与风味物质形成以及风味细菌研究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酱油酿造风味细菌的研究方向及发展,指出高通量测序、基因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为生产安全、健康、酱香醇厚的优质酱油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传统酱油生产工艺近50年的发展概况,论述了我国传统风味酱油的工艺特点和风味特点。围绕冬季保温和阳光晒醪,提出了我国北方低温季节生产传统风味酱油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概算了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对不同酱油样品中的风味物质进行检测,根据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利用多元统计法分析散装酱油与品牌酱油的差异和散装酱油与不同等级品牌酱油的差异。结果表明,酱油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苯乙醛、丙醛、5-甲基-2-呋喃甲醇、2,3-丁二酮、5-甲基糠醛、乙醇、乙酸乙酯等11种化合物。散装酱油和品牌酱油的风味物质存在明显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大部分风味物质在散装酱油中的含量低于品牌酱油,与风味指纹图谱结果基本一致;散装酱油与不同等级的品牌酱油也能区别开。该研究结果表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为酱油风味检测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酱油是一种传统的发酵调味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酱油的风味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对酱油中风味物质的研究在食品及调味品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酱油中风味物质的来源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酱油香气及滋味物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其风味物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酱油风味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明酱油风味的含义、特征、形成的途径,以及传统酱油和日本酱油风味好的原因.分析风味研究中存在的误区,指出遵循自然法则,创造适宜菌群生长代谢平衡的酿造环境.是改善酱油风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豆粕、小麦及牡蛎酶解液为原料,采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研发具有甜香风味的功能性牡蛎酱油,并将其与对照酱油的感官品质、氨基酸含量及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牡蛎酶解液添加量为25%时,牡蛎酱油的氨基态氮含量达1.2 g/100 mL。牡蛎酱油较对照酱油在海鲜风味方面更为突出,同时在鲜度、香气方面以及整体评价也更佳。牡蛎酱油和对照酱油均鉴定出6种鲜味氨基酸,但牡蛎酱油的鲜味氨基酸含量(41.8%)高于对照酱油(40.5%);牡蛎酱油中牛磺酸含量高达36.7 mg/100 g,约为对照酱油的13.6倍。牡蛎酱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醇类、呋喃类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59.5%、20.7%,从而赋予其香浓而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0.
酱油的风味是决定其品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但风味的形成途径复杂且难以控制。本文通过蛋白质降解、淀粉的糖化、脂肪的水解、菌种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角度分析了酱油风味形成途径及其机理,并总结了酱油挥发性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离及鉴别技术,如溶剂直接萃取、吹扫捕集、固相微萃、电子鼻和电子舌等,以期为酱油加工技术及挥发性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酿造周期酱油产品对酱油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文章在对成曲pH和中性蛋白酶酶活力指标测定的基础上,通过气质联用技术对3组不同酿造周期的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并分析。结果表明,成曲的pH为6.78±0.04,中性蛋白酶酶活力为(2 102.77±60.30) U/g,制曲效果良好;3组酱油样品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较为接近,JY1(90 d)、JY2(180 d)和JY3(270 d)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分别为55,53,50种;3组酱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随着酿造周期的增加发生了一定转变,尤其是在酿造270 d的酱油样品(JY3),其醇类风味物质明显减少,而酯类和酚类风味物质明显增多;对3组酱油样品挥发性风味物质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效果良好。该研究为酱油企业对酿造酱油的生产周期调整及酱油产品的后期调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改进酱油酿造工艺提高风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酱油风味,该文介绍了几种提高酱油风味的方法:应用膨化技术、在酱油酿造中应用酶制剂、液体曲酿造酱油、采用多茵种酿制酱油、延长发酵时间、晒露酱醅浸出液和应用固定化酶或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褐蘑菇风味酱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鲜褐蘑菇为原料,在酱油酿造过程中添加褐蘑菇风味提取液,研究了褐蘑菇风味酱油的新工艺.该工艺制成的酱油营养丰富,风味鲜美.不仅丰富了调味品市场酱油的花色品种,也为褐蘑菇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对酱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酱油发酵工艺不同导致关键风味物质和功能不尽相同。文中将国内外酱油发酵工艺、酱油风味与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科学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对国内外酱油风味和工艺改善和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销酱油自一九七五年按规定在酱油中不可使用着色剂—酱色以来,由于消费者仍需要色浓的酱油,不得不采取高温增色措施,以保持较高的色率,但酱油风味却受到了影响,出现了新问题。为此,我们从发酵工艺着手,研究提高市销酱油风味的措施。经二年多时间的一系列试验,终于摸索出应用优良菌种,可以不增原料,亦不降低色率,能酿制出理化指标,利用率和生成率符合标准,而风味  相似文献   

16.
对3种不同菌种发酵的米渣生酱油和一种大豆生酱油的风味进行比较,以阐释鲁氏酵母、植物乳杆菌参与发酵对米渣生酱油风味的影响以及米渣生酱油和大豆生酱油的风味差别。结果表明单菌种发酵的大豆生酱油及鲁氏酵母和植物乳杆菌分别参与发酵的米渣生酱油游离氨基酸含量、味道强度值、挥发性风味成分及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米曲霉单菌种发酵的米渣生酱油,鲁氏酵母参与发酵的米渣生酱油中4-乙烯基愈创木酚相对含量达9.71%;电子舌呈味分析表明4种生酱油的主成分存在明显差异,鲁氏酵母参与发酵的米渣生酱油和大豆生酱油呈味非常相似,鲜味突出而酸味相对较弱,植物乳杆菌参与发酵的米渣生酱油各种味道相对均衡,综合感官质量最好。米渣酱油和大豆酱油的整体风味有一定差别,优化菌种耦合发酵明显有利于增强米渣生酱油风味。  相似文献   

17.
浅谈酱油风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酱油风味的概念入手,叙述酱油风味形成的条件及机理,并提出改善酱油风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细菌发酵对蘑菇酱油挥发性风味的贡献,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GC-MS对其细菌群落和风味组成进行了研究。与传统大豆酱油相比,猴头菇和草菇酱油的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降低,特别是Stenotrophomonas丰度被显著下调,这促使酯、醇、醛、酮和芳香杂环类风味组分趋于多样化。杏鲍菇、双孢菇、滑子菇酱油的细菌组成与大豆酱油相似,均以Roseburia和Sphingomonas为核心发酵菌。杏鲍菇和双孢菇酱油形成了以亚麻酸乙酯和十六碳酸乙酯主导的特征酯香,丰富的2,3-丁二醇为滑子菇酱油提供了浓郁的醇香。姬松茸、茶树菇、香菇、鸡腿菇酱油中细菌趋于共生,并且风味贡献菌群由Faecalibacterium、Vibrio和Psychrilyobacter主导。亚油酸乙酯和乙醇分别是茶树菇和香菇酱油的特征香气成分。发酵细菌的系统发育型和共发生特点决定了蘑菇酱油的风味品质,这些研究为蘑菇酱油的改良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米曲霉是发酵酱油的主要菌种,为了更加具体了解米曲霉发酵酱油过程中典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对沪酿3.042米曲霉单菌种发酵高盐稀态酱油在不同发酵阶段的酱醪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并与12种市售高盐稀态酱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酱醪发酵0~6个月的过程中,醇酚类、酸类物质、酯类物质、含氮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挥发性风味物质之间组成比例更加协调,典型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乙醇、乙酸、3-甲基丁酸、苯乙酸乙酯、十六酸乙酯、2,5-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苯甲醛、苯乙醛,与市售酱油中典型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同,这些物质保证了酱油风味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传统酱油酿造是多菌种协同发酵的过程,其中耐盐酵母可以产生大量香味物质,对酱油的发酵及其风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对酱油的生产工艺、酱油的香气成分、耐盐酵母菌对酱油风味的影响等方面做了一定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